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3)
- 2023(10161)
- 2022(8017)
- 2021(7551)
- 2020(6416)
- 2019(14720)
- 2018(14975)
- 2017(28829)
- 2016(15680)
- 2015(17329)
- 2014(17098)
- 2013(16640)
- 2012(14697)
- 2011(12924)
- 2010(13510)
- 2009(13144)
- 2008(13261)
- 2007(11653)
- 2006(10488)
- 2005(9999)
- 学科
- 业(79469)
- 企(75571)
- 企业(75571)
- 济(70534)
- 经济(70443)
- 管理(63486)
- 方法(32705)
- 业经(26902)
- 财(25832)
- 数学(24898)
- 数学方法(24362)
- 农(22474)
- 务(20056)
- 财务(20019)
- 财务管理(20001)
- 企业财务(18967)
- 制(17855)
- 技术(16528)
- 农业(16226)
- 理论(15440)
- 中国(15111)
- 体(14527)
- 策(14506)
- 划(13464)
- 和(12999)
- 体制(12883)
- 企业经济(12569)
- 经营(12280)
- 技术管理(10894)
- 贸(10345)
- 机构
- 学院(223031)
- 大学(216643)
- 济(94959)
- 管理(93572)
- 经济(93287)
- 理学(80140)
- 理学院(79446)
- 管理学(78132)
- 管理学院(77702)
- 研究(65489)
- 中国(54513)
- 财(47313)
- 京(44795)
- 科学(36634)
- 财经(36434)
- 江(35063)
- 农(33769)
- 经(33031)
- 所(32138)
- 中心(29960)
- 业大(29502)
- 研究所(28303)
- 北京(28248)
- 经济学(27711)
- 州(27345)
- 商学(26743)
- 财经大学(26668)
- 商学院(26495)
- 农业(26145)
- 范(25134)
- 基金
- 项目(137595)
- 科学(110686)
- 研究(103891)
- 基金(100988)
- 家(85462)
- 国家(84664)
- 科学基金(76031)
- 社会(67229)
- 社会科(63866)
- 社会科学(63848)
- 省(55319)
- 基金项目(52565)
- 自然(48682)
- 教育(48479)
- 自然科(47677)
- 自然科学(47668)
- 自然科学基金(46895)
- 划(44317)
- 编号(42435)
- 资助(41918)
- 成果(33483)
- 业(33058)
- 创(32305)
- 部(30556)
- 重点(30237)
- 创新(29191)
- 发(28780)
- 课题(28615)
- 制(28139)
- 国家社会(27471)
- 期刊
- 济(112321)
- 经济(112321)
- 研究(68018)
- 中国(44313)
- 管理(42582)
- 财(42304)
- 农(32386)
- 科学(27245)
- 学报(25814)
- 教育(24142)
- 技术(23823)
- 农业(21965)
- 融(21624)
- 金融(21624)
- 大学(21612)
- 业经(21117)
- 学学(20416)
- 财经(19120)
- 经济研究(17374)
- 经(16619)
- 业(14179)
- 技术经济(14127)
- 问题(13890)
- 财会(12988)
- 统计(12112)
- 现代(11734)
- 策(11684)
- 商业(11471)
- 世界(10772)
- 会计(10556)
共检索到341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冀民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一些同志设计了改革全民所有制企业即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模式,即在保留国家所有权前提下,赋予企业经营权,以使其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这种模式在改革初期为理顺企业和国家关系起了一定的作用,并得到理论界和一些制定政策者的肯定。但是,笔者认为,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性质和深化改革需要出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纪显举
一、“两权分离”与产权分割的共生关系国家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思路是什么?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提法。一种认为“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同经营权分离;另一种认为是产权分割,实现企业内部所有权多元化。我认为,“两权分离”和产权分割二者可以兼容,而且具有共生关系,不能把它们看成是互相排斥的东西。二者的共生关系表现在,“两权分离”会派生出产权分割,即经营权会派生出所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福前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细胞,企业活力的大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快慢有正相关关系,因此,搞活企业,尤其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关键之所在。为此,我国学术界提出了企业改革的种种思路和方案,如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由于与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相比,股份制可以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更为彻底,因而这种思路受到学术界不少人的青睐。这种思路似乎认为,只要实现了企业财产的两权分离,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保利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已经确定,这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开始的试点到普遍实施,至今有近20年的历程。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要发展壮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正确的选择。未来的改革,仍然是继续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玉邦
国有企业改革模式断想肖玉邦党的“十四大”以来,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深入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江泽民总书记今年5月2...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纯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研究与探讨卢纯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看,无论是放权让利、利润包干、利改税,还是承包经营,都始终未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下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基本框架,始终局限于放权让利的政策调整,而不是制度性的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海涛 卜祥来
理论界有人将近年来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主线”的论点大致地归纳为二种思路:一是以利益机制的作用为主线,通过承包制,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促使企业行为合理化;二是以产权关系的变革为主线,推行股份制,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运行主体缺位问题,促使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叶祥松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兼评国有企业改革中若干不同认识叶祥松一、如何从总体上评价国有企业如何历史地、全面地、客观地评价国有企业,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问题和基本立足点。因为对国有企业从总体上看是应该予以肯定还是否定,改革的思路就会有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施进军
1.企业规模 韩国企业之“大”早已如雷灌耳。据统计仅三星、现代、大宇、金星、鲜京5家企业的产值就占全国GNP的53%,排名前30位的企业产值占GNP 80%以上。然而这曾经使韩国人引以为豪的企业规模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成了广大学者口诛笔伐的首选对象。的确,我们有理由认为韩国企业的普遍过于庞大是引起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 韩国的这些超大企业在韩国的经济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今却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境地,这巨大的反差我们可以用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来解释:内在经济是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芮明杰 钱平凡 潘科军
“中层革命”的实践模式与国有企业改革芮明杰钱平凡潘科军所谓“中层革命”是指为缩减组织中的中间管理层,改变中层经理人员的工作性质而从结构、技术及人员等方面对组织进行重新设计整合的过程。“中层革命”的目的是消除科层制组织中的主要问题,以建立适应复杂多变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成安 杨青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国企改革的主体。然而 ,我国理论界在国有企业改革主体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 ,国有企业改革应该以企业本身和广大职工为主体 ,本文则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分析、论证了“政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主体”这一命题。
关键词:
国企改革 改革主体 政府主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锡麟 黄卫星
围家对国营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己成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原则写入《企业法》之中,成为改革的法律根据。但是,这并不意味对“两权分离”理论研究的终结,相反,客观上需要我们继续追踪改革实践的新信息,不断深化对“两权分离”理论的认识,他之更有效地指导改革实践。本文试图分析现有“两权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月玲 李真 吴胜男 郝梓秀 Lamya
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近几年表现出来的发展状态。公益类国有企业主要提供公共服务,关系到民生的质量,其发展与提升空间很大,但资金相对不足。引入PPP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我国PPP模式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中应注意把握政府职能到位、立法先行及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同时,应注意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先行试点,不断总结,逐步推开,确保PPP模式真正发挥其功效。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公益类国有企业 PPP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淑敏 刘军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复杂,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以产权论为指导,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建立政府企业、特殊法人企业和国有股份公司各具特色的运营模式,然后以超产权论为指导,从理念上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精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翟林瑜
与我国15年来经济改革的成果相比,国有企业的改革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进展缓慢。面对这种状况,人们普通认识到了既有的改革措施(如经营承包制)的局限性,在股份制的导入上取得了共识。然而,不可否认,在关于如何进行股份制改革方面还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其中有的人认为,解决国有企业负盈不负亏问题的一个可行之路是彻底实行国家所有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给企业自主经营权。这一认识的问题在于它仅仅把眼光放到了放权让利的激励效果,而忽视了现行国有财产管理制度固有的制度缺陷。也就是说,这种看法只看到了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两权分离的表象效果,而没有注意到导致这一效果的必要条件和深层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