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9)
- 2023(5801)
- 2022(4481)
- 2021(3947)
- 2020(3488)
- 2019(7601)
- 2018(7445)
- 2017(14710)
- 2016(7753)
- 2015(8606)
- 2014(8457)
- 2013(8491)
- 2012(7530)
- 2011(6282)
- 2010(6619)
- 2009(6560)
- 2008(6874)
- 2007(6377)
- 2006(5686)
- 2005(5557)
- 学科
- 业(66401)
- 企(65068)
- 企业(65068)
- 管理(45215)
- 济(41547)
- 经济(41488)
- 业经(23375)
- 财(18888)
- 方法(17213)
- 务(16864)
- 财务(16861)
- 财务管理(16855)
- 农(16627)
- 企业财务(15956)
- 技术(13875)
- 农业(13140)
- 企业经济(11956)
- 策(11447)
- 划(10693)
- 经营(10546)
- 数学(10196)
- 数学方法(10172)
- 制(10021)
- 技术管理(9653)
- 和(9559)
- 理论(9057)
- 体(8736)
- 决策(8398)
- 体制(8119)
- 计划(7821)
- 机构
- 学院(120994)
- 大学(112508)
- 济(55842)
- 管理(55287)
- 经济(55061)
- 理学(47052)
- 理学院(46741)
- 管理学(46458)
- 管理学院(46232)
- 研究(31387)
- 中国(28653)
- 财(27361)
- 京(22756)
- 财经(21411)
- 江(19913)
- 农(19821)
- 经(19327)
- 商学(17405)
- 商学院(17268)
- 科学(16336)
- 经济学(15854)
- 业大(15722)
- 经济管理(15653)
- 农业(15543)
- 财经大学(15434)
- 州(15222)
- 所(15121)
- 中心(14637)
- 经济学院(14386)
- 北京(14044)
- 基金
- 项目(72212)
- 科学(59616)
- 研究(55998)
- 基金(53978)
- 家(44643)
- 国家(44130)
- 科学基金(41145)
- 社会(37907)
- 社会科(36036)
- 社会科学(36026)
- 省(30215)
- 基金项目(28815)
- 自然(25754)
- 业(25678)
- 自然科(25234)
- 自然科学(25229)
- 自然科学基金(24885)
- 教育(24236)
- 划(22626)
- 编号(22333)
- 资助(21089)
- 创(19348)
- 创新(16926)
- 制(16586)
- 成果(16129)
- 企(15913)
- 发(15861)
- 部(15858)
- 国家社会(15563)
- 重点(15390)
共检索到184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惠
一、合理的失业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客观必然性1、失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必然伴生现象。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之间以简单、原始和直接的方式结合。这种结合的伸缩性比较大,劳动力的过剩往往通过经济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莫荣
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与再就业问题的认识莫荣一、下岗是国有企业改革和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首先,国有企业冗员包袱过重。据国际劳工组织1995年2月至3月对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沈阳300家企业的调查表明(以下简称ILO企业调查),我国国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卷;
在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职工下岗潮和失业率攀升的现象,但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改革必然导致职工下岗潮。20世纪末我国出现的下岗潮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与当时情况相比,目前国有企业职工总数、冗余职工、需要下岗分流的职工人数都已大量减少,我国产业结构已经明显优化,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显著提高,第二、三产业就业岗位的弹性系数较大,拉动就业的能力更强,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再就业的能力也显著提升。同时,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增人口不断减少,刘易斯拐点和民工荒的出现,表明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显著改变。该文通过分析认为,我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不会导致职工下岗潮和失业率攀升。最后,该文提出了应分步骤、分时段、分区域渐进性的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兼顾就业市场供需平衡,着重推动创新创业以增加就业岗位,维护就业市场稳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卷
在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职工下岗潮和失业率攀升的现象,但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改革必然导致职工下岗潮。20世纪末我国出现的下岗潮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与当时情况相比,目前国有企业职工总数、冗余职工、需要下岗分流的职工人数都已大量减少,我国产业结构已经明显优化,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显著提高,第二、三产业就业岗位的弹性系数较大,拉动就业的能力更强,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再就业的能力也显著提升。同时,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增人口不断减少,刘易斯拐点和民工荒的出现,表明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显著改变。该文通过分析认为,我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就业弹性 下岗潮 失业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仲常 谢曼 刘志国
一、概述职工下岗与失业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市有关人员为样本,针对转轨时期下岗职工与失业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体做法如下:●通过重庆市就业局向各市区县再就业中心,街道就业办发放收集问卷1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蓝定香
文章认为,由于冗员过多、重复建设、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改革深化等原因,导致了我国国有企业部分职工下岗。要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再就业的形势十分严峻;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自身状况(技能、身体、观念)很不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新梅,孙卫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的条件分析,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了国企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的最佳的一次性补偿费用,指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关键所在,提出了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济制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国有企业职工分流及下岗情况的统计调查为贯彻落实《关于听取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意见汇报的会议纪要》(国阅〔1998〕28号)精神,国家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在对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今后若干年内 ,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所带来的部分职工下岗分流以及所产生的就业压力 ,将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提出对策 ,探讨实施再就业工程 ,缓解就业压力的措施与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伊川
城镇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下岗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考虑到中国的实际国情和这一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应该适当放慢职工下岗的节奏,减小规模,下岗职工的心理和经济损失应该得到合理的补偿,由于目前中国城镇职工的就业压力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建议政府应该考虑“就业优先”与“低水平、广覆盖”的就业与福利模式。
关键词:
下岗职工 再就业 人力资本 就业优先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曾云 李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导致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是按照行政命令强制分配的劳动力,从而形成大量的隐性失业。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其根本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配置资源,转移大量存在的隐性失业就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这就是所谓的“优化组合”、“下岗”。然而,隐性失业的转移实质上是失业的显性化,社会失业增加,从而会与政府就业最大化的宏观经济目标冲突,目前,这种冲突的存在正是国有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