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
- 2023(653)
- 2022(533)
- 2021(613)
- 2020(598)
- 2019(1411)
- 2018(1221)
- 2017(2259)
- 2016(1272)
- 2015(1478)
- 2014(1648)
- 2013(1636)
- 2012(1328)
- 2011(1001)
- 2010(1176)
- 2009(1177)
- 2008(1674)
- 2007(1275)
- 2006(1075)
- 2005(985)
- 学科
- 管理(6135)
- 企(5681)
- 企业(5681)
- 业(5642)
- 财(5295)
- 务(5121)
- 财务(5121)
- 财务管理(5113)
- 企业财务(4673)
- 会计(3531)
- 学(1773)
- 济(1725)
- 经济(1723)
- 会计学(1374)
- 家(1085)
- 国家(1081)
- 国家机关(1045)
- 机关(1045)
- 预算(1012)
- 府(1005)
- 政府(1005)
- 审计(990)
- 方法(978)
- 理论(874)
- 制(850)
- 银(846)
- 银行(846)
- 教学(682)
- 各类(656)
- 数学(571)
- 机构
- 学院(16827)
- 大学(15248)
- 会计(7740)
- 财(7481)
- 管理(5785)
- 理学(4840)
- 理学院(4809)
- 管理学(4756)
- 管理学院(4728)
- 财经(4638)
- 济(4325)
- 经济(4159)
- 经(3959)
- 会计学(3918)
- 学会(3597)
- 会计学院(3590)
- 中国(3546)
- 江(3271)
- 财经大学(3094)
- 京(2972)
- 研究(2738)
- 商学(2480)
- 商学院(2475)
- 州(2366)
- 系(2124)
- 职业(1924)
- 所(1910)
- 北京(1804)
- 公司(1773)
- 南(1750)
共检索到29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伟
商誉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是财务会计具有高度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深受理论界重视的难题。但从笔者对股票投资人和企业管理层所做的一次小范围调查中,反映出现实中商誉会计信息对决策所起作用非常微弱。针对这一调查结果,本文通过对目前商誉会计中的几个代表性问题进行分析,从对商誉基本概念和性质的认识,到会计确认、计量标准的确定,以至摊销方法和披露形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反思,得出目前的商誉会计存在严重缺陷,并因此未能提供具有足够质量的会计信息的结论。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商誉的高度特殊性和传统会计理论体系的制约;为此,提出将商誉会计处理分解和构建更加协调的会计原则体系,以及重新认识财务会计定位的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鸣 王明虎
对商誉会计理论的反思●张鸣王明虎目前,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价问题已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商誉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应该有更深入的探讨,以适应新的经济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程
在知识经济时代 ,商誉是企业之间不得不触及到的问题。商誉 ,有其独自的经济特点 ;有正负、自创及外购商誉之分。科学而全面地确认企业的商誉是其计量的基础 ,而准确的计量则是作为相关会计处理的必要条件。对于作当无形资产的负商誉的会计处理 ,有三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处理方法 ,但外购商誉应视作无形资产 ,以并购价差处理 ,而应当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入账 ,并按照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方法进行摊销。
关键词:
负商誉 外购商誉 股权投资差额 摊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常勋
笔者从对商誉会计的考察中导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财务会计问题,并结合会计准则的演变历史,探讨了这些问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余俊仙
试论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余俊仙在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中,对于商誉的核算并未作明确的规定。目前在理论上关于商誉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而理论与实务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会计实务上,一般只承认购入的商誉而不承认企业内部形成的商誉,当一个企业购买兼并另一个企...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曹慧
商誉是企业自身在长期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重要资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商誉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商誉会计还没有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如何对商誉进行科学的确认、计量和记录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焦点和难点。加强商誉会计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对于规范和统一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商誉的概念出发,对现有商誉会计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自创商誉的会计处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商誉 自创商誉 合并商誉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丽艳
《企业会计准则2006》从不同角度对商誉的确认、减值测试和列示披露做了规范。本文拟以准则为依据,结合实例对商誉的确认、减值测试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以期对会计实务有所帮助。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立云
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已经明确了外购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方法,要求企业采用减值测试法对外购商誉进行后续会计处理,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但实际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还需要会计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本文主要介绍了对外购商誉进行后续处理的各种会计方法,并分析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贤 廖继胜 张进祥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 ,是一种能带来超额收益的无形价值。由于商誉本身的无形性和带来超额收益的不确定性 ,其确认和计量已成为会计界研讨焦点。自创商誉应当评估确认并以资产入账 ,外购商誉应确认为购并价差 ,并予以系统摊销 ,负商誉是客观存在的 ,应予以确认入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曹伟 金燕华
引言:商誉会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披露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商誉本质问题。商誉作为会计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源于企业合并业务。企业合并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形式。其中,吸收合并(兼并)可以说最直接地提出了商誉会计问题。吸收合并时,兼并企业出示的购买价格(购买成本)有时高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把购买价格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商誉来探讨,使商誉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继辉 乔国玲
目前,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价问题已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商誉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应该有更深入的探讨,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并能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作出贡献。然而以往的会计理论对商誉问题的研究很不成熟,理论上的不严谨则会阻碍会计实务的发展。在此,我们提出我们对商誉的理论认识和实务实施中的意见,供理论和实务界人士参考。 一、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重温一下有关资产及其确认计量的一些理论。一般认为,资产是企业所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文丽 张敏
长期以来各国对商誉会计没有统一的认识和处理方法,特别是"商誉"与"外购商誉"的混淆表述,使人们对商誉的认识及相应的会计处理产生误区。本文从超额盈利能力角度出发,对商誉会计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认为商誉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特殊优异的无形资源,在本质上代表了一种比较优势;外购商誉只有满足获取超额盈利能力才能加以确认;超额收益折现法是计量商誉价值的较好选择;同时提出采用定期价值重估与减值测试相结合对商誉进行后续会计处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玉荣
负商誉在企业并购活动中是客观存在的,把负商誉理解为一种“负债”,比较好地体现了负商誉的本质属性。我国对负商誉的处理应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基准处理方法──按比例直接冲抵非流动资产(有价证券除外),同时设计一个例外原则,作为可供选择的方法。
关键词:
负商誉 特性 基准处理方法 例外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