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2)
2023(10709)
2022(8933)
2021(8283)
2020(6594)
2019(14899)
2018(14595)
2017(26060)
2016(13913)
2015(14793)
2014(14961)
2013(14416)
2012(13277)
2011(11987)
2010(12420)
2009(11314)
2008(11403)
2007(10857)
2006(9397)
2005(8069)
作者
(39773)
(33215)
(32442)
(31193)
(20794)
(16015)
(14805)
(12501)
(12369)
(12059)
(11173)
(11108)
(10900)
(10221)
(10075)
(9992)
(9813)
(9446)
(9393)
(9252)
(8195)
(8146)
(7801)
(7751)
(7553)
(7430)
(7362)
(7235)
(6766)
(6692)
学科
(48776)
经济(48706)
(48085)
管理(43918)
(36661)
企业(36661)
(27951)
农业(18968)
方法(16664)
技术(16635)
业经(16213)
中国(15756)
(14037)
数学(13296)
数学方法(13103)
(12398)
(12109)
技术管理(11901)
地方(11220)
环境(10922)
(10334)
银行(10321)
(9851)
理论(9847)
(9633)
金融(9631)
(9319)
(9058)
(8708)
(8624)
机构
学院(194478)
大学(189326)
(73684)
管理(72977)
经济(71810)
研究(64295)
理学(62219)
理学院(61485)
管理学(60435)
管理学院(60047)
中国(49587)
科学(39866)
(39205)
(36517)
(36056)
(31919)
(31679)
中心(31026)
业大(28881)
研究所(28508)
财经(28226)
(27232)
师范(26967)
农业(26655)
(25697)
(25473)
北京(24560)
(23410)
(22235)
经济学(22023)
基金
项目(129983)
科学(103055)
研究(99040)
基金(92346)
(81433)
国家(80217)
科学基金(68626)
社会(63098)
社会科(59476)
社会科学(59461)
(53967)
基金项目(49105)
教育(44985)
(43958)
自然(42535)
自然科(41472)
自然科学(41461)
自然科学基金(40761)
编号(40122)
资助(35054)
成果(32939)
(32929)
创新(29728)
重点(29488)
(29009)
课题(28895)
(27521)
(26582)
国家社会(26069)
(25519)
期刊
(91765)
经济(91765)
研究(56728)
中国(46956)
(38615)
学报(30602)
(29450)
科学(29152)
管理(27834)
教育(27542)
农业(25346)
大学(23831)
学学(22388)
(20019)
金融(20019)
业经(18813)
技术(17073)
财经(13364)
经济研究(12378)
科技(12338)
(12085)
(11648)
(11592)
问题(11175)
技术经济(9288)
图书(9159)
(8994)
论坛(8994)
农业经济(8983)
农村(8972)
共检索到299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瑞英  姜志德  
本文对《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简称"国标")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估,并以陕西省周至县生态村为例对其进行了适用性检测。结果发现:现行的"国标"内容过于简单,指标体系设计不尽合理,难以全面的诠释生态村的内涵,不利于真实评估现有生态村的建设水平。本文在"国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生态村评价指标体系,其适用性和可用性较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燕  袁新敏  
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对24个首批国家级生态村进行了公示,标志着我国对于农村生态建设管理和评价进入到了新的阶段。本文通过对首批国家级生态村的分布、经济发展模式、村民生活方式等情况进行的分析,总结出当前我国新农村生态建设的主要成功经验和做法,并由此对加强我国新农村生态建设提出了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力娜  张凤荣  马仁会  徐东瑞  郑红斌  
标准样地作为典型农用地等别质量的标志地,产生于农用地分等,省级以上标准样地分布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可以满足作为国家级农用地等别质量监测点的需求,研究建立基于标准样地的农用地等别质量监测点设置方法对创新农用地等别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选择业已完成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汇总的冀豫鄂3省为案例区,探讨从这3省省级以上标准样地中选择合适样地作为国家级农用地等别质量监测点的方法。文章采用格网法与景观多样性指数法布设3省农用地等别质量监测样带,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标准样地作为监测点,最终从确定的一纵三横四条监测样带中抽取出48个具有代表性的标准样地作为农用地等别质量的国家级监测点。研究认为作为国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冬梅  
随着我国对外合作勘探、开发近海海域石油资源事业的发展,外国石油公司资本开始进入中国市场,通过自保公司参与承保与其母公司投资比例相当的风险。出单公司承保后需将大比例的分保业务回分给自保公司,为了满足被保险人对赔付及时、可靠性的要求,在保单或再保险合同中约定分出公司在失去偿付能力而无法支付赔款或出现其他合同约定的情况时,分入公司必须就其应负担的再保险责任直接向被保险人支付赔款,即Cut Through Clause。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俞策  孟令国  
在新昌县全域旅游国家级示范区的全力推进中,工业旅游成了严重短板。虽然新昌工业旅游的发展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优越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契机,但当前却面临着重视程度不够、主体认知不足、市场开发不足、客观条件落后等问题。要促进工业旅游的创新发展,必须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进行总体谋划,找准发展定位,立足实际,有序推进,深度开发,持续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正华,于明坚,吴荣军,何都良  
介绍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研究探讨了古田山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设计了生态旅游项目及旅游线路,并对本区的生态旅游活动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振威  朱寿宝  李平  
创建与发展县级商业企业集团探讨孙振威,朱寿宝,李平目前县级商业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遇到不少问题和难点。县级商业具有规模小、网点多、分布散等特点。经过十多年的流通体制改革,工业自销蓬勃发展,社会商业空前活跃,国有商业垄断经营的局面已被彻底打破。这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祖强  魏永军  
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是教育部"十三五"期间大力推动的一项工作。该文尝试从掌握遴选程序观测点、杜绝申报常见问题、理解项目建设内涵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推动各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质量,促进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巍  古龙高  
实现我国东中西部区域总体协调联动发展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现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的基础上,设立国家级连云港东西互动示范区是实现我国东中西部区域总体协调联动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该文探讨了设立国家级连云港东西互动示范区的基本依据及其可行性,提出了设立国家级连云港东西互动示范区的主要设想,并对如何实施国家级连云港东西互动示范区提出了配套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焰  
如何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对其进行充分的质量评价一直是学者们多年探讨的话题,但始终没有明确的结论。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是近年来提出的评价教育教学建设和发展的思路,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章着力探讨了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培养、实训条件建设、校企融合、开放性办学及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等方面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湛  虞冰  李亚光  
禾子涧旅游生态村综合开发规划,是在客观分析禾子涧村环境资源优劣势的基础上,保持和发扬本土旅游资源,重视历史的延续和文脉的传承,保护现有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以自然为本,保持“天人合一”的良好生态状态。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和开发有机食品,开发山区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满足城市居民向往田园生活、同归自然的欲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发展山区经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志远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柔性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同样重要,二者所建立的管理系统成为了整个体系核心,发挥了无可取代的重要价值作用。文章主要探讨了柔性人力资源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创建要点过程,主要分析了这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的基本概念,并对柔性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创建策略展开技术性分析,提出该系统建设中的某些关键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晁恒  马学广  李贵才  
全球化背景下,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以及资本和技术的快速转移,使区域成为重要的国家生产空间,并引致了国家—区域的治理回应。近年来逐渐出现了沿用尺度重构的理论视角来探讨区域空间生产策略,尺度重构被视为大多数国家应对区域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而国家级新区就是这样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尺度重构工具。文章回顾了国家级新区设立、发展的逻辑演变,认为其是国家战略性选择的结果,将政策和优势导向特定的空间尺度,引领了区域的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更是加大了通过设立"国家级新区"来重塑区域空间生产策略的行动。最后,文章讨论了国家战略区域空间生产策略体系,并从制度建构、治理重构、规划整合和财税安排等四个方面对善用这种尺度重构工具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