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2)
- 2023(14995)
- 2022(13082)
- 2021(12080)
- 2020(10140)
- 2019(23260)
- 2018(23009)
- 2017(44947)
- 2016(24207)
- 2015(27340)
- 2014(27231)
- 2013(27374)
- 2012(25380)
- 2011(23050)
- 2010(23109)
- 2009(21070)
- 2008(20776)
- 2007(18411)
- 2006(16399)
- 2005(14710)
- 学科
- 济(105793)
- 经济(105687)
- 管理(73775)
- 业(73191)
- 企(61335)
- 企业(61335)
- 方法(46633)
- 数学(40281)
- 数学方法(39941)
- 中国(29242)
- 财(28731)
- 农(27300)
- 地方(25970)
- 业经(23776)
- 学(19881)
- 务(19402)
- 制(19360)
- 财务(19326)
- 财务管理(19287)
- 农业(18661)
- 贸(18565)
- 贸易(18550)
- 企业财务(18492)
- 易(17875)
- 银(16926)
- 银行(16884)
- 融(16774)
- 金融(16773)
- 技术(16495)
- 和(16198)
- 机构
- 大学(346814)
- 学院(345292)
- 济(142068)
- 管理(139459)
- 经济(139064)
- 理学(120125)
- 理学院(118812)
- 研究(117767)
- 管理学(117077)
- 管理学院(116429)
- 中国(90049)
- 京(74775)
- 科学(70318)
- 财(67025)
- 所(59183)
- 农(53760)
- 中心(53493)
- 研究所(53263)
- 财经(52921)
- 江(50818)
- 业大(49312)
- 经(48133)
- 北京(47910)
- 范(45473)
- 师范(45056)
- 院(42787)
- 经济学(41886)
- 州(41832)
- 农业(41722)
- 财经大学(39422)
- 基金
- 项目(230879)
- 科学(182122)
- 研究(170697)
- 基金(167716)
- 家(144831)
- 国家(143569)
- 科学基金(124248)
- 社会(107832)
- 社会科(102288)
- 社会科学(102264)
- 省(89682)
- 基金项目(89238)
- 自然(80427)
- 自然科(78538)
- 自然科学(78523)
- 教育(78174)
- 自然科学基金(77152)
- 划(75331)
- 资助(69938)
- 编号(69645)
- 成果(56740)
- 发(51886)
- 部(51530)
- 重点(51230)
- 创(47998)
- 课题(47976)
- 创新(44651)
- 教育部(44614)
- 科研(43842)
- 人文(43802)
- 期刊
- 济(159117)
- 经济(159117)
- 研究(106467)
- 中国(68427)
- 管理(52908)
- 财(51734)
- 学报(51267)
- 农(48628)
- 科学(47999)
- 大学(39181)
- 教育(38622)
- 学学(36701)
- 融(35359)
- 金融(35359)
- 农业(33752)
- 技术(29508)
- 业经(26390)
- 财经(25949)
- 经济研究(25537)
- 经(22016)
- 问题(20352)
- 图书(18072)
- 业(17846)
- 理论(17829)
- 技术经济(17156)
- 实践(16240)
- 践(16240)
- 科技(16150)
- 商业(15997)
- 现代(15878)
共检索到521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雪芳 刘春杰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公司金融理论认为它有利于提高公司经营绩效,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前后经营绩效的变动趋势,考察可转换债券在发行以后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为此选取2002至2004年我国实际发行可转换债券的31只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作为发行组样本,同时构建了一个行业对照组样本,研究发现,发行组样本在可转换债券发行后与发行前相比,经营业绩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在我国可转换债券的优势特征并没有体现出来;不过与同行业对照组相比,发行组的绩效总体上略好于对照组。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经营绩效 变动趋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显平 柯大钢
对2002~2004年间发行可转换债券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配股、增发后公司迅速下滑的绩效表现不同,转债发行后,标的公司的财务绩效基本上维持原状,甚至还优于行业对照组。对这种相对稳定的绩效表现,我们将给出几种可能的解释。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财务绩效 再融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娥平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我国上市公司2001年4月至2003年12月期间董事会首次公告发行可转换债券议案的88家样本在公告日前后的超常收益来验证市场对该事件的反应,从而检验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是否具有财富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具有显著负的财富效应,但明显低于增发股票公告的负效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公告效应进行考察后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公告效应,主要由稀释度和负债比率两个影响因素来解释,而公司规模、发行的相对规模、市价账面比、流通股比例等在解释公告日超常收益时没有说服力。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超常收益 财富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磊
本文选择可转换债券融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对比可转换债券发行后样本组公司与对照组公司绩效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样本组公司与对照组公司各年的长期财务绩效综合得分,并对样本组公司的长期财务绩效综合得分进行威尔克森符号秩检验,验证二者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最后通过回归分析找出造成样本组公司长期财务绩效得分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长期财务绩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碧秀
一、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一)基于代理成本下可转换债券融资的选择1.债权性代理成本与可转换债券融资。企业通过负债方式融资后,由于股权和债权在证券利益和优先性方面存在差异,债权人只能获得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成彦 王其文
本文考察了我国A股市场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反应和原因,事件研究的结果发现发行公告具有显著的正价格效应。该结论与英、美市场已有的研究结果相反,而类似于日本与荷兰市场的情况。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发行公告的价格正效应不能由在美国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证实的逆向选择理论中的信息传递机制来解释。本文在提出解释的同时,对我国独特的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并存的股权结构与公告期间异常收益的关系也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对关于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几种主要模型对于公司特征与公告期间异常收益的关系的预测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股价效应 异常收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建秀
本文基于可转换债券"后门"权益融资与控制管理层过度投资两个视角,分析福记食品可转换债券融资动因及其后果,揭示可转换债券融资要实现"后门"权益融资及控制管理层过度投资的动因所应具备的条件。研究结果认为,可转换债券融资收益与风险并存,可转换债券发行人为化解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在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时,一方面须通过强化公司治理以提高决策效力,另一方面须根据发行人融资目的设计合理的可转换债券条款。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后门权益 过度投资 福记食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显平 陈红霞
应用长期事件研究法,对2000-2004年间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上市公司的长期市场绩效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前后,可转债标的公司的长期股票价格绩效在绝大多数区间上显著优于行业、规模与权益市值对面值比率的对照组,也显著优于等权加权和总市值加权的综合市场收益率;选择兼有债权和股票期权双重属性的可转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标的公司股票价格长期绩效的优良表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子尧
近年来,发行可转换债券成为中国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渠道之一。通过对中国2001~2006年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及拟增发的上市公司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市净率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负相关,成长性、经营现金流易变程度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正相关,公司的规模、成立年限、实物资产比例及盈利性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融资 上市公司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健
由于转换和赎回债券具有期权的性质。因此,文章将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纳入Black—Scholes期权定价的框架下,根据可转换债券的有关条款,并利用微分方程的数值技术来计算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从而对选择可转换债券提供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可转换债券 价值确定 实证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娥平
公司使用可转换债券筹集外部资金既是作为普通债券的替代,增加转换特性来降低利息率从而保持现金流量,也是转换条款建立“延迟股权”,通过转换,以高于现行股票的价格出售。本文研究发现,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是为了减少由于股东和管理者以及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冲突所引起的代理成本;为了降低由发行普通债券带来的高额预期财务危机成本和普通股发行中经常出现的严重负面公告效应;以及在投资者和管理者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认识不同时,使其价值不易受公司风险变化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国华 张照蓉
文章从理论角度把向来独立进行的可转债的研究与投资决策研究利用实物期权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在同时考虑投资不可逆以及融资约束的情况下,对业绩良好的可转债发行公司的投资和分红的柔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企业最优决策的问题,为可转债发行公司的投资和分红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振龙 林海
本文从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入手,研究可转债发行后,发行公司在行使调整转股价格的权利和赎回的权利时的决策目标和最优决策行为。分析表明,发行公司的决策目标是以尽可能高的转股价格尽可能早地实现转股,除非面临回售的压力,公司不会主动调整转股价格,调整的幅度仅以保证回售日投资者不回售为限。只要满足赎回条件,公司通常会行使赎回权,以便实现强制性转股,实现尽可能早转股的决策目标。本文得到的5个重要推论对于可转债的准确定价和可转债发行条款的设计均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赎回权 转股价调整权 回售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敏杰 余怒涛
国内外学者从各种角度对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动机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各类假说。通过综述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详细梳理各类假说提出的原由及内容,便于进一步研究可转换债券发行动机。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融资动机 研究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