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7)
- 2023(2364)
- 2022(1921)
- 2021(1906)
- 2020(1707)
- 2019(3899)
- 2018(3770)
- 2017(8020)
- 2016(4086)
- 2015(4611)
- 2014(4785)
- 2013(4682)
- 2012(4254)
- 2011(3782)
- 2010(3897)
- 2009(3848)
- 2008(4184)
- 2007(3937)
- 2006(3462)
- 2005(3473)
- 学科
- 银(17011)
- 银行(16866)
- 行(15564)
- 业(13166)
- 济(12912)
- 经济(12893)
- 制(12884)
- 险(10748)
- 保险(10657)
- 业务(10223)
- 管理(9756)
- 企(9663)
- 企业(9663)
- 融(9231)
- 金融(9231)
- 度(9220)
- 制度(9219)
- 银行制(8515)
- 方法(7675)
- 数学(6877)
- 数学方法(6840)
- 中国(6563)
- 财(5181)
- 各种(4356)
- 类型(4269)
- 种类(4266)
- 各种类型(4264)
- 务(3951)
- 财务(3950)
- 财务管理(3936)
- 机构
- 大学(54136)
- 学院(52631)
- 中国(25856)
- 济(23642)
- 经济(23030)
- 管理(21848)
- 银(20742)
- 银行(19867)
- 行(18497)
- 理学(16872)
- 理学院(16745)
- 管理学(16562)
- 财(16465)
- 管理学院(16460)
- 研究(15178)
- 融(12851)
- 金融(12682)
- 财经(12252)
- 京(11539)
- 经(11130)
- 人民(10303)
- 中心(9960)
- 国人(9639)
- 中国人(9621)
- 财经大学(9478)
- 江(9386)
- 中国人民(9077)
- 农(8433)
- 州(8285)
- 经济学(7998)
共检索到100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金霞 姜世涛
存款保险制度被公认为现代金融安全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其本身存在着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委托代理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完善的制度设计,尤其是存款保险费率的选择模式以及具体测算就成为关键因素。自1993年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基金"构想以来,我国对建立存款保险的研究力度逐年深入。但国内现有对存款保险费率的研究文献存在照搬国外已有模型、分析指标应用不恰当,研究结论差异过大等诸多问题,不仅未能达到确定我国存款保险费率适当水平的目的,反而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本文在应用Morton期权定价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对该模型的评价缺陷和现实监管评级要求,选取样本指标对测算费率进行修正,这是一种创新性研究方法。通过回归...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定价模型 费率测算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梁媛
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了隐含担保 ,可将之看作是隐性的存款保险。以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取代隐性的存款保险 ,对国有商业银行有什么意义 ?本文的分析表明 ,建立正式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金宝 任若恩
在实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前提下,商业银行的损失实际上是由商业银行的股东和存款保险机构共同承担的,损失准备金、风险资本和存款保险构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本文从分析商业银行的资本配置与存款保险定价的关系出发,通过拟合商业银行的损失分布,提出了存款保险定价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能较充分地利用监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关于商业银行资本配置和风险评估方面的信息,数据比较容易获得,对估计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损失准备金 风险资本 存款保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力 王韵荃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中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保护存款人利益,防范单个银行风险,从而避免造成整个银行业的恐慌。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业的风险在隐性担保的逐渐削弱和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下逐渐增大。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角度看来,其目前最重要的风险防范手段——隐性担保使得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贷款率较高、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很多弊端,同时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时机已经成熟,最后从强制性保险、差额保险费率、合理赔付限额三个方面着手逐步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旸 黄锟
文章分别运用RV模型、预期损失定价模型和基于资本配置的定价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定价进行实证测算,通过对比分析三个模型的实证结果,发现基于资本配置的定价方法更适合用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定价,并得出合理的费率水平在0.220个基点之间。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谊 陆玉
立足于真实银行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实际,采集1999~2010年国内15家主要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改进Salop模型,构建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约束与存款保险理论模型,并对其相互关系和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隐性存款保险下,放贷冲动更强烈,吸收存款力度大,存款利率高,使得居民不会过于关注银行本身的风险水平,从而削弱了市场约束的力量。
关键词:
银行监管 市场约束 存款保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学民 吴仰儒
本文提出了基于效用理论和无赔款优待的两种新的存款保险定价模型,在效用理论模型下给出了商业银行和存款保险机构共同接受的费率区间。利用预期损失模型真实测算了各商业银行存款保险费率及保费;由于外部环境与各商业银行规模、管理水平的不同,故适宜采取差别费率的方式;在混合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预期损失模型测算的保险费率,针对中国的商业银行提出并设计了嵌入无赔款优待模型的费率模式和参考费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丽智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我国金融业发展与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新生事物,它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本文在梳理存款保险制度经济金融背景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制度推出后对我国金融市场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特别是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冲击,并就中小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商业银行 影响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旸 黄锟
文章分别运用RV模型、预期损失定价模型和基于资本配置的定价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定价进行实证测算,通过对比分析三个模型的实证结果,发现基于资本配置的定价方法更适合用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定价,并得出合理的费率水平在0.2~20个基点之间。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辉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为商业银行提供"隐性担保"的时代即将结束,市场将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力量;标志着我国将正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使银行存款人的利益得到保护,达到稳定金融市场的目的;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即将步入全面利率市场化时代,负债端的市场竞争会日趋激烈,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改革将进入深水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珅
本文着重阐述了我国保险存款制度的发展历程,认为我国构建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有助于明确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法人地位、约束商业银行的经济行为、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以及维护储户的金融利益和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宗安 金传一
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加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中间业务得以迅猛的发展,已成为各国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致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突破了传统的内涵和外延。本文着重分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性质的新变化以及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谭中明 卢建平
当前货币统计口径下将货币流通量界定为现金加活期存款是缺乏逻辑的,原因在于混淆了流通中货币与生息资本。事实上基础货币才是真正的流通中货币,用存款转账进行购买时,从宏观角度来看实际上是存款准备金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存款派生的实质是促进货币的流通。存款的派生能力与社会经济结构紧密相关,储蓄及投资率越高,派生能力就越强。社会生产的无限扩张能力与社会消费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存款创造过程内部的固有限制,而资本会通过透支未来的方式扩大现期消费力的边界,从而为自我创造开辟道路,但这并不能突破资本自身的限制。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应该从关注货币供给量转向货币流通的效率,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经济结构,使国民经济逐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