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1)
- 2023(8278)
- 2022(6803)
- 2021(6210)
- 2020(5545)
- 2019(12218)
- 2018(11996)
- 2017(23808)
- 2016(12932)
- 2015(14706)
- 2014(14773)
- 2013(14780)
- 2012(13709)
- 2011(11780)
- 2010(12756)
- 2009(12974)
- 2008(12999)
- 2007(11984)
- 2006(10960)
- 2005(10772)
- 学科
- 业(77761)
- 企(74181)
- 企业(74181)
- 管理(60364)
- 济(57040)
- 经济(56946)
- 财(27736)
- 业经(25620)
- 方法(23161)
- 务(22790)
- 财务(22767)
- 财务管理(22726)
- 制(22365)
- 企业财务(21590)
- 农(21034)
- 银(19511)
- 银行(19366)
- 行(17886)
- 农业(15638)
- 数学(15491)
- 数学方法(15308)
- 技术(15184)
- 策(13786)
- 中国(13526)
- 体(12994)
- 融(12795)
- 金融(12795)
- 划(12250)
- 企业经济(12223)
- 理论(12094)
- 机构
- 学院(189678)
- 大学(183138)
- 济(83095)
- 经济(81438)
- 管理(79022)
- 理学(65006)
- 理学院(64521)
- 管理学(63926)
- 管理学院(63576)
- 中国(56407)
- 研究(55148)
- 财(47397)
- 京(38524)
- 财经(35239)
- 江(33402)
- 经(31641)
- 农(29038)
- 科学(28137)
- 中心(27909)
- 所(27665)
- 银(27012)
- 州(26803)
- 银行(25942)
- 财经大学(25638)
- 北京(24874)
- 经济学(24286)
- 行(24258)
- 商学(23741)
- 商学院(23557)
- 研究所(23479)
- 基金
- 项目(104886)
- 科学(84256)
- 研究(81949)
- 基金(76738)
- 家(63180)
- 国家(62473)
- 科学基金(56624)
- 社会(53377)
- 社会科(50686)
- 社会科学(50670)
- 省(42146)
- 基金项目(39878)
- 教育(36790)
- 自然(35051)
- 自然科(34280)
- 自然科学(34273)
- 自然科学基金(33732)
- 编号(33583)
- 划(32795)
- 资助(32146)
- 业(28889)
- 成果(27732)
- 创(25124)
- 部(23575)
- 性(22981)
- 重点(22750)
- 制(22745)
- 课题(22651)
- 创新(22440)
- 发(22008)
共检索到321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左长青
对国有企业与银行间债务危机问题的思考左长青国有企业拖欠银行贷款,欠付银行利息,日渐严重。据调查,到1994年底,拖欠贷款达5324亿元,占四家专业银行贷款的20.4%。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8.9%,流动负债率高达98.1%。(《经济参考报)1996年1...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国有企业高负债率和银行体系中不良资产比重过大已经成为中国通货膨胀长期性压力、国有企业运营困难和银行改革举步艰难的重要因素,并且有日益恶化的趋势。本文拟就此问题展开分析,并初步提出“九五”期间解决债务问题的思路。 一、银企债务关系恶化的后果 银企债务关系恶化表现为银行的不良资产(即呆帐和坏帐)增加。这意味着,银行把资金贷给了低效率的投资者和生产者,投资者和生产者已经将储户延迟消费的供给品消费掉了,但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对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基本认识和对策林凌文章认为,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严重的债务危机,同时也是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的最好时机。国有企业的债务表现为企业对银行的负债,实质上却是国家(具体说是财政)对银行的负债,以及企业、国家和银行在相当程度上对存款居民的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凌
对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基本认识林凌[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610072]国有企业债务的性质国有企业的债务表现为企业对银行的负债,但从实质上看,是国家,具体说是财政对银行的负债。这是因为企业的资产是国有的,企业负债形成的固定资产是国有的,负债创造的利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凌
对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基本认识和对策●林凌当前国有企业正处在最困难的时期。主要表现是:不仅有高达80%的负债率,高达20%以上的不良债务,而且出现了几十年来没有出现过的净亏损。这种局面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和转轨时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的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国华 周洪生 蔡友才
由于体制原因和历史沉积所形成的银企债务危机,给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两个中心环节带来了一个死结,是当前经济金融改革遇到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棘手的重大问题。妥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企业主管部门、财政、企业和银行采取多种措施协同作战,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目标是通过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立 陈小悦
本文将国有企业债务危机与经理人补偿激励制度设计联系起来考虑 ,得到的结论是 ,为解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而设计的激励政策 ,如果缺乏债务约束条款 ,将会引发从债权人到企业所有者的“资产转移”行为 ,从而导致债务危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晓灵
中国国有企业─银行债务重组问题吴晓灵一、中国国有企业-银行债务重组问题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和过度负债与银行的不良债权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是诱发中国信用膨胀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问题已成为国内外人士关注的焦点。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望
关于国有企业债务负担问题的思考罗望一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巨额的债务(主要是欠国家专业银行的贷款)是非常突出的问题。据四川省经委对今年确定清产核资的5268户国有企业统计,负债总额清查值为744.42亿元,占清查前资产额的76.8%,有不少企业资产负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海虹
企业融资效率是指企业融资能力的大小。企业融资低效率是我国经济运行的突出特征。多投入及多消耗资本, 使经济运行对银行体系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资金需求压力, 最终也拖垮了银行, 导致信贷萎缩, 使微观问题传递和集中到宏观上来。
关键词:
企业融资 效率 银行危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方琳
一、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纵观1997年7-8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11月开始的韩国金融危机,它给危机各国带来的直接后果非常严重:货币贬值、股市滑落、挤兑风潮频发、银行出现支付危机;企业的大量倒闭,金融体系崩溃。亚洲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国有企业与银行债务重组问题讨论综述杨万东中国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在近年来日显突出,截至1994年8月31日已完成清产核资的12.4万户国有工商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汇总数据为:资产总额41370亿元,负债总额31049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0321亿元。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业安 余晨阳 杨小静 全婷
本文基于1995—2014年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回归结果表明所有制因素对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即便把资本结构区分为长期结构和短期结构亦是如此。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有形资产比率、成长性、公司规模以及实际税率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公司规模。这说明虽然从总量数据上看国企负债的确构成了宏观债务的主体,但就制造业来说国企的债务水平和其经济特征是相匹配的,规模和总资产收益率足以解释这种高债务水平,国企过度负债说至少对制造业国有企业来
关键词:
资本结构 企业规模 国有企业 过度负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文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研究李文如果国有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于资本盈利,或者按资本盈利规模借入资金,其资产负债率就不会上升。然而,国有企业具有极强烈的扩张倾向,而资本收益又远远不敷投资支出之需,于是,债务的上升就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已达8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业安 余晨阳 杨小静 全婷
本文基于1995—2014年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回归结果表明所有制因素对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即便把资本结构区分为长期结构和短期结构亦是如此。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有形资产比率、成长性、公司规模以及实际税率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公司规模。这说明虽然从总量数据上看国企负债的确构成了宏观债务的主体,但就制造业来说国企的债务水平和其经济特征是相匹配的,规模和总资产收益率足以解释这种高债务水平,国企过度负债说至少对制造业国有企业来说并不成立。国企债务风险可能来自平台类国企,相关的政策应该针对这类企业来设计。
关键词:
资本结构 企业规模 国有企业 过度负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