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64)
2023(3547)
2022(2965)
2021(2668)
2020(2330)
2019(5155)
2018(5171)
2017(9125)
2016(5432)
2015(6133)
2014(6288)
2013(6293)
2012(6063)
2011(5455)
2010(5880)
2009(5466)
2008(5536)
2007(5446)
2006(5027)
2005(4477)
作者
(15994)
(13519)
(13045)
(12786)
(8259)
(6392)
(6015)
(5236)
(5064)
(5035)
(4665)
(4611)
(4497)
(4307)
(4256)
(4221)
(4070)
(3860)
(3811)
(3799)
(3553)
(3375)
(3281)
(3169)
(3161)
(3126)
(3066)
(3050)
(2822)
(2694)
学科
(19371)
经济(19347)
管理(14094)
(9939)
土地(8209)
中国(7890)
(7618)
(7599)
企业(7599)
(6630)
地方(6166)
(5690)
(5008)
业经(4801)
农业(4767)
教育(4543)
(4148)
银行(4137)
经济学(4111)
(3958)
方法(3914)
理论(3776)
(3721)
问题(3608)
制度(3418)
(3418)
(3285)
金融(3283)
(3179)
(3168)
机构
大学(70283)
学院(70013)
研究(26992)
(23768)
管理(23471)
中国(23183)
经济(22885)
理学(17925)
理学院(17667)
(17344)
管理学(17235)
管理学院(17107)
科学(16677)
(15105)
(14997)
(14160)
中心(14159)
(13783)
(12755)
研究所(12030)
农业(11648)
(11481)
(11301)
北京(11292)
业大(11231)
师范(11194)
(10318)
财经(9580)
技术(9485)
师范大学(8784)
基金
项目(40798)
研究(32013)
科学(30466)
基金(26389)
(23524)
国家(23270)
科学基金(18655)
社会(18042)
社会科(16822)
社会科学(16817)
(16691)
教育(15596)
(14469)
编号(14415)
基金项目(13357)
成果(13334)
自然(11569)
课题(11521)
自然科(11203)
自然科学(11194)
自然科学基金(10947)
资助(10719)
重点(9675)
(9623)
(9079)
(8923)
(8305)
项目编号(7959)
(7873)
规划(7871)
期刊
(36289)
经济(36289)
中国(26905)
研究(24842)
教育(16147)
(15111)
学报(11788)
(11716)
科学(10858)
(10073)
金融(10073)
管理(9880)
农业(9624)
大学(8945)
技术(7832)
学学(7727)
图书(7545)
书馆(6183)
图书馆(6183)
业经(5891)
国土(5303)
职业(5119)
土地(4944)
财经(4796)
(4723)
问题(4671)
(4382)
论坛(4382)
资源(4302)
(4218)
共检索到134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喻建华  徐晶  龚君卓  
当前,土地储备已逐步从"净地"供应向"熟地"供应转变,土地储备机构职责也逐步从单纯实施征地拆迁向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转变。但现行的政策框架体系下,土地储备机构在储备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角色定位、建设深度、成本核算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否能妥善解决,关系到土地储备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邓红蒂  田志强  
研究目的: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在土地利用上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合理利用的有关建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统计数据分析法。研究结果:基础设施用地在建设用地中占有很大比重,对耕地保护影响较大;基础设施整体发展落后,用地集约程度有待提高。研究结论:通过分析中国基础设施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需求,促进基础设施合理用地的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应恒  胡凌啸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工程。我国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存在着投资分散、重复建设且缺乏优先序设计,尚未充分调动农民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积极性,缺乏合理的可持续性管护机制等问题。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主要做法包括:政府顶层设计形成长效机制;各部门通力协作并长期坚持;通过农民自主申请开展项目建设,充分调动农民和自治组织的积极性;政府和农民共同融资,并为农民提供优惠政策。基于此提出我国应从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和项目建设长效机制;结合土地确权颁证,发挥农民自治作用;建设资金以政府为主导,辅以农民投资;建立政府农民双重管护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志英  夏丽萍  张丽宇  
针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的现状 ,作者以民间投资为视角 ,从理论和现实出发探讨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民间资金之必然 ,并进一步对引入民间资金的机制和政策选择提出了相关见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冠胜  
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使这一过程显得异常艰难。文章首先论证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分析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供选择的方式以及推动民间资本介入城市基础设施的政策措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康治平  付媛  肖硕  唐红琴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动高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新使命和新任务。该文从分析高校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相互促进关系入手,总结凝练了高校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提出高校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实施路径和发展建议,对促进高校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为涛  李雪敬  程英春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一种证券化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代表着项目融资的未来发展方向,将其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过程,不仅能为基础设施资产的盘活带来奇迹,而且可以实现在基础设施资本运作领域的新跨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朝阳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之后,摆在各成员国面前的是如何进行后续建设以充分发挥自贸区的整体效果这一现实难题。而在诸多制约自贸区发展的因素中,包含交通、电力、电信、能源管道等诸多领域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剖析中国—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银娥  李鑫  尹湘  
近年来,中国鼓励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如PPP、资产证券化、债券融资等,筹集资金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本文对这些不同融资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中国目前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债券面临的主要障碍,分析了国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长期债券的经验及启示。研究发现,长期债券具有融资成本低、信用风险小、偿债安全性等特点,或将成为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主要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山  谭建立  
PPP模式在发达国家是一个成熟的公共供给模式,在国内正式提出没多久。该模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固然有着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成熟之处。通过详细介绍该模式的概念和特征,发现该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给予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并对该模式的未来进行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卫稼  
中共十六大以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特别是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通过确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目标,继而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分析: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制定农村科学发展规划;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明确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秉持主体收益原则,加快基础设施产权改革;完善社会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发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吴承春  颜廷武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国之重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该文在分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历程和发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在新时期高校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意义,并针对当前高校建设重大设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国家、地方和高校自身等多个维度,就推动高校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出几点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路红艳  
由于受自然、地理、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沿边和民族地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下去势必将影响沿边和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边境稳定。应以实施"兴贸富边市场工程"为契机,加快推进沿边和民族地区边贸市场、区域性商贸中心、物流基地和跨境物流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品流通网络,改善沿边和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带动边境贸易、民族贸易繁荣发展,改变沿边地区和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