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6)
2023(6580)
2022(5672)
2021(5511)
2020(4383)
2019(10075)
2018(9978)
2017(18691)
2016(10393)
2015(11682)
2014(12107)
2013(11251)
2012(10509)
2011(9349)
2010(9946)
2009(9238)
2008(9251)
2007(8595)
2006(7877)
2005(7284)
作者
(28229)
(23378)
(23145)
(22185)
(15213)
(11110)
(10744)
(8962)
(8938)
(8800)
(7906)
(7779)
(7752)
(7532)
(7382)
(7194)
(7044)
(6886)
(6791)
(6699)
(5936)
(5685)
(5671)
(5541)
(5462)
(5348)
(5255)
(5189)
(4652)
(4635)
学科
(32342)
经济(32292)
管理(29780)
(28969)
(23674)
企业(23674)
(12551)
(11639)
中国(11192)
方法(10540)
(9330)
(9087)
数学(8563)
(8425)
贸易(8418)
数学方法(8340)
(8246)
(8190)
银行(8183)
业经(7954)
农业(7925)
(7779)
理论(7568)
(7246)
金融(7245)
地方(6858)
(6806)
财务(6780)
财务管理(6751)
(6375)
机构
学院(140872)
大学(136741)
(55223)
经济(53653)
管理(51221)
研究(45976)
理学(42064)
理学院(41601)
管理学(40822)
管理学院(40539)
中国(39824)
(30317)
(29217)
科学(25468)
(25087)
中心(23357)
(22745)
财经(22238)
(20831)
(19977)
(19964)
研究所(19728)
(19628)
师范(19437)
北京(18984)
业大(17217)
技术(17072)
(16850)
(16192)
财经大学(16128)
基金
项目(82032)
研究(66604)
科学(63532)
基金(56277)
(48028)
国家(47093)
科学基金(39968)
社会(39062)
社会科(36832)
社会科学(36824)
(32939)
教育(32153)
编号(29821)
基金项目(28176)
(27093)
成果(26239)
自然(24335)
资助(24294)
自然科(23713)
自然科学(23705)
自然科学基金(23266)
课题(21512)
(18449)
重点(18255)
(18251)
(18039)
(17913)
项目编号(17758)
(17010)
大学(16596)
期刊
(70603)
经济(70603)
研究(48143)
中国(33277)
(24625)
教育(23778)
(23090)
金融(23090)
管理(21593)
(19974)
学报(16617)
科学(15760)
技术(15016)
大学(13589)
农业(12613)
学学(12296)
业经(11983)
财经(10655)
经济研究(10342)
(9131)
图书(8568)
问题(8396)
(8066)
(7907)
论坛(7907)
职业(7847)
国际(7360)
理论(7166)
现代(7014)
财会(6750)
共检索到236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龙  
国家助学贷款之所以进展缓慢,甚至一度停办,主要缘于其政策性要求与商业性贷款的矛盾所产生的制度设计上的缺陷,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则须将国家助学贷款划为政策性贷款,由一家政策性银行办理,对于毕业学生所欠贷款的催收管理,由国家助学贷款承办行以优惠价打包出售给学生原籍所在地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进而转化为生源地助学贷款,由生源地农村信用社通过学生家长对所欠贷款进行催收和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波  
高校是国家助学贷款的落实者和执行者,其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助学贷款能否顺利推行。本文研究了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角色,在高违约率下剖析了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的显现和隐性风险,并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降低风险的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向兵  
为帮助贫困学生避免因学费不足而辍学,于1999年9月推出国家助学贷款。为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政府多次调整了相关政策,从有担保改为无担保,从8个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经办银行从中国工商银行扩大到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而且税前核销呆帐及免征利息收入营业税等优惠政策相继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文利  
本文探讨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依据 ,考察了其公平性和有效性 ,指出了目前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改进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继平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经济困难的一种助学措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推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高等学校保证办学经费,完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有利于学生避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切实享受教育机会平等权利,有利于银行拓展业务,培养潜在客户和利润增长点提供机遇。然而,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在发展和演进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如何更好地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研究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存在贷款供不应求、贷款发放不平衡、学生还贷压力过大、违约率高等问题,提出加大政府贷款补贴力度、制定还贷优惠政策、加强贷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飞琼  
2007年5月中央政府出台新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把生源地助学贷款纳入国家助学贷款体系试点推广。校园地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互相替代政策会改变贷后管理主体,给校园地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市场带来大的波动,进而影响整个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稳定。应由当地信用社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高校参与协助监督;谨慎变动两种助学贷款条款,促进助学贷款市场整体稳健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军峰  
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缺陷表现在风险承担主体不明,还款期限不合理及信用约束乏力。完善的措施主要有:尽快建立国家信用体系,健全风险共担机制,加大创新和服务,此次贷款改由政策性银行承担。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顺香  
本文考察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变迁历程,总结了2004年6月出台的新政策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最后从技术层面提出了贯彻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英隽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决策 ,也是近年来商业银行开展的新兴业务。但是 ,在实施过程中也明显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尽快解决。否则 ,会影响助学贷款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长  刘亚荣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发起并引导,由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四方共同建立的一种公共治理结构。在建构国家助学贷款公共需求服务模式的过程中,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利益在政策变迁中不断被调整,其目的在于寻找到一种临界点,使得各方在合理获利的基础上都承担一定的风险。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赵建军  
引语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于 1999年 ,2 0 0 0年由担保贷款改为信用贷款。在我国高等教育“奖、助、贷、勤、补、免”的学生资助体系中 ,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然而 ,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状况并不尽人意 ,存在很多申请不到和收不回来的现象。助学贷款的路在何方 ?完善的助学贷款制度和政策框架如何建立 ?本刊特别组织了这次高教助学贷款的理论与实践论坛 ,邀请了海内外研究者、实践者共同撰文 ,以笔谈的形式为我国高教助学贷款的发展和完善献计献策。按照学生贷款的理论基础、政策含义 ,中国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模式探索这样一个逻辑关系 ,将笔谈文章刊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广辉   仵晨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解决学生群体中的关键性“民生”问题,是保障教育公平,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的重要举措,对人才培养、高校稳定、银行发展和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综合文献研究,推理分析了国内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历史演进,依照学生、高校、银行、政府等主体,归纳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所涉及的运行机制、借贷偿还、贫困认定、风险担保等多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研究进行了综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克瑞  
国家助学贷款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无疑应该加强其制度建设。但由于认识的偏差,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与理论形成了强大的反差,所引起的问题更令人关注。放眼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尝试对制度有全新的解读,在此基础上理解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建设,是我们政策分析的基础,也是制度建设的起点。作为建设性反思,本文提出了开发家庭及生源地贷款制度、完善学生减免制度、强化银行责任制度、建立国家担保制度四点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解凌云  林伟连   鲁钬   程红  
根据发达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经验,并鉴于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还需要继续深化。笔者从这一立意出发,分析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的现状与问题,并从国家层面、银行与高校层面探讨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完善的对策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君  
2014年7月,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调整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下同)资助标准,进一步细化资助比例。为使各地区、各高校和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有关情况,进一步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办理、发放等工作,财政部教科文司教育处处长林皎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教育与职业》: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哪些内容?林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