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854)
2022(1607)
2021(1523)
2020(1362)
2019(3025)
2018(3001)
2017(5608)
2016(3258)
2015(3632)
2014(3647)
2013(3573)
2012(3516)
2011(3023)
2010(3470)
2009(3434)
2008(3682)
2007(3561)
2006(3345)
2005(3460)
2004(3104)
作者
(9946)
(8088)
(7959)
(7923)
(5235)
(3967)
(3684)
(3187)
(3086)
(3045)
(2816)
(2806)
(2767)
(2709)
(2657)
(2552)
(2486)
(2484)
(2382)
(2227)
(2216)
(2058)
(2020)
(1989)
(1968)
(1965)
(1893)
(1858)
(1704)
(1690)
学科
(14353)
经济(14324)
(11260)
企业(11260)
管理(11198)
(10539)
(5984)
业经(5654)
(5297)
(4694)
银行(4693)
中国(4618)
(4373)
方法(4026)
企业经济(3841)
(3751)
(3566)
金融(3566)
(3475)
财务(3468)
财务管理(3457)
(3421)
国有(3418)
国有企业(3362)
企业财务(3334)
数学(3287)
数学方法(3206)
(2946)
制度(2945)
体制(2884)
机构
大学(47367)
学院(45909)
(19500)
经济(18953)
管理(16973)
研究(16746)
中国(16369)
(12981)
理学(12752)
理学院(12596)
管理学(12373)
管理学院(12266)
(11101)
(9899)
财经(8991)
中心(8808)
科学(8714)
(8650)
(7963)
(7896)
(7826)
银行(7699)
北京(7639)
(7610)
(7302)
研究所(7265)
(7185)
人民(6650)
财经大学(6497)
(6300)
基金
项目(22992)
科学(18128)
研究(17947)
基金(16790)
(14197)
国家(14011)
科学基金(12067)
社会(11319)
社会科(10715)
社会科学(10712)
教育(8539)
(8366)
基金项目(8050)
资助(7475)
自然(7424)
成果(7420)
编号(7386)
(7255)
自然科(7196)
自然科学(7195)
自然科学基金(7074)
课题(5572)
(5337)
重点(5331)
(5188)
教育部(4739)
国家社会(4646)
项目编号(4611)
大学(4568)
人文(4554)
期刊
(26993)
经济(26993)
研究(19520)
中国(13574)
(12042)
(10736)
金融(10736)
管理(7937)
教育(7400)
(6560)
学报(6341)
科学(5977)
财经(5155)
大学(5037)
(4438)
学学(4367)
图书(4022)
业经(4003)
技术(3901)
经济研究(3638)
问题(3577)
农业(3470)
会计(3388)
书馆(3348)
图书馆(3348)
财会(2988)
(2979)
理论(2976)
(2733)
实践(2630)
共检索到90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震伟  
对于国资在流动中流失的现象,要靠完善各项制度和法规来解决,这是最大的原则。国企改革一方面推进以存量为主的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另一方面加快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国有资产如何处置更多是实践的问题,不是理论问题,不是单纯依据某项标准就能解决的事情,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于国有资产底价怎么定、国有资产如何监管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英  
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给企业带来了蓬勃生机。但是,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由于主、客观原因以及体制上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国有资产流失仍相当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从而防止和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其对策为:一是对企业资产处置、产权转让等活动坚持公开、透明的交易原则;二是对国有资产评估机构实行准入制,同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建立评估结果分析反馈制度;三是建立闲置资产统计报告制度,拓宽资产盘活渠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推动,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重组、进入资本市场交易等现象不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已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本文想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作些理论分析,目的是就这一问题先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理论界更为广泛的讨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曾琼军  
"MBO"是"Management buy-out"的简称即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自有资金或外部融资所获得的资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进而改变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原经营者变成企业所有者,从而达到重组该公司并达到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宽宽  朱金渭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王辉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环节众多、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在公共财政一系列改革后,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势在必行。文章对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设性意见。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博翔  
广播电视大学(简称电大)正在向开放大学的转型升级中,伴随而来的是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办学规模的扩大、课程资源的不断丰富,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导致了国有资产数量的增加和信息化高端设备的增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探索开放大学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为电大的成功转型做好设施保障工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解进强  付丽茹  
国有资产流动性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问题日益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国有资产只有实现了可流动、可交易、可重新配置 ,才能在流动中发现机会、运用机会 ,并以此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 ,实现优化配置和保值增值。要实现国有资产的流动性 ,目前首先应集中解决好非上市公司国有产权交易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这两个主要问题。而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 ,还必须具备三个基础条件 :一是产权清晰 ,这是国有资产流动的体制基础 ;二是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 ,这是国有资产流动的微观存在基础 ;三是不断完善资本市场 ,这是国有资产流动的环境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仁寿  
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试行办法》的几点意见张仁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是国有资产运营效益考核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现行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试行办法》仅仅从国有资产的使用角度去考核效益问题,尚存在如下几点不足:第一,没有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额的会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侯淑涛  丁玲  李志富  
编制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是实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倒逼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事关我国今后发展战略选择和产业优化布局。2018年8月,黑龙江省开展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试点工作,结合黑龙江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情况,探索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编制的方法与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适汀  刘凤芹  
国有制改革的几点思考谢适汀,刘凤芹通过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改革思路,无疑是深化国有制改革的十分有益的探索。现在的问题是国有制的产权关系应该如何明晰,能否形成人们构想的国家(政府)专司国有资产所有权、企业专司全部法人财产处置权的格局。如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佳君  韩振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学东  
本文分析了有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有些观,点的缺陷及片面性,概括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及具体表现。并指出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有内在机制原因、外部环境原因和宏观政策原因。防止和克服国有资产流失,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运行规则,保证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加强政府对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