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5)
2023(9621)
2022(8189)
2021(7723)
2020(6793)
2019(16056)
2018(16313)
2017(31303)
2016(17392)
2015(20216)
2014(20859)
2013(20578)
2012(19164)
2011(17506)
2010(18138)
2009(16838)
2008(17043)
2007(15783)
2006(13609)
2005(12276)
作者
(53350)
(44875)
(44553)
(42664)
(28519)
(21557)
(20512)
(17434)
(16875)
(16344)
(15302)
(15266)
(14480)
(14192)
(13960)
(13910)
(13870)
(13255)
(13107)
(12914)
(11300)
(11292)
(11028)
(10349)
(10171)
(10148)
(10102)
(10051)
(9182)
(9037)
学科
(74601)
经济(74519)
管理(48638)
(46666)
方法(38758)
(37526)
企业(37526)
数学(34365)
数学方法(33717)
(20855)
中国(17767)
(17738)
(16749)
业经(14825)
(13952)
贸易(13946)
理论(13902)
农业(13867)
地方(13590)
(13480)
(13021)
(11960)
(10938)
银行(10903)
(10883)
财务(10834)
财务管理(10794)
环境(10548)
(10318)
(10267)
机构
学院(263211)
大学(262154)
(101843)
经济(99414)
管理(98949)
研究(85299)
理学(85022)
理学院(84026)
管理学(82028)
管理学院(81562)
中国(64789)
(56102)
科学(55632)
(47331)
(46737)
(45320)
(41285)
研究所(41195)
业大(40802)
中心(39708)
财经(37765)
农业(37071)
(35698)
北京(35473)
师范(35311)
(33930)
(33218)
经济学(30894)
(29930)
技术(29617)
基金
项目(168857)
科学(130980)
研究(120902)
基金(120109)
(105005)
国家(104149)
科学基金(88191)
社会(73071)
社会科(69063)
社会科学(69036)
(67580)
基金项目(63004)
自然(58872)
教育(58116)
自然科(57523)
自然科学(57504)
(56816)
自然科学基金(56440)
资助(51448)
编号(51217)
成果(42004)
重点(38357)
(36971)
课题(35678)
(35612)
(34326)
科研(32753)
创新(32081)
大学(31780)
计划(31401)
期刊
(114669)
经济(114669)
研究(73194)
中国(50770)
学报(42942)
(41706)
科学(38884)
(37598)
管理(34737)
大学(31824)
教育(31065)
学学(29834)
农业(27973)
技术(25389)
(21334)
金融(21334)
业经(19934)
经济研究(18490)
财经(18124)
(15535)
(15468)
统计(15408)
问题(14822)
技术经济(14002)
商业(13858)
(13818)
图书(13766)
(13506)
决策(12522)
理论(12293)
共检索到385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然  
可持续消费动机是引发可持续消费行为,进而通过消费对生产的作用影响可持续生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超越了经济意义上的可持续消费又赋予了消费动机多个层面的含义,并且要求多层面实现统一和有序转化。消费动机有基于内部需要的内源动机和来自于外部影响的外源动机,前者在消费模式的作用下确立合理的发展方向,后者在消费模式的作用下实现向内源动机的转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少波  解建仓  黄明聪  常亮  
解决水资源短缺和调整产业结构是黑河流域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针对各部门的发展规划,通过建立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运用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配置的相关关系。提出在人口基本增长、工业高速增长和加大节水力度前提下,以地表水资源利用为主,适当开采地下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该模式也可以对西部其他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钟芸香  
现代社会过度追求消费的行为通过消费和生产的互动作用,引领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经济运行模式的发展,导致当今全球资源短缺、生态危机。与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等消费模式相比较,建立在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基础上的生态消费模式,更为明确和科学。因此,要构建生态消费模式,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安敏  陈略  
城市是工业、资源、人口高度集中的场所,也是碳消费和碳排放的高值区域。本文在综观世界各国城市低碳消费逐渐兴起的背景下,初步提出了城市低碳消费模式的构想,并进一步提出了推广和实现城市低碳消费模式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倩  秦志海  
构建了涵盖内因与外因的城市居民消费模式驱动因素模型,对城市居民可持续消费行为现状特征、制约因素和驱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可持续消费行为总体上呈现出三角型结构特征,可以划分为三类特征模式,在驱动机制上则存在多维断层。最后依据实证结果针对城市居民可持续消费转型提出了若干基本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洁  解洪成  
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高校应深入研究严重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积极探索符合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路的成果转化模式,以促成科技成果尽快转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宏力  李建  王一凌  潘燕玲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总结归纳了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利弊,提出了当前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俊南  卢昕昊  
在《“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物流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进行绿色创新,完成绿色转型是其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因此探究物流企业如何通过商业模式的变革实现绿色转型、驱动绿色创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顺丰速运为研究对象,应用扎根质性研究方法,从可持续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出发,提炼出可持续商业模式驱动绿色创新绩效的6个主范畴,详细阐述各主范畴的核心子构念,并构建了驱动机制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制度合法性的压力与市场因素的影响形成可持续价值主张驱动绿色创新绩效;绿色组织认同与绿色供应链培育绿色服务化组织形式驱动绿色创新绩效;共享价值的理念与科技赋能的手段构建创新型盈利模式驱动绿色创新绩效。研究结论揭示了可持续商业模式驱动绿色创新绩效的过程黑箱,为相关研究议题提供了结构性理论假设,有助于更多企业通过可持续商业模式实践驱动绿色创新绩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剑  龚自立  
在产业集群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建筑产业集群现象,提出采用区位商识别建筑产业集群的方法。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将建筑产业集群划分为市场自发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模式,并对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促进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艳华  徐勇  
"精准扶贫"是近年中国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监测脱贫成效是"精准扶贫"战略的核心内容,如何保障系列"精准"的实现亟需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和评测手段作支撑。为从多维度、动态、一体化角度对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减贫效果进行评估,本文针对中国目前已在执行的各种扶贫项目减贫效果评估多偏重经济维度、缺乏机理解析和可持续性评价等问题,借鉴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的学术思想,提出了适用于扶贫模式可持续减贫效应评估的分析框架,进而对社会保障式、项目建设式、产业化、科学技术、移民与城镇化、易地搬迁与安置、信贷、参与式等8种扶贫模式可持续减贫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析。研究结果既能展示扶贫模式的减贫作用机理与贫困群体特征的契合程度,又能分析扶贫模式对贫困群体多维度及可持续的生计改善状况,同时也可为系统、综合、定量地评估可持续减贫效果的方法模型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蒙吉军  周平  艾木入拉  刘洋  
主体功能区划分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设计,对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出现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区,以全市52个乡(镇、苏木)作为基本研究单元,采用研究区2008年数据,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区域发展潜力,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安全度、土地利用强度、水资源开发强度、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区位优势、科技潜力和经济活力等构建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采用聚类分析与三维魔方图相结合的方法,将鄂尔多斯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I级重点开发区、Ⅱ级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小宁  
本文讨论了企业的持续成长模式,在借鉴生物生存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前变异"与"后变异"的概念,认为"前变异"是企业获取突破性技术的基本模式,"前变异"具有随机性和无指向性的特点,企业中大量存在的非分工合作是产生"前变异"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