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6)
- 2023(8586)
- 2022(6842)
- 2021(6147)
- 2020(5526)
- 2019(12325)
- 2018(12008)
- 2017(23813)
- 2016(12452)
- 2015(13586)
- 2014(13187)
- 2013(13220)
- 2012(12145)
- 2011(10448)
- 2010(10841)
- 2009(10496)
- 2008(11186)
- 2007(10157)
- 2006(9120)
- 2005(8764)
- 学科
- 业(77083)
- 企(73907)
- 企业(73907)
- 济(61741)
- 经济(61663)
- 管理(57076)
- 方法(26771)
- 业经(25748)
- 财(25348)
- 务(21249)
- 财务(21233)
- 财务管理(21220)
- 农(20430)
- 企业财务(20236)
- 数学(18909)
- 数学方法(18761)
- 技术(15473)
- 农业(15079)
- 制(13942)
- 策(13341)
- 划(12402)
- 企业经济(12321)
- 体(11790)
- 理论(11676)
- 中国(11585)
- 经营(11510)
- 和(11508)
- 技术管理(10484)
- 体制(10470)
- 贸(9583)
- 机构
- 学院(187298)
- 大学(182299)
- 济(83274)
- 经济(82003)
- 管理(79252)
- 理学(67944)
- 理学院(67341)
- 管理学(66560)
- 管理学院(66194)
- 研究(56363)
- 中国(47192)
- 财(42285)
- 京(38003)
- 财经(33105)
- 农(31769)
- 科学(31258)
- 经(30057)
- 江(29592)
- 所(28398)
- 业大(25783)
- 中心(25165)
- 研究所(24971)
- 农业(24882)
- 经济学(24786)
- 商学(24747)
- 商学院(24552)
- 财经大学(24397)
- 北京(24182)
- 州(23173)
- 经济学院(22456)
- 基金
- 项目(115571)
- 科学(93431)
- 基金(86531)
- 研究(85392)
- 家(74056)
- 国家(73341)
- 科学基金(65606)
- 社会(56792)
- 社会科(53954)
- 社会科学(53938)
- 基金项目(45456)
- 省(45411)
- 自然(42437)
- 自然科(41621)
- 自然科学(41611)
- 自然科学基金(40983)
- 教育(38142)
- 划(36278)
- 资助(35590)
- 编号(32951)
- 业(32005)
- 创(27829)
- 部(26112)
- 成果(25640)
- 重点(25253)
- 创新(24933)
- 发(24490)
- 制(23693)
- 国家社会(23593)
- 人文(22924)
- 期刊
- 济(98526)
- 经济(98526)
- 研究(57373)
- 财(38943)
- 管理(36399)
- 中国(34896)
- 农(30017)
- 科学(24751)
- 学报(24530)
- 农业(20427)
- 大学(20013)
- 融(19625)
- 金融(19625)
- 业经(19223)
- 学学(19166)
- 财经(17753)
- 技术(17635)
- 经济研究(16230)
- 经(15320)
- 业(13703)
- 教育(13426)
- 财会(12358)
- 问题(12332)
- 技术经济(12299)
- 商业(11078)
- 世界(10514)
- 会计(10486)
- 贸(10320)
- 现代(10228)
- 经济管理(9436)
共检索到288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勇
本文通过对股权分置前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企业和股份全流通企业的业绩的静态描述和F检验,发现国有股一股独大企业,整体业绩优于股份全流通企业,本文对此作了分析,认为优化大股东的行为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一股独大 股份全流通 股权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茂拾
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职业经理人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家,而作为另一种形式的人力资本载体的大股东则是"大股东企业家"。这一观点具有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肯定了大股东的劳动者本质,纠正了传统理论关于大股东本质问题的认识误区,为资本创造社会财富的有益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与道德层面的支持;二是肯定了大股东获取股权之外的控制权活动所产生的增值收益的权力,必将促使现有理论对于控制权私利进行重新定义;三是公开肯定了大股东获取人力资本收益的正当性,从而为社会从法律层面建立大股东人力资本产权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制度性框架奠定了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傅家骥 周刚 雷家肃
股权主体多元化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了大股东或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前提条件,大股东治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以及对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
激励 最优股权 监督水平 公司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邹颖 张超辉
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非国有股东的介入对国有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明显。文章以2008—2018年上市的961家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并分组研究了国有企业的性质和非国有股东是否参与内部治理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并且这种区间效应只有在竞争性国企中才显著。此外,非国有股东未在国企内部委派董监高时它们二者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显著,即非国有股东在国企内部委派董监高时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倒"U"型关系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简冠群 高颖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优化社会责任行为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赋能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以2010~2020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的监督治理效应对不同动机社会责任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异质股东能否形成多元共治,不仅取决于股权融合视角下的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更取决于(超额)委派董事所形成的话语权。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降低国有企业履行自利型社会责任的可能性,促使其管理者或股东履行战略型社会责任。本研究不仅是对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从决策层面建立健全国企治理机制的有益探索,而且对国有企业异质性股东参与治理和社会责任行为的研究进行了补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利 钱怀安
在结构性去杠杆的背景下,研究国有企业如何去杠杆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结构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有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仅通过持股难以对国有企业杠杆率产生影响,通过委派董事切实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去杠杆;相比于非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和央企而言,非国有股东治理对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去杠杆作用更显著,实现国有企业内部结构性去杠杆。机制检验表明,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是通过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和提升国有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实现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章敏捷 杨鸣 施婧
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对于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当前国有资本参股混改企业的治理现状,研究构建国有股东对其合法审计监督路径,填补参股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空白,并以经济责任审计视角建立"五维"审计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推动"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机制发挥更大实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狄灵瑜 梅文捷 石翔燕
选取2016—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出发,探讨国有股东参股是否可以有效激励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国有股东参股可以显著提高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意愿和力度,且国有股东持股比越高,这一效应会越为显著。第二,机制上,国有参股股东可通过为民营企业带来更多政策性资源(如政府补助、债务资源)的路径,改善民营企业的制度歧视地位。而作为回馈,民营企业会主动承担更多的扶贫义务。第三,当民营企业所在地政府扶贫压力越大或民营企业业绩越差、规模越小、越无政府背景,从而其主动引入国有股东的意愿相对越为强烈时,或者引入国有参股股东前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高时,国有股东参股提升民营企业扶贫积极性的效果会越为显著。第四,经济后果上,参与扶贫可以显著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绩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济含 刘淑莲
基于国有企业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背景,深入考察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非国有股权比例,这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少而优"的并购,即降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但所选项目能够获得优质的并购绩效,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并购效率,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国有大股东参与国企公司治理时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混改国企处于竞争性行业或属于地方国企时,非国有大股东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更加凸显。所得结论有助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业利用市场化力量"混"股权、"合"治理以及实现国企价值创造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瑞君 徐鑫 王超恩
选取2006—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股权质押是股东面临资金缺口,存在较强融资约束的重要信号。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显著负相关;(2)金字塔控制层级越长,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3)在其他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本文从委托代理角度不仅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也为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松令 孔嘉欣 刘亭立
文章以2011-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大股东持股对僵尸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成为僵尸企业的可能性越低;从僵尸企业的形成路径来看,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会缓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抑制企业过度借贷的程度,进而预防企业成为僵尸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僵尸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境下,大股东倾向于采取支持措施,帮助企业扭转困境,降低企业僵尸化风险。
关键词:
僵尸企业 股权结构 大股东 产权性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瑞君 徐鑫 王超恩
选取2006—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股权质押是股东面临资金缺口,存在较强融资约束的重要信号。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显著负相关;(2)金字塔控制层级越长,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3)在其他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本文从委托代理角度不仅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也为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宗瑜 梁小甜
非国有股东治理可加快国有企业应用数字技术进程,为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提供数字化支撑,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我国国有上市企业2007~2021年的数据,从股权结构与高层治理两个维度探讨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与委派董监高均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主要通过提升股东风险承担意愿,加大创新投入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持续加大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在研发经费投入高、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强。据此,应注重增强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力,强化股东风险承担意愿,提升区域数字化水平,以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慧敏 孙浩然 李琼
经验分析和理论证据表明委托代理问题会为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带来额外的成本,使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放缓。文章选取2014-2019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和董事会治理两个维度考察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国有企业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与委派董事均会提升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并且该提升作用在过度负债企业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通过优化激励机制、内部控制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实现了国有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提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琼宇 罗依茹 胡志勇 许楚红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考察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且上述作用只存在于地方国企和市场竞争类国企。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显著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及会计信息可比性领域相关研究,同时也为监管部门进一步鼓励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以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