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5)
- 2023(6631)
- 2022(5561)
- 2021(4951)
- 2020(3975)
- 2019(8908)
- 2018(8839)
- 2017(16215)
- 2016(8642)
- 2015(9923)
- 2014(10239)
- 2013(9763)
- 2012(9544)
- 2011(8847)
- 2010(9302)
- 2009(8571)
- 2008(8414)
- 2007(7881)
- 2006(7391)
- 2005(6953)
- 学科
- 济(58501)
- 经济(58449)
- 管理(24417)
- 业(19367)
- 地方(16130)
- 企(15228)
- 企业(15228)
- 方法(14645)
- 中国(12909)
- 数学(12322)
- 数学方法(12238)
- 地方经济(11972)
- 农(10761)
- 学(10427)
- 业经(10362)
- 财(8301)
- 制(8168)
- 融(7763)
- 金融(7762)
- 农业(7453)
- 理论(7202)
- 银(7145)
- 银行(7140)
- 环境(7036)
- 经济学(6978)
- 行(6901)
- 和(6765)
- 发(6562)
- 体(6526)
- 贸(6209)
- 机构
- 学院(132573)
- 大学(130812)
- 济(64645)
- 经济(63334)
- 研究(49153)
- 管理(44912)
- 中国(37866)
- 理学(36858)
- 理学院(36395)
- 管理学(35801)
- 管理学院(35542)
- 财(28955)
- 京(27887)
- 科学(26628)
- 所(24689)
- 财经(22406)
- 江(22170)
- 中心(22063)
- 研究所(21731)
- 经济学(21584)
- 经(20128)
- 经济学院(19057)
- 范(18398)
- 师范(18266)
- 北京(18206)
- 农(17437)
- 州(17317)
- 院(17275)
- 财经大学(16266)
- 业大(15031)
- 基金
- 项目(76233)
- 研究(60092)
- 科学(59347)
- 基金(53747)
- 家(46466)
- 国家(45581)
- 社会(39362)
- 科学基金(38190)
- 社会科(37130)
- 社会科学(37119)
- 省(29773)
- 教育(27382)
- 基金项目(27269)
- 编号(24681)
- 划(23849)
- 资助(22295)
- 自然(21285)
- 成果(21120)
- 自然科(20702)
- 自然科学(20697)
- 自然科学基金(20323)
- 发(18045)
- 课题(18002)
- 重点(17385)
- 部(16715)
- 国家社会(16609)
- 性(15879)
- 发展(15379)
- 展(15166)
- 创(15105)
共检索到223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宇学 许彩慧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特别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党领导下的经济安全保障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命题,更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本文从整体性和实践性出发,在厘定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经济安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经济安全涉及的金融、产业、资源、宏观等重大经济领域形成的安全风险分析,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安全道路的特色之所在,对党在领导经济安全进程中的重要规律性认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性质、哲学视角作出相应阐释,不断推动经济安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为经济安全治理积极提供中国理论与方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曹云华 彭文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经济安全从原来的低级政治转变为高级政治。东盟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强调综合安全,尤其将军事和政治安全置于最重要地位,随着地区传统安全威胁的消除,东盟国家将经济安全视为新时期的焦点。经济发展是东盟一些威权国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因此经济安全是维护其政治安全的重要手段。为维护各国经济安全,东盟国家一方面采取经济自由化改革参与全球化进程以便提高自身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实行开放地区主义策略,既依靠本地区的集体力量增强经济实力,又充分利用地区外的市场和资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如海
经济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现实的重要内容 ,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明确界定“国家经济安全” ,并从一个国家的内部因素和所面临的外部因素认识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 ,从而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安全的状况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国家经济安全 我国经济安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学堂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严高鸿 张学明
国家安全观是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根本态度和观点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安全观念。国家安全观作为国家安全观念的集合 ,是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 ,主要由安全利益观念、安全威胁观念、安全空间观念、安全战略观念和安全效益观念等基本观念构成。
关键词:
国家安全观 要素 观念系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月华
在极端性灾害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粮食安全问题被推向了风头浪尖。本文探讨了大粮食安全观下的粮食物流问题。首先介绍了树立大粮食安全观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各种形势,最后总结出如何通过现代粮食物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大粮食安全观 粮食物流 粮食安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相丽玲 王高开 梁晨
[目的/意义]从国家安全观视角,不仅能考察美国数据隐私保护框架的顶层设计,也能充分、全面、立体地揭示出美国数据隐私保护制度的整体趋势与优劣,为我国跨境数字贸易流通有效安全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与内容分析法,对美国新型国家安全观的基本构成与特点、数据隐私立法演化历程及其数据隐私框架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美国新型国家安全观下的数据隐私保护以数字经济优先发展为前提;其数据隐私整体框架,由国内和跨境数据保护与流动规则两个部分组成;美国数据隐私保护统一立法、跨境数据流动监管与治理现代化立法成为趋势;美国主导的同盟国跨境数据流动圈的形成,成为逆全球化的数据贸易壁垒;构建“共同价值观下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育金 李春雷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阈下,通过总结我国种业发展、种质资源保护、科研创新、违法犯罪行为打击等方面现状,发现当前我国种子安全存在五大问题:民族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外企先入为主;种子市场鱼龙混杂,执法监管乏力;涉种子犯罪错综复杂,公安机关打击困难;转基因、农业恐怖主义等安全性问题交叉出现。应通过做强民族种业、完善转基因种子安全性评定、规范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涉种子安全犯罪、树立种子安全观等手段,保障我国种子安全。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种子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兵
外资并购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现有的外资并购安全法缺乏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引领,重引资轻监管,安全审查范围过窄,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制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扩大安全审查范围、完善安全机构配置。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外资并购 立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包鑫 柯平
在国家安全战略背景下,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使安全成为图书馆界需要重新认识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梳理国际图书馆安全管理行动和国内图书馆安全研究,识别出政策与事业环境对图书馆安全要求与我国图书馆安全管理现状之间的差距,并透过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从环境不确定、风险散在化、专家权威消解方面重新认识图书馆安全。文章建立系统性、常态化、合作化的新安全观,建议通过打造系统化安全管理生态体系,发展常态化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构建合作化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三个向度推进图书馆安全建设。
关键词:
国家安全战略 图书馆 新安全观 风险社会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蔡春 朱荣 蔡利
国家治理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和运用适当的治理机制以保证和促进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已成为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理应充分发挥审计功能,服务国家治理。本文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在深入分析受托经济责任与国家审计以及受托经济责任与国家治理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构建全新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报告体系,创新国家/政府审计对象载体;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政府绩效审计;推进责任政府建立,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构建并实施治理导向审计模式以及权力导向审计模式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受托经济责任
[期刊] 求索
[作者]
韩承鹏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的产物,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从唯物论角度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从世情国情出发,是对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形势的统筹安排;从辩证法角度看,总体国家安全观既坚守底线又统揽全局,既全面推进又重点突出,既立足于国内又着眼于国际;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关键词:
习近平 总体国家安全观 唯物主义 辩证法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取得了重大建设成就。党的二十大在总结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基础上,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出新的重要阐述,首次在国家安全框架下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要求,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社会治理的战略定位得到提升,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也面临新的发展要求。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需在促进民生福祉、增强公共安全、提升基层治理和完善治理格局等方面重点发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开斌
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思想基础。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客体-主体"分析框架,从国家安全形势(环境)、国家安全威胁(客体)、国家安全维护(主体)三个维度,来考察国家安全观的演进过程。研究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传统国家安全观(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转型国家安全观(改革开放后至中共十八大)、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共十八大之后)三个阶段;在这三代国家安全观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国家安全威胁和国家安全维护行为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构成、绘制新时代国家安全风险的基本图谱、谋划国家安全体系的总体布局、加强国家安全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等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