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989)
2022(2562)
2021(2613)
2020(2303)
2019(5374)
2018(5329)
2017(10862)
2016(6083)
2015(7076)
2014(7384)
2013(7212)
2012(6977)
2011(6151)
2010(6600)
2009(6716)
2008(7045)
2007(6618)
2006(6371)
2005(6526)
2004(5894)
作者
(17749)
(14436)
(14173)
(14139)
(9276)
(6891)
(6659)
(5618)
(5608)
(5342)
(5055)
(5009)
(4826)
(4670)
(4645)
(4627)
(4377)
(4298)
(4273)
(3932)
(3875)
(3685)
(3496)
(3446)
(3429)
(3415)
(3329)
(3295)
(2991)
(2975)
学科
(22920)
经济(22874)
管理(16932)
(16872)
(16868)
银行(16727)
(16442)
企业(16442)
(15830)
(15414)
(10193)
制度(10192)
业务(10106)
(9264)
金融(9264)
银行制(8717)
业经(7866)
(7725)
中国(7664)
方法(6975)
(6583)
(6430)
数学(5615)
体制(5611)
数学方法(5450)
(4758)
财务(4738)
财务管理(4720)
(4692)
贸易(4679)
机构
大学(83967)
学院(82478)
(34954)
中国(34564)
经济(33902)
管理(30206)
研究(28353)
(24715)
银行(23786)
理学(22817)
理学院(22593)
(22503)
(22264)
管理学(22254)
管理学院(22096)
(19189)
(17183)
中心(16422)
财经(15907)
(14650)
人民(14582)
(14414)
科学(14148)
(14133)
(14129)
北京(13260)
国人(12681)
中国人(12617)
中国人民(12386)
(12253)
基金
项目(39347)
研究(31596)
科学(30356)
基金(27914)
(22706)
国家(22450)
社会(19317)
科学基金(19215)
社会科(18230)
社会科学(18222)
教育(14951)
(14856)
基金项目(13660)
编号(13610)
成果(13454)
资助(13049)
(12446)
自然(11376)
自然科(11112)
自然科学(11111)
自然科学基金(10917)
课题(9932)
(9472)
(9069)
重点(8840)
项目编号(8440)
(8438)
教育部(8171)
人文(7964)
(7934)
期刊
(48153)
经济(48153)
研究(37189)
(33488)
金融(33488)
中国(22487)
(19049)
(13745)
管理(13398)
教育(11696)
学报(9492)
科学(9074)
财经(9069)
业经(7813)
大学(7753)
(7625)
农村(7029)
(7029)
学学(6833)
理论(6786)
技术(6490)
问题(6428)
经济研究(6372)
实践(6117)
(6117)
农业(6097)
图书(5458)
(5381)
国际(5343)
(4841)
共检索到167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湃  
国有商业银行"惜贷"折射出信用环境不佳,信贷风险大和管理机制缺陷等问题。尽管有其经营行为理性的一面,但对银行自身和社会都是不经济的,尤其是央行刺激内需,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政策意图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解决"惜贷"问题的关键是加大国有商业银行深层次改革的力度,构建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和企业征信系统,依法规范社会信用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建宏  蒲云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有利于银行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本文分析了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惜贷”问题的必要性 ;利用证券化技术解决“惜贷”问题的可行性以及证券化解决银行“惜贷”问题的现实意义 ,并对证券化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1)培育贷款证券化市场的主要投资者 ;(2 )贷款证券化应根据不同投资者进行多品种设计 ;(3)在贷款、证券化实施过程中采用信用升级并以购买贷款保险为最佳方式 ;(4 )对贷款证券化过程进行创新 ,即先发行证券 ,再发放贷款 ;(5 )为保证投资者利益 ,对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相关的规范与约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珺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针对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惜贷”现象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指出“惜贷”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信贷管理制度改革后 ,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日益增强 ,对贷款责任实施终身追究以及现阶段信用制度环境恶化。为了减少或消除“惜贷”现象 ,政府应致力于建设和保护信用环境 ;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过程中 ,要完善各项具体制度和措施 ,找好风险与效益的结合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红  
银行惜贷是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存在的普遍问题,表现为一方面银行存在巨额存差资金,这部分资金沉淀在中央银行或运用于利率很低的国债上,导致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不尽人意,宏观经济仍然紧缩;另一方面我国相当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求资金若渴”,却无法贷到款,对此现象人们不无忧虑。如何正确认识当前银行业的惜贷现象,对银行巨额存差资金如何加以引导使之能真正进入实体经济中循环,促进我国货币政策发挥应有效用,带动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海霞  
不良贷款数额巨大、占比高已成为困扰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为了从严防范信贷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零不良率、不良贷款“问责制”以及信贷人员责任终身追究等严格的信贷约束政策, 使得经济活动中的“惜贷”现象成为信贷人员与银行信贷管理政策之间博弈的一种均衡结果。因此, 选择适度风险范围内的非零不良贷款率, 建立健全与约束机制相对等的正向激励机制应是国有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提高效益的客观政策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筱峰  乔立娟  
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信贷前的逆向选择和信贷后的道德风险。通过对银企行为的博弈分析指出银行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而产生惜贷行为,并对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为缓解银行的惜贷行为,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来消除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邹新月  
在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进程中,银行信贷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金融系统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不断上升,但是国家垄断性的金融制度安排为此付出了巨大控制成本,其导致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因此,笔者认为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信贷金融体制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适应中国非国有经济持续高效增长的客观要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梁爱华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供求失衡、贷方“惜贷”现象严重的原因在于利益激励手段单一且强度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借鉴美国联邦政府运用担保、建立学生贷款二级市场和支付特别津贴等财政性激励手段,解决放贷资金风险性大、流动性差和获利困难等问题的经验,跳出只在“风险性”上寻找对策的思维定势,围绕贷方利率并结合担保等手段激励贷方放贷。中央政府应是激励贷方的主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跃兴  
伴随着集约化经营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了集约式的信贷管理模式,贷款权和审批权逐步上收于总行一、二级分行,上级行直贷规模不断扩大、多数基层行仅有办理小额质押贷款的权力,其它项目贷款仅有推荐权而没有贷款权,营运资金的空间愈来愈小。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目前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国岭  陈柔  
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思考刘国岭陈柔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是企业贷款的主要提供者。认真研究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社会资金的损失和浪费,促使货币资金在产业、行业、地区、部门、企业间合理流动,提高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和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亚明  庄春晓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已告明朗。入世后,在中心城市、绩优客户和优质人才的竞争中,具有外汇信贷、中间业务、客户服务等诸多优势且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的外资银行,将给自身资本金不足、不良资产比例高、内控机制不健全、透明度较低的国有商业银行带来巨大压力。在这种背景下,立足于加强内部制约和控制,在强化科学决策、强化风险管理、强化责任约束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信贷市场,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体制改革的共识,信贷风险管理理念也因此不断得到延伸与发展。本文就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象、方式和内容以及确保其有效性所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崔学敏  张德利  徐强东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8年1月1日起,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管理体制。这一加快和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无疑将对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纯  刘华红  梁岩  
本文在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营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