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5)
- 2023(10467)
- 2022(8715)
- 2021(7888)
- 2020(6820)
- 2019(15035)
- 2018(14633)
- 2017(28524)
- 2016(15687)
- 2015(17272)
- 2014(17489)
- 2013(17226)
- 2012(15609)
- 2011(13967)
- 2010(14387)
- 2009(13964)
- 2008(14482)
- 2007(13383)
- 2006(11967)
- 2005(11530)
- 学科
- 企(80463)
- 企业(80463)
- 业(78081)
- 管理(72816)
- 济(63060)
- 经济(62926)
- 财(29950)
- 方法(28080)
- 业经(23560)
- 务(22743)
- 财务(22717)
- 财务管理(22688)
- 制(22109)
- 企业财务(21669)
- 数学(19823)
- 数学方法(19613)
- 技术(15930)
- 体(15655)
- 划(14422)
- 中国(14351)
- 农(14134)
- 理论(13880)
- 体制(13873)
- 策(13678)
- 和(13163)
- 银(12827)
- 银行(12809)
- 企业经济(12664)
- 经营(12297)
- 行(12204)
- 机构
- 学院(230600)
- 大学(229337)
- 济(96568)
- 经济(94567)
- 管理(94369)
- 理学(79955)
- 理学院(79215)
- 管理学(78284)
- 管理学院(77828)
- 研究(70130)
- 中国(58509)
- 财(53605)
- 京(47251)
- 财经(41078)
- 科学(38891)
- 江(38388)
- 经(37045)
- 所(34456)
- 中心(33331)
- 农(32566)
- 财经大学(30384)
- 研究所(30281)
- 业大(29889)
- 州(29645)
- 经济学(29460)
- 北京(29417)
- 商学(28089)
- 商学院(27842)
- 经济学院(26415)
- 范(25541)
- 基金
- 项目(143014)
- 科学(115651)
- 基金(107823)
- 研究(104964)
- 家(92356)
- 国家(91498)
- 科学基金(81245)
- 社会(69874)
- 社会科(66361)
- 社会科学(66346)
- 基金项目(56218)
- 省(55367)
- 自然(52712)
- 自然科(51589)
- 自然科学(51574)
- 自然科学基金(50773)
- 教育(48708)
- 划(45592)
- 资助(43926)
- 编号(40888)
- 成果(34040)
- 制(33129)
- 部(32748)
- 创(31578)
- 重点(31533)
- 业(29879)
- 性(29613)
- 创新(29394)
- 国家社会(29162)
- 教育部(29057)
- 期刊
- 济(115279)
- 经济(115279)
- 研究(70450)
- 财(49142)
- 中国(48417)
- 管理(43416)
- 学报(32268)
- 科学(31552)
- 农(29413)
- 融(27358)
- 金融(27358)
- 大学(25723)
- 学学(24401)
- 财经(22432)
- 教育(21769)
- 技术(20485)
- 经(19219)
- 业经(19136)
- 农业(18262)
- 经济研究(17179)
- 财会(14829)
- 问题(14383)
- 技术经济(12733)
- 会计(12628)
- 贸(11577)
- 现代(11509)
- 业(11066)
- 经济管理(10848)
- 版(10737)
- 商业(10544)
共检索到361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陶向南
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委托一代理理论在分析和探讨建立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无疑是一个十分有用的理论工具。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西方,委托一代理理论一直是理论界用以解释“经理革命”后大型公司管理中存在现象及其合理性,而事实上,在美国这种经理式的公司形式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体现了其在现代化大生产情况下的优越性并在美国迅速成长起来了,所以在西方委托一代理理论并不是一个用于指导公司具体的激励与约束体制安排的实务性理论,而是试图站在宏观的角度对现有的公司治理现象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因此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平
导致国有企业效益不挂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个人激励机制,特别是缺乏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有效的个人激励机制。因此,在国有企业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当前建立理代企业制度的首要任务之一。文章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行为科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并由此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机制的若干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先昭 张斌
如何建立起激励经营者的机制,是当前国有企业逐步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年薪制、经营者持股、股票期权三个方面探讨了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
经营者 激励 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善林 刘银国
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探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设计问题。一、非对称信息与经营者激励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非对称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熊胜绪
目前,理论界和企业界重视的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对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精神激励机制问题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小勇
国企改革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对于改革国企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不少学者、企业界人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多种建议和策略。目前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产权明晰实现政企分开、把经营者推向市场;同时设立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机构,向企业派驻法人代表,以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有效地监督经营者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行年薪制、股票期权等多种形式的长短期激励方式相结合,平衡经营者和企业所有者之间的利益问题,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这种改革思路似乎已经解决了产权明晰、产权委托代理和产权监督激励等一系列的产权问题,但在实践中国企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改革至今尚未取得预期的成效。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艳 石磊
重构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是完善企业家职能分工、避免经营代理人在企业合约不完全条件下将个人成本外化而使企业受损的必然要求。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竞争理论,并根据经营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定位,有必要在重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时注重引入隐性激励因素。
关键词:
国有企业经营者 激励机制 隐性激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淑君,王丽静,黄群慧
在分析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问题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的思路。针对国有企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本文进一步给出了改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十建议。
关键词:
经营者 激励约束机制 改革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经纬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报酬的设计问题——兼评“年薪制”的有效性孙经纬本文考察国有企业(包括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报酬的设计问题。激励报酬又称业绩报酬(见本刊前期关于经理报酬的讨论),激励报酬旨在通过把经理从企业中获得的收入与其业绩联系在一起,使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振华 易经章 江飞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银国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是激励机制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经营者工作的努力程度,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治理。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论证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必要性,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提高激励水平、改进激励结构、完善激励考核机制等激励措施。论文借助并构建了大量的激励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智民 郑海鳌
本文以深圳市国有企业为例,回顾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国企实施长效激励机制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国企经营者长效激励机制的措施:(1)确立长效激励受益人的范围;(2)进一步完善短期激励制度;(3)选择合适的长效激励模式;(4)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5)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及约束和激励相结合。
关键词:
长效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 经营者薪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忠辉 袁洁秋
本文从激励机制设计的客体假设出发,指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问题的根源在于对经营者这一激励客体的错误假设。由于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治人”和“劳动者”假设,目前的经营者激励机制不符合转轨期乃至市场经济体制下激励客体的实际,从而出现激励机制失效甚至适得其反。本文探讨了两种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设计的不同经营者假设,以及在“自利人”和“企业家”的经营假设下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设计思路。
关键词:
国有企业经营者 激励机制 经营者假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善林 王素凤 李敏
文章基于心理学和委托代理理论,探讨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现状,认为国有企业存在显性激励不足、隐性激励有余和负激励缺乏等问题。国有企业经营者显性激励不足导致其动力缺乏,而负激励缺失更导致经营者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负激励的极端——“油锅合同”能够对经营者形成一种威慑,杜绝或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促使经营者努力工作。
关键词:
负激励 油锅合同 偷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