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6)
2023(6429)
2022(4648)
2021(3808)
2020(3045)
2019(6581)
2018(6613)
2017(13026)
2016(6834)
2015(7634)
2014(7851)
2013(7641)
2012(6592)
2011(5852)
2010(5824)
2009(5291)
2008(5022)
2007(4601)
2006(4237)
2005(3932)
作者
(19823)
(16403)
(16338)
(15778)
(10479)
(7619)
(7585)
(6314)
(6303)
(5846)
(5703)
(5480)
(5362)
(5191)
(5168)
(5159)
(4956)
(4816)
(4760)
(4590)
(4281)
(4057)
(3960)
(3712)
(3687)
(3681)
(3630)
(3577)
(3322)
(3218)
学科
(35825)
经济(35799)
(18877)
管理(16983)
(14483)
企业(14483)
业经(11414)
产业(11316)
中国(11085)
方法(11070)
地方(10166)
(9997)
数学(9131)
数学方法(9081)
农业(7134)
(6315)
技术(6005)
信息(5632)
地方经济(5568)
(5476)
贸易(5473)
总论(5435)
结构(5430)
(5419)
(5416)
(5378)
信息产业(5339)
发展(5329)
(5316)
(5215)
机构
学院(100140)
大学(98906)
(44848)
经济(44119)
管理(36943)
研究(35254)
理学(31711)
理学院(31378)
管理学(30837)
管理学院(30645)
中国(25259)
科学(20625)
(20493)
(18573)
(17362)
中心(15865)
研究所(15774)
(15598)
(15569)
财经(15017)
经济学(14811)
(13578)
业大(13574)
经济学院(13406)
(13278)
师范(13128)
(12913)
北京(12606)
(12555)
农业(12115)
基金
项目(68685)
科学(54729)
研究(51548)
基金(49307)
(42654)
国家(42341)
科学基金(36635)
社会(34891)
社会科(33293)
社会科学(33288)
(27938)
基金项目(25795)
(22413)
教育(22130)
自然(21284)
自然科(20797)
自然科学(20794)
自然科学基金(20443)
编号(20435)
资助(18872)
(17087)
成果(16143)
重点(15569)
国家社会(15308)
(14857)
课题(14394)
发展(14376)
(14341)
(14172)
创新(13869)
期刊
(51320)
经济(51320)
研究(29971)
中国(19701)
(15562)
管理(15181)
学报(14809)
科学(13811)
(13386)
大学(11683)
农业(10860)
学学(10846)
业经(9868)
教育(9676)
技术(9405)
经济研究(9118)
(8602)
金融(8602)
财经(7616)
问题(7397)
(6816)
(5701)
商业(5639)
图书(5423)
技术经济(5188)
现代(5178)
(5067)
统计(5001)
科技(4971)
(4944)
共检索到150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鲍晓华  
90年代初台湾对大陆投资急剧增加,在此背景下,台湾学术界产生了所谓产业空洞化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台湾是否面临失去资金、技术,并培养潜在竞争对手的局面;资金、技术和投资重点的转移是否会阻碍台湾本身产业和技术的升级换代,从而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的危势。本文分析了产业空洞化的内在机理,并用实证的方法对台湾“产业空洞化”问题作了检验,对台湾学者谢宽裕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产业外移不等于产业空洞化,只要有新兴产业投资的增加及时替代传统产业来充分弥补外移资本留下的空洞,只要产业的技术结构在提升,台湾产业外移就不会造成产业空洞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如良  
本文在分析了台湾“新产业空洞化”问题及其由来的基础上,对此提出异议。本文认为台湾科技产业外移,有利于推进台湾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兆慧  
本文认为应根据不同阶段产业外移遵从的理论依据及与台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来探讨“产业空洞化”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后,台湾高科技产业大量外移,其理论基础是供应链管理模式。高科技产业外移存在“新产业空洞化”的隐忧,但产业外移不等于“产业空洞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俊  
一段时期以来,鉴于台湾生产资本外流的现象严重,岛内工商界的“产业空洞化”之虑油然而起,不绝如缕。其较具卓识远见的业者和学者,纷纷主张加速产业升级,使产业根留台湾,以谋解困之策。不仅呼声来自业者和经济学者,当局也不遗余力提供积极扶植。然而,依笔者多次访台之见闻,台湾产业升级的困扰仍多,进展依然缓慢,绩效难符预期之望。本文试简述其瓶颈之困,并略论解困之诸谋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邹景平  
应当从更高点“俯视群雄”,调查并整合社会上与创新学习相关的资源,早日推动教育创新实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计广  
台湾的统一将成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重要标志。本文认为,对台经贸政策应主动展示胸怀,让度经济利益,全面对台湾开放,通过经济手段为祖国统一创造更好条件。就短期而言,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应成为对台经贸政策的主要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钟棣  
本文认为,台湾产业资本外移是其经济增长的伴生现象。外移产业的最好投资地方, 是祖国大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爱华  谭力文  
一、台湾对外投资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从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背景来看,台湾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对我们的借鉴意义最大,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相同的发展前提和相似的价值趋向。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台湾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 1.萌芽期(1959~1969)。此时正值台湾的经济腾飞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口号是“以贸易促增长,以增长促贸易。外向工业,加工型经济”。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台湾经济在整个60年代以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快速成长。而与此同时,台湾的外贸在这一时期始终是逆差,因此经济发展与资金不足、外汇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桂荣  韩群群  
一、ECFA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贸易的自由化,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欧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NAFTA)的成功整合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许多国家和地区转而签订双边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明  
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大陆问题研究成为台湾的“显学”。为适应懂得大陆问题的人才需求日广的情况,一些学校纷纷设立大陆问题研究所,培养人才。目前,除1968年成立的政治大学东亚所外,淡江大学、文化大学、中山大学最近都成立了大陆问题研究所,招收硕士研究生。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巫铭昌  戴剑锋  谢秀珍  杨丽秀  
在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技职教育一直扮演着人才培育的重要角色;技职教育所培育之各级专业技术人力,促进了充分就业,促进了经济增长(林金田,2000)。台湾技职教育的宗旨在于协助学生探索职业性向与兴趣,教授职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职业道德,养成健全之技术,并辅助其生涯规划与就业准备(台湾省政府教育厅,1994)。其技职教育包含三种阶层: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以及技术学院与科技大学。职业学校学制分为日间部、夜间部、建教合作班、实用技能班、特殊教育实验班、综合高中职业学程及补校等。专科学校学制分为二年制、三年制及五年制三种。二、三年制同时设有夜间部,其修业年限比日间部至少增加一年。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庄芮  张企申  华晓红  郑学党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台湾产业竞争力已经出现弱化趋势,台湾商品出口占全球市场比重,由1999年的2.2%下降为2009年的1.6%,外贸导向型的台湾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困难、产业外移等突出问题。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署了具有特色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从此开启两岸经贸交流制度化新时期。2010年9月12日ECFA生效,2011年1月1日,ECFA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正式启动。在迄今一年左右时间里,台湾的贸易和投资都获得了大幅增长,ECFA整体效果明显。事实证明,ECFA早期收获计划的全面实施,有利于推动台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台湾的产业创新。未来一段时期,两岸...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健  
《外来因素:多国公司对台湾经济现代他的作用》(以下简称(《外来因素》)一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出版社“台湾经济、社会和政治变迁研究系列”的专著之一。作者Chi Schive 是台湾大学法学院经济学系和经济学研究所经济学教授。他于1976年开始研究直接外来投资并于1981-1985年在台湾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该书就是在这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内容翔实。分析有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