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15)
- 2023(4887)
- 2022(4089)
- 2021(3540)
- 2020(2853)
- 2019(6334)
- 2018(6089)
- 2017(11544)
- 2016(5794)
- 2015(6506)
- 2014(6534)
- 2013(6455)
- 2012(6435)
- 2011(6057)
- 2010(6482)
- 2009(6014)
- 2008(5655)
- 2007(5124)
- 2006(5008)
- 2005(4618)
- 学科
- 济(52633)
- 经济(52591)
- 地方(15314)
- 管理(15068)
- 业(13197)
- 方法(12902)
- 地方经济(11877)
- 数学(11533)
- 数学方法(11500)
- 企(10168)
- 企业(10168)
- 中国(10049)
- 学(8629)
- 业经(8139)
- 农(7694)
- 经济学(6391)
- 融(5903)
- 金融(5903)
- 环境(5900)
- 制(5775)
- 财(5662)
- 发(5537)
- 农业(5409)
- 体(5356)
- 产业(4991)
- 和(4985)
- 关系(4687)
- 银(4623)
- 银行(4621)
- 贸(4565)
- 机构
- 大学(95819)
- 学院(94968)
- 济(53591)
- 经济(52791)
- 研究(38779)
- 管理(33260)
- 理学(28042)
- 中国(27902)
- 理学院(27685)
- 管理学(27382)
- 管理学院(27186)
- 财(21907)
- 京(20877)
- 科学(20437)
- 所(19381)
- 经济学(18341)
- 财经(17426)
- 研究所(17386)
- 中心(16163)
- 经济学院(16149)
- 经(15744)
- 江(15637)
- 院(13354)
- 财经大学(12838)
- 北京(12567)
- 范(12526)
- 农(12515)
- 师范(12446)
- 科学院(11833)
- 社会(11595)
- 基金
- 项目(57691)
- 科学(46182)
- 研究(43393)
- 基金(43261)
- 家(37893)
- 国家(37111)
- 科学基金(31379)
- 社会(31111)
- 社会科(29533)
- 社会科学(29522)
- 基金项目(22112)
- 省(21657)
- 教育(18643)
- 资助(17550)
- 自然(17542)
- 划(17502)
- 自然科(17095)
- 自然科学(17090)
- 自然科学基金(16785)
- 编号(15693)
- 发(14315)
- 国家社会(13745)
- 济(13255)
- 成果(13235)
- 部(13203)
- 重点(13188)
- 经济(13152)
- 发展(12287)
- 展(12124)
- 教育部(11713)
共检索到157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朱昌
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原苏东国家开始经济转轨。虽然目前这些国家仍处于转轨的过渡时期,但已逐渐显露出转轨轮廓和特点,即转轨方向和中心环节大体相同,但转轨方式、进程和现状差异不一。 第一,转轨基本方向类同。这些国家转轨的基本方向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过渡,从以国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形式向多种所有制过渡。因此,这些国家的转轨不存在模式差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存诚
一、前苏东国家经济转轨类型 自1988年以来,前苏东国家相继实行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策。步入90年代,这一转轨进程较之80年代大大上了一个台阶。由于各国国情国力不同,以往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尽相同,自50年代开始实施的历次经济改革成效大小也大相径庭,受到西方大国经济援助又有亲有疏,这便决定了各国经济转轨的复杂多样性。前苏东27国的经济转轨现状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舜华
冷战结束以后,“转轨国家经济”作为新的经济范畴和研究领域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该文不仅全面评析了转轨国家经济现在所处的阶段,而且还对其走势作了预测,认为90年代后半期到下个世纪初,转轨国家经济将总体上进入一个复苏和重组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作者还对转轨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洽如其分地评估。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春生
东中欧国家经济复苏与体制转轨田春生原苏东国家经过几年的艰难过渡,多数国家都已走过经济转轨的最困难时期,经济出现了转机;东中欧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呈现经济增长的态势,目前这些国家已进入经济全面复苏和社会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然而,如何看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作诗
本文综述解释转轨国家经济绩效差异的几篇文献。指出:实际上有两类初始条件,一类与转轨相关,另一类则与转轨不相关。萨克斯和胡永泰的分析主要立足于第二类初始条件。立足于第二类初始条件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中俄两国经济绩效的巨大差异,但是却得出了“与转轨方式无关”的论断。一旦对初始条件作了上述的区分,“与转轨方式无关”的论断就需要推敲了。俄罗斯的经济绩效与转轨方式无关,具有事前决定的性质,中国的经济绩效却是与转轨方式有关的。进一步,既然转轨方式具有内生性,那么究竞是初始条件重要还是转轨方式重要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问题。究竞是第二类初始条件重要还是转轨方式重要勉强可问,究竟是第一类初始条件重要还是转轨方...
关键词:
初始条件 转轨方式 结构调整 经济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实际GDP增长率(对上年增长%)国家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①阿尔巴尼亚-28.0-7.29.69.48.98.2-10.0亚美尼亚-12.4-52.6-14.15.46.95.85.8阿塞拜疆-0.7-22.1-23...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康琴
(一)经济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但远未恢复到剧变前的最高水平 1989-1991年苏东剧变,由9国分裂成了27国,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6年来,除民德情况特殊外,其余各国都经历了一个十分困难的时期,在转轨的前三四年里,各国的生产普遍下降了三成左右(见下表)。目前,多数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侯丹阳 苏剑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行了30余年,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改革要遵循怎样的顺序,即价格改革与企业改革何者先行,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引起学者的广泛争论。对总供求的分析以及对价格改革优先和企业改革优先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结果显示: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应是企业改革优先,价格改革在总体上应略微滞后于企业改革,甚至是作为企业改革的一个配套措施。这个观点得到中国改革实践的验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连成 李卿燕
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尤其是对经济转轨国家这一类“特殊群体”的影响有其特殊性。而迄今为止,人们对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经济安全相关性和特殊性的研究并不深入,难见有新意有见地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各具典型性意义的经济转轨大国为主要考察对象,对这一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期提出一些新观点和新的研究思路,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转轨国家 经济安全 相关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冯舜华
文章对转轨国家经济转轨的绩效作了考察并对造成绩效差异的原因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文章对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景作了预测。
关键词:
经济转轨 绩效 预期前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颖
本文主要归纳了中东欧国家激进派关于经济转轨战略选择的理论观点和指导思想,包括:经济转轨的初始条件和经济转轨的战略任务,实现经济转轨战略任务的总策略、具体策略和“休克疗法”,并详细阐述了实行激进的经济转轨策略的原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万春
文章认为,东欧、独联体国家的经济转轨都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总的来看,除了前东德和原南斯拉夫各加盟共和国这些情况较为特殊的国家之外,波兰、匈牙利、捷克3国的市场体制框架已见端倪,且经济复苏速度呈强劲之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3国的经济转轨虽有所进展,但任务艰巨,经济回升速度较慢;独联体各国除乌兹别克斯坦之外,经济均陷入严重困境。导致东欧诸国经济转轨不平衡的原因多而复杂,既有市场基础、经济结构、债务负担、经济协作关系的维系状况等客观条件的差异,也有国内政局是否稳定、转轨政策是否科学及其配套性、连续性如何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地总结这些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有...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朱玉荣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转轨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途径。目前,转轨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缺乏整体战略安排,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一体化程度较低。因而转轨国家应组建专门机构,加强对区域合作的研究和组织安排,首先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其次应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有战略意义的友好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
关键词:
转轨国家 区域经济合作 WTO 战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赫国胜 徐明威
经济转轨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对银行体系进行了重构。各国中央银行基本上脱胎于原国家主体银行,并以法律为依据建立,其对经济的调节逐渐由直接管制转向间接调控。在商业银行重构中,各国采用了康复式和新进入式两种模式。目前经济转轨国家都已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二级银行体系,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明显增强,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多元化,治理结构日趋完善,经营业绩有所提高。
关键词:
转轨国家 银行体系 重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建新
外资银行进入转轨经济国家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梳理了外资银行市场进入的涵义、进入模式、市场进入的决定因素、外资银行进入转轨国家的决定因素、外资银行进入转轨国家采用的模式的决定因素以及外资银行进入转轨国家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等文献,试图通过对外资银行进入这些转轨经济国家的理论上的综述,为我们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提供借鉴和参考,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市场进入 转轨经济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