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7)
2023(8456)
2022(7099)
2021(6239)
2020(4909)
2019(11057)
2018(11002)
2017(20534)
2016(11014)
2015(12437)
2014(12617)
2013(12700)
2012(12549)
2011(11890)
2010(12415)
2009(11666)
2008(11408)
2007(10382)
2006(9933)
2005(9713)
作者
(33866)
(28208)
(28207)
(26892)
(18171)
(13447)
(12718)
(10880)
(10875)
(10330)
(9863)
(9387)
(9351)
(9340)
(9010)
(8741)
(8366)
(8239)
(8191)
(7775)
(7608)
(7047)
(6929)
(6736)
(6542)
(6417)
(6282)
(6258)
(5838)
(5581)
学科
(73453)
经济(73387)
管理(27974)
(25698)
地方(24404)
中国(21080)
(18024)
企业(18024)
(17402)
方法(17261)
地方经济(15446)
业经(15122)
数学(14726)
数学方法(14606)
(12406)
农业(11924)
(11468)
(11460)
金融(11460)
(11434)
(11234)
银行(11226)
(11035)
(10403)
贸易(10388)
(9882)
环境(9799)
(9649)
发展(8432)
(8403)
机构
学院(168066)
大学(166053)
(82317)
经济(80668)
研究(68653)
管理(57860)
中国(54253)
理学(46949)
理学院(46341)
管理学(45724)
管理学院(45395)
科学(38120)
(37068)
(36604)
(35552)
研究所(31330)
中心(30602)
(29209)
(28373)
财经(27216)
经济学(25998)
北京(24695)
(24437)
(24379)
师范(24244)
(24084)
(23233)
经济学院(22855)
(22517)
农业(21415)
基金
项目(96280)
科学(75592)
研究(74580)
基金(67391)
(57796)
国家(57239)
社会(48915)
科学基金(48031)
社会科(46450)
社会科学(46442)
(38648)
基金项目(34182)
教育(32816)
(31505)
编号(30177)
(28321)
资助(27864)
自然(27025)
自然科(26310)
自然科学(26305)
成果(25942)
自然科学基金(25816)
发展(23710)
(23314)
课题(22749)
重点(22222)
(20813)
国家社会(20397)
(19414)
(18953)
期刊
(111658)
经济(111658)
研究(63360)
中国(43656)
(28552)
(26776)
管理(25231)
(22637)
金融(22637)
学报(21927)
科学(21725)
教育(21386)
农业(19335)
经济研究(18401)
业经(17460)
大学(17188)
技术(16413)
学学(15814)
财经(14538)
问题(14217)
(12777)
(11398)
世界(10736)
国际(10537)
技术经济(10406)
(9804)
经济问题(9407)
商业(8859)
经济管理(8765)
改革(8602)
共检索到298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舒惠国  
一、粮食产供销的特点及其对商品粮主产区发展经济的影响 研究如何加快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了解粮食的产供销特点及其对商品粮主产区发展经济的影响。 首先,从粮食的需求特点看,对粮产区存在着不利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其他商品不可替代的基本生活需求品。按现在的消费标准,要保证人均每年375公斤的用粮水平;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业和饲料用粮的增加,从长远来看,这个标准还要有所提高。在建设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逐年有所减少的条件下,保证粮食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任务相当艰巨。而商品粮主产区担负着保障粮食供给的重担...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若峰  
关于粮棉主产区经济发展与平准调控的思考牛若峰粮棉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和粮棉产销的宏观调控问题,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不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方面的问题,作为整个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来不是孤立发生的,也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粮棉主产区面临的新问题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之一。“七五”以来,全省粮、棉年均总产量分别居全国第6位、第4位,粮食商品率一直稳定在40%左右,每年净调出省40多亿斤;棉花每年调出省140万担左右。1993年农业总产值501.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粮食总产2207.9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棉花因灾减产,但总产仅次于新疆列全国第二位,为国家和我省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棉生产受到多方面冲击,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延安  
(一)通过财政政策和财政手段,保证农业主产区得到平均水平的公共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和农业主产区地方政府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这个贡献国家应给予充分估价和重视,并通过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对农业主产区给予足够的补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锋  陈建清  
江苏是一个工业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在国民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快速增长的新阶段,粮棉主产区既有潜力、机遇和希望,也有矛盾、困难和危机。 江苏现有年产粮50万吨以上的商品粮大县35个,年产棉1万吨以上的商品棉大县18个,其中90%分布在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里下河和淮北地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海发  毛长青  朱晓峰  
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问题———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调研报告冯海发毛长青朱晓峰根据农业部政策体改法规司的统一安排,我们赴河南调研组一行三人到河南省就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除组织了由计委、财政、金融、粮食、供销社、科委、统计、政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粮棉主产区在国民经济中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粮棉主产区经济发展问题。在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特别是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应当把全面快速地发展粮棉主产区经济,作为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来抓。 一、我国粮棉主产区经济的基本状况与主要问题 我国现阶段提供商品粮在1亿斤(即5万吨)以上的粮食大县有800多个,提供商品棉10万担(即0.5万吨)以上的棉花大县有200多个。经过排序筛选,国家在1994年确定500余个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三、实现粮棉主产区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产业对策 对于实现粮棉主产区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转换奋斗目标和运行机制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仍然需要从其他方面积极创造有利的条件。制定一套正确的产业对策,并在付诸实施中不断充实和完善,正是全面快速发展粮棉主产区经济的又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其意义和作用不亚于转换奋斗目标和运行机制。应当指出,制定促进粮棉主产区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产业政策,与转换粮棉主产区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机制之间存在着必要的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彪  陈璐  
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和基础,还是我国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二者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本文作者通过"积差相关系数"这一数理指标验证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人均粮食产量差异与人均GDP差异、人均财政收入差异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异的负相关关系,并从粮食主产区耕地机会成本损失视角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反差现象做出了合理解释,以期为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鲁莎莎  刘彦随  关兴良  
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1980、1990、1996、2000和2008年县域数据,通过分析其农村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演进特征,对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增长的政策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980年以来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整体趋于收敛,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之间的差异在1980—1990年有所降低,1990年之后逐年增大,表现出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的相对低谷性。1996—2008年,粮食主产区第一产业比重由38.6%降为19.9%,农业劳动力比重由73.4%减至57%,而乡村人口比重则由85.7%缓慢降至82.3%。粮食主产区总体发展缓慢的根源在于耕地保护制度、粮食生产约束等政策性限制对该区域发展权益的剥夺,而相关政策对于解决其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存在局限性,未能处理好国家、地方政府、农户三者的利益关系,导致粮食主产区难以发挥农业产量高和质量优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后发优势,从而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恶性循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晶晶  赵凯  牛影影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和理念之一,其中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与平衡区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三大粮食功能区发展现状,从构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出发,综合运用熵权法、变异系数法及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确定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模型及其比较方法,并根据2004-2013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三大粮食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个别年份略有下降,且主销区最高,主产区次之,平衡区最低;三大粮食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际存在较大差异,区内发展不平衡。因此,今后应建立粮食主产区商品粮调销补偿基金,完善其运行模式,激励耕地使用者不断提升土壤肥力,调整作物结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晶晶  赵凯  牛影影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和理念之一,其中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与平衡区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三大粮食功能区发展现状,从构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出发,综合运用熵权法、变异系数法及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确定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模型及其比较方法,并根据2004-2013年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三大粮食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个别年份略有下降,且主销区最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光强  
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简称“主产区”)粮食生产面临着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压力,破解该压力既是国家战略行动的需要,也是主产区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文章构建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目标协同行为的分析逻辑框架,将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置于区域生态经济演化系统,从理论上探讨主产区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演化、动能培育与路径选择。结果表明:“双目标”战略行动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瞄准粮食生态经济系统的现实表征;新时代需要着力增强粮食生态经济系统的市场竞争力、产业合作力和政策创新力;主产区粮食生态经济系统必须大力实施以粮食产品创新与企业变革为核心,以粮食产业链共享价值提升为主导,以“双安全”政府行为为责任的多主体行动协同路径;推动粮食主产区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粮食生态经济系统资源再生能力,努力增强粮食生态经济系统协同创新活力,持续推进粮食产业生命周期高阶化演进,不断加强粮食生态经济系统政府协调行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现金的投放回笼变动直接受经济金融发展和货币流通状况的影响,本文总结了荆州中支辖内现金投放回笼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影响现金投放回笼的各类因素,并对开展现金投回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莉丽  郭庆海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主产区进入了较快的演变与发展时期,并表现出一系列特点。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是比较效益、资源禀赋、社会需求、科技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近年来粮食主产区面临着利益流失、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粮食流通体系不顺畅、土地经营规模狭小、粮农种粮行为工业化"效应"凸显等问题。要实现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引导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强化中央政府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与保护,协调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的关系,从区域经济角度确定粮食主产区发展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