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8)
- 2023(8367)
- 2022(6795)
- 2021(6269)
- 2020(5533)
- 2019(12267)
- 2018(12187)
- 2017(23436)
- 2016(12940)
- 2015(14798)
- 2014(14753)
- 2013(14909)
- 2012(13521)
- 2011(11507)
- 2010(12277)
- 2009(12107)
- 2008(12812)
- 2007(12157)
- 2006(11241)
- 2005(10892)
- 学科
- 业(79516)
- 企(75915)
- 企业(75915)
- 管理(67312)
- 济(55467)
- 经济(55373)
- 财(26536)
- 业经(26014)
- 农(21648)
- 方法(21507)
- 务(21243)
- 财务(21203)
- 财务管理(21170)
- 企业财务(20035)
- 制(17741)
- 农业(15827)
- 技术(15649)
- 策(14947)
- 划(13790)
- 数学(13417)
- 中国(13326)
- 数学方法(13211)
- 理论(12926)
- 经营(12716)
- 企业经济(12526)
- 体(12441)
- 和(12334)
- 体制(11000)
- 银(10660)
- 银行(10660)
- 机构
- 学院(189338)
- 大学(183059)
- 管理(82483)
- 济(79362)
- 经济(77550)
- 理学(67217)
- 理学院(66649)
- 管理学(66022)
- 管理学院(65620)
- 研究(54301)
- 中国(51497)
- 财(44349)
- 京(39206)
- 江(34440)
- 财经(32428)
- 经(29049)
- 科学(29006)
- 农(28864)
- 中心(27695)
- 州(27218)
- 所(27115)
- 北京(25290)
- 商学(23526)
- 财经大学(23381)
- 商学院(23315)
- 业大(23292)
- 研究所(23063)
- 农业(21934)
- 经济学(21826)
- 省(21665)
- 基金
- 项目(105841)
- 科学(85042)
- 研究(83301)
- 基金(76350)
- 家(63253)
- 国家(62522)
- 科学基金(56565)
- 社会(53104)
- 社会科(50233)
- 社会科学(50215)
- 省(43327)
- 基金项目(39777)
- 教育(37632)
- 自然(35378)
- 编号(34718)
- 自然科(34590)
- 自然科学(34583)
- 自然科学基金(34053)
- 划(33794)
- 资助(31190)
- 业(29115)
- 成果(28643)
- 创(25386)
- 课题(23680)
- 部(23249)
- 重点(22886)
- 制(22805)
- 创新(22653)
- 性(22315)
- 发(22295)
- 期刊
- 济(105833)
- 经济(105833)
- 研究(61155)
- 中国(43578)
- 财(42382)
- 管理(40459)
- 农(28746)
- 融(25046)
- 金融(25046)
- 科学(21806)
- 技术(20242)
- 业经(19845)
- 教育(19692)
- 学报(19498)
- 农业(18886)
- 财经(17283)
- 大学(16534)
- 学学(15235)
- 经(15032)
- 经济研究(14274)
- 财会(13964)
- 业(13542)
- 问题(13184)
- 会计(12913)
- 技术经济(12476)
- 现代(11149)
- 经济管理(10245)
- 贸(10110)
- 世界(9851)
- 商业(9643)
共检索到321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建民
国有企业一直存在着对管理既重视又落后的矛盾现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国有企业在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上存在着将管理务虚化、庸俗化、条件化和理想化的误区;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经济组织行政化、管理制度不规范的现象;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着靠感觉行事、靠经验管理的粗放型色彩。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管理思想 管理体制 管理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公祥伟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颇为激烈,网络与知识经济日益兴起,全球化趋势加强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连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面对的机遇、挑战和风险更多。把握发展机遇,迎接新挑战,规避高风险,获取高利润,企业组织必须正视本组织的管理问题,加强创新力度,引入新技术,优化企业管理制度,全面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综合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管理 问题 思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新安 朱琤琤
随着国有企业社会地位的提升,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经营业绩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量化考核经营者业绩,对国有企业发展及履行社会责任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国外管理层量化考核相关理论与考核方法,着重对国内国有企业管理层业绩考核发展历程、现状与EVA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业绩考核 EVA 综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同清
县级国有商业企业管理的问题与思考朱同清(湖北省洪湖市洪湖商场高级经济师)目前,县级国有商业企业亏损面很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管理不善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县级国有商业企业管理问题、原因及对策谈些看法。一、企业管理中的失控1.商品购进管理失控。商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赖荣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开放 ,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 3年攻坚的成功实践 ,一大批国有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 ,我国国有企业的多头管理体制的弊端仍然困扰着国有企业的发展 ,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管理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为此 ,国有企业新型管理体制的建立宜从以下方面入手 :( 1)重构国有企业监管体制 ;( 2 )进一步理顺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体制 ;( 3)创新国有企业人事管理机制。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管理体制 理顺 重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国有建筑企业深层次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建筑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长期以来,企业处于产权不清,自主权不落实、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政企不分的现状,方方面面的包袱使企业在转机建制中常处于被动状态.步履维艰,就我公司而言,光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卜毅然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国有企业的地位问题进行了思考。第一 ,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能否动摇 ,它是否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二 ,应该从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合理定位国有企业的地位。第三 ,决定社会性质的最根本条件是政权 ,而不是国有企业的地位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地位 社会性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谷春梅
“入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利大于弊,对我国的国有企业也是如此。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封闭、半封闭的环境下依靠政府的保护发展起来的。因此,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企业缺乏生命力、应变力和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中国加入WTO指日可待,我们的国有企业必须对“入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地分析,同时在内部管理上进行提升,使我们的国有企业能够抓住机会,在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夏广路
国有企业并不是中国的特产,世界其他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一批国有企业,它们在各国经济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国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也有一定的特色和规律.本文对各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作了较为仔细的比较,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有价值的可贵经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柏州 唐志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均盈
资本经营、企业兼并及破产问题的深层次思考郭均盈20年前,一个小小的“凤阳”,那种农民签字画押的承包方式对中国整个农村改革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90年代出现的山东“诸城”,对中国目前城市经济改革尤其是目前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带来的冲击波不亚于当年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少华
由于国有企业产权模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带来的问题比私有企业要严重得多,因此,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比私有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有更深远的意义。本文分别从非现金利益消费的分析视觉、金融合同理论分析视觉、所有权结构、激励与效率的分析视觉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视觉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进行经济学分析。当然,这些分析(或理论假说)是否成立还有待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闫泓
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案例越来越多,而如何定价以及定价的影响因素一直是人们关心的敏感话题,事关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保值增值。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过程既要解决管理层以何种方式拿回自己过去在企业创造的历史性价值问题,也就是其剩余索取权的补偿问题;又要解决其效率和公平性问题。因此,在管理层收购定价过程中引入更多的社会性约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实施环境,将有利于管理层收购行为主体的规范,从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性公平和效率双重目标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