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1)
- 2023(10339)
- 2022(8706)
- 2021(8353)
- 2020(7295)
- 2019(16774)
- 2018(16314)
- 2017(31873)
- 2016(16693)
- 2015(18810)
- 2014(18478)
- 2013(18090)
- 2012(15797)
- 2011(13564)
- 2010(13258)
- 2009(12110)
- 2008(12244)
- 2007(10585)
- 2006(8730)
- 2005(7536)
- 学科
- 管理(60462)
- 济(59061)
- 经济(59001)
- 业(55889)
- 企(48597)
- 企业(48597)
- 方法(33361)
- 数学(29226)
- 数学方法(28828)
- 财(23037)
- 银(20711)
- 银行(20565)
- 制(19522)
- 行(19079)
- 务(17194)
- 财务(17149)
- 财务管理(17112)
- 中国(16285)
- 企业财务(16228)
- 业经(13919)
- 融(13661)
- 金融(13660)
- 农(13493)
- 度(11685)
- 制度(11671)
- 险(11055)
- 保险(10963)
- 业务(10831)
- 理论(10660)
- 划(10571)
- 机构
- 大学(216253)
- 学院(215368)
- 管理(95055)
- 济(88242)
- 经济(86366)
- 理学(80332)
- 理学院(79625)
- 管理学(78486)
- 管理学院(78030)
- 中国(58306)
- 研究(58185)
- 财(47592)
- 京(43675)
- 财经(37359)
- 经(34195)
- 科学(32374)
- 中心(32166)
- 江(32122)
- 财经大学(28506)
- 业大(28046)
- 农(28013)
- 经济学(27545)
- 北京(26438)
- 州(26039)
- 所(25510)
- 商学(25403)
- 商学院(25173)
- 经济学院(25072)
- 银(24835)
- 银行(23769)
- 基金
- 项目(146943)
- 科学(117958)
- 基金(110602)
- 研究(108573)
- 家(93949)
- 国家(93183)
- 科学基金(83624)
- 社会(71027)
- 社会科(67510)
- 社会科学(67491)
- 基金项目(58929)
- 省(55944)
- 自然(54718)
- 自然科(53541)
- 自然科学(53530)
- 自然科学基金(52556)
- 教育(50620)
- 划(46711)
- 资助(45160)
- 编号(43398)
- 部(33604)
- 成果(33423)
- 重点(32211)
- 创(31596)
- 教育部(30046)
- 国家社会(29879)
- 人文(29776)
- 创新(29523)
- 发(29202)
- 科研(29191)
共检索到321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谈伟宪 董红蕾
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所推出的内部评级法,提供了一套以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及资本监管的动态监管方法,本文探讨了实施内部评级法对中国银行业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改进资本监管要求的激励效应,提出了金融开放下中国银行业加快引入并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
风险管理 资本监管 内部评级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方法。主要介绍内部评级法的含义及其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使用要求,重点分析内部评级法的内部评级模型计算出的关键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内部评级法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位华
本文采用92家城市商业银行2001~201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商业银行的风险是否受到CEO权力、薪酬激励以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的股权薪酬显著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而CEO的货币薪酬则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CEO权力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CEO权力和CEO薪酬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CEO权力越大,持有股权高的CEO和货币薪酬高的CEO更可能通过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来最大化其价值。据此,商业银行在制定薪酬政策时,应考虑其对风险承担和银行长期发展的影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余粤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自由贸易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加快,我国商业银行获得了通过提供全球金融服务开辟新盈利增长点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快速全球布局,海外分支机构数量和资产规模均较大幅度增长。在逐渐深入地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如何规避全球经济金融波动风险、应对各国宏观政策分化联动、实现并表资本金保值增值,是全球化经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中国工商银行实现了境内本外币资金
关键词:
汇率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有安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日益剧烈的经济波动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国际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决定对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Capital Measure and Capital Standards,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进行彻底的修改。2001年1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新巴塞尔协议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协议》),并计划于2...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微 张娜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突出了内部评级法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各商业银行已纷纷开始了内部评级工程的建设。通过对A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的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距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还有差距。为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商业银行应在评级系统、基础数据、专业人才、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好准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璐
本文回顾了声誉理论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指出声誉机制对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的审慎经营提供了一种激励,分析了银行声誉减轻银行违规动机的作用,提出银行风险评级是一种重要的声誉机制,可以促进银行自律和自发降低金融风险。我国监管当局应结合银行业发展趋势和我国银行业现实经营状况,充分借鉴CAMELS评级等较为科学的评级方法和其他国家银行风险评级经验,对现有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建立起科学、完善的银行风险评级系统。
关键词:
声誉 风险评级 监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夏敏 王睿
将杠杆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的指标,基于我国45家上市商业银行2013—2017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检验杠杆率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首先运用混合效应模型(pool)、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以及动态GMM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再将银行按国有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分为三个子样本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杠杆率滞后一期相对于当期的影响十分显著,不良贷款率、盈利能力、贷款增长率、权益乘数负向影响杠杆率,存贷比正向影响杠杆率,宏观层面的GDP与M2增长率对杠杆率影响显著。由异质性检验可以得出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其客观条件存在显著差异,监管机构应及时调整监管策略,保证各类银行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风险 杠杆率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施丽芳 廖飞 丁德明 茅宁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中,普遍存在着"信息困境":信贷决策所依赖的信息有着"硬信息软化"的特征、信贷决策流程中普遍存在着信息的"私有化"、为信贷决策所收集信息的使用效率不足。怎么克服上述"信息困境"以提高信贷决策的质量和效率,是银行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指出,一个高质量的内部信用评级机制能够成为向信贷业务人员转移信贷决策权的中介,进而激励信贷业务人员做好信息工作。本文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以指导信贷决策者审慎地根据内部信用评级的质量来给予信贷业务人员适当的决策权重,在规避过度授权引致的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授权的激励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困境"被有效克服,信贷决策权配置得到优化。本文对银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成 李佳
本文基于公司行为的成本收益理论,对我国银行在短期内开展内部评级进行了成本收益的理论分析与实证预测,得出以下结论:现阶段我国个体银行内部评级成本大于收益,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效果不明显;银行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的发展水平将影响到内部评级的成本收益;银行需要积极为内部评级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缩短时间跨度使边际收益的增长速度加快。
关键词:
内部评级 成本收益 学习效应 规模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卉 李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益琳
本文通过对新巴塞尔协议与操作风险定义的解读,剖析了引致操作风险的因素,提出了对人的管理是操作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科学的人力产权激励制度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笔者在对操作风险管理与人力产权激励制度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从建立责权利界定明确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合理规划银行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以及塑造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建设科学的人力产权激励制度从而加强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 人力产权激励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亚非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组织结构设置》一文介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制的特点在于科学的组织安排、合理的业务部门设置和严格有序的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春
随着国内外金融案件的频频发生,操作风险防范问题正日益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焦点领域。从当前我国银行业已经暴露出来的操作风险案件情况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层机构发案集中、内部人涉案问题突出。本文结合对79家基层银行业机构的近1500 名员工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我们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案件防范的形势与任务仍将十分严峻和艰巨,违规操作是案件风险最主要的直接诱因,有效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必须在深入分析和把握其制度根源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好制度性的激励缺失及由此引发的内部人道德风险问题。
关键词:
操作风险 激励约束 内部人行为 道德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