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9)
- 2023(11651)
- 2022(9447)
- 2021(8548)
- 2020(7018)
- 2019(15918)
- 2018(15590)
- 2017(30491)
- 2016(16573)
- 2015(18543)
- 2014(18634)
- 2013(18748)
- 2012(17721)
- 2011(15850)
- 2010(16689)
- 2009(15900)
- 2008(16304)
- 2007(15303)
- 2006(14241)
- 2005(13648)
- 学科
- 济(87286)
- 经济(87179)
- 业(80279)
- 企(73032)
- 企业(73032)
- 管理(64721)
- 业经(30610)
- 方法(29015)
- 农(27464)
- 财(27064)
- 中国(24691)
- 地方(22514)
- 数学(20352)
- 农业(20312)
- 数学方法(20161)
- 务(19605)
- 财务(19573)
- 财务管理(19544)
- 制(18839)
- 企业财务(18473)
- 技术(18162)
- 策(16018)
- 和(15404)
- 理论(15344)
- 银(14209)
- 贸(14204)
- 银行(14197)
- 贸易(14186)
- 划(14164)
- 体(14097)
- 机构
- 学院(253019)
- 大学(246125)
- 济(112304)
- 经济(110203)
- 管理(97600)
- 研究(85195)
- 理学(80773)
- 理学院(79933)
- 管理学(79043)
- 管理学院(78543)
- 中国(70067)
- 财(56319)
- 京(53182)
- 科学(47292)
- 所(43654)
- 江(42769)
- 财经(42522)
- 农(39413)
- 中心(38325)
- 经(38108)
- 研究所(38075)
- 北京(34684)
- 州(34544)
- 经济学(33731)
- 范(32888)
- 师范(32668)
- 业大(31156)
- 财经大学(30590)
- 经济学院(30220)
- 农业(30045)
- 基金
- 项目(145230)
- 科学(116226)
- 研究(113342)
- 基金(103852)
- 家(87471)
- 国家(86525)
- 科学基金(75864)
- 社会(74127)
- 社会科(70287)
- 社会科学(70268)
- 省(59426)
- 基金项目(53866)
- 教育(50871)
- 划(47398)
- 编号(46200)
- 自然(45019)
- 自然科(43970)
- 自然科学(43963)
- 自然科学基金(43241)
- 资助(42047)
- 成果(38591)
- 发(37368)
- 业(34043)
- 创(33263)
- 课题(33011)
- 重点(32704)
- 部(31930)
- 发展(31330)
- 展(30802)
- 国家社会(30244)
- 期刊
- 济(145294)
- 经济(145294)
- 研究(86379)
- 中国(56466)
- 财(48632)
- 管理(44430)
- 农(39233)
- 科学(31833)
- 学报(30893)
- 融(29986)
- 金融(29986)
- 教育(29390)
- 农业(26427)
- 业经(26207)
- 技术(25022)
- 大学(24757)
- 财经(23353)
- 学学(23072)
- 经济研究(22036)
- 经(20329)
- 问题(19192)
- 技术经济(15844)
- 业(15526)
- 贸(15139)
- 世界(14015)
- 现代(13566)
- 商业(13242)
- 经济管理(13096)
- 国际(13020)
- 财会(12718)
共检索到420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史东辉
一1—1.企业发展的基本含义,目前理论界尚未有定论。几年前曾有过一批青年学者试图对此作出概括,认为企业发展“就是由企业功效指标水平的提高所反映和衡量的企业自身机能的变化以及由其机能变化所引致的企业行为的变化”,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较具完整的一种定义。不可否认,上述定义虽然涵盖了有关企业发展的基本内容,但在简洁性和精确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笔者认为,所谓企业发展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微观表现和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彦林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重在强化内部管理邹彦林国有企业活力不强、效益不高,已成为当前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它直接关系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近年来,针对国有企业改革这一热门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来看,着重于外在环境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傅崇伦 杨红
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现有国有大中型企业约1.4万家,统计表明,1993年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企业户数19.35%,职工人数57.34%,资产总额69.54%,销售收入62.32%,销售税金73.60%,利润总额54.92%。这说明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和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国有企业的亏损面达43.4%;1994年1~11月,我,国乡及乡以上的工业企业工业销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海晨 陈俊豪
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是亟待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作者提出如能落实到位三大举措,可有效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这三大举措分别是:继续推动混改和放开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条件;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激励约束和薪酬制度;塑造使命感驱动,凝聚人心和促人奋进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活力 混改 市场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海晨 陈俊豪
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是亟待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作者提出如能落实到位三大举措,可有效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这三大举措分别是:继续推动混改和放开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条件;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激励约束和薪酬制度;塑造使命感驱动,凝聚人心和促人奋进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活力 混改 市场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彩虹
我国经济的基础力量是国有的大中型企业。经过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应当肯定,我国国有企业获得了多方面的自主权,企业活力大大增强。但是,我们的分析将表明,在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经获得的自主权中,也许要数投资权最小而且极不规范和完整。这既有实践经验积累不够,因而政策措施跟不上的原因,也有理论上没有对企业应当拥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绩效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要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到度的国企改革方向,更要准确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严格区分产权明晰和私有化的界限;对于“抓大放小”的方针,我门不能仅从企业规模而要从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去把握“大”与“小”的区别,对于大企业和小企业都有抓与放的问题,关键是如何抓、如何放。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当前深化国企改革要抓的“战略调整与改组”、“加大兼并破产、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和“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和内部经营机制、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等关键措施。
关键词:
国企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抓大放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岚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必将开启国有企业发展的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企业改制基本完成,经济结构日益优化,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不断涌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我国综合实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应看到,国有企业发展中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志民
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在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已经为市场新秩序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但是如何转换经营机制,全面走向市场,国有企业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须增加有效供给,提高经济效益。那么国有企业能担当起此重任吗?在现行管理机制下很难胜任,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活力。只有主宰国家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活起来,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国家的物质财富不断增进。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国有企业民营化。而民营化的第一步便是股份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锦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雅莉
体制转轨与创新,需要发展机制的转换.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效益下降的诸多原因中,发展机制短缺是根本所在.如何建立与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企业发展机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反思:旧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特有发展机制我国建国后30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从总体上看是很高的,但它不是高效益、按比例、稳定的高速度,它有如下四个特点:(1)起伏较大,有时出现大起大落;(2)积累率相当高,但近20年积累效果差,且呈下降趋势;(3)国民收入增长低于工农业总产值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朋吾 李泽 刘浩
增强国企活力的关键是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文章构建国企活力的基本理论框架,利用DSR模型和AHP方法构建了国有企业发展活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东北地区沪深所A股上市国企2001—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法(DID)检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活力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能显著提高东北地区上市国有企业发展活力,结论从理论和实务上为东北地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依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品修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为此,当务之急是切实而有效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其中主要包括理顺利益激励机制、强化预算约束机制、完善自我积累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