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43)
- 2023(2625)
- 2022(2148)
- 2021(2041)
- 2020(1780)
- 2019(3833)
- 2018(3641)
- 2017(6686)
- 2016(3654)
- 2015(4166)
- 2014(3975)
- 2013(4068)
- 2012(3964)
- 2011(3629)
- 2010(3725)
- 2009(3429)
- 2008(3420)
- 2007(3197)
- 2006(2971)
- 2005(2801)
- 学科
- 济(13525)
- 经济(13493)
- 管理(10559)
- 业(9040)
- 企(7566)
- 企业(7566)
- 学(5635)
- 方法(5464)
- 制(5203)
- 数学(4479)
- 数学方法(4405)
- 中国(4344)
- 财(3727)
- 农(3703)
- 度(3535)
- 制度(3530)
- 业经(3129)
- 服务(2927)
- 疗(2695)
- 医疗(2691)
- 理论(2508)
- 贸(2502)
- 贸易(2499)
- 易(2426)
- 农业(2413)
- 技术(2388)
- 地方(2375)
- 融(2301)
- 金融(2301)
- 体(2269)
- 机构
- 大学(58230)
- 学院(55572)
- 研究(25371)
- 济(21006)
- 经济(20292)
- 管理(18426)
- 中国(18387)
- 科学(17791)
- 农(16173)
- 理学(15438)
- 理学院(15170)
- 所(14841)
- 管理学(14732)
- 管理学院(14648)
- 京(14072)
- 研究所(13574)
- 农业(13155)
- 业大(11573)
- 中心(10946)
- 省(10409)
- 财(10075)
- 江(9878)
- 院(9328)
- 北京(9072)
- 室(8389)
- 农业大学(8152)
- 科学院(7911)
- 部(7852)
- 业(7753)
- 州(7330)
共检索到93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荣芳
韩荣芳同志认为,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十三大报告为指针对卫生事业进行再认识,有助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建设。要从六个方面对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再认识: 首先,用生产力标准认识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从发展科技和教育的高度认识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第三,从计划生育的角度认识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第四,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角度认识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第五,从解决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认识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第六,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认识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寿祺
▲对卫生事业的性质究竟应该怎样认识,目前观点还很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卫生事业具有福利性、事业性;另一种观点认为,卫生事业具有生产性、商品性、企业性、经济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具有二重性。作者认为,对此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这些不同的认识,是由于人们把卫生服务劳劝的性质、卫生部门的经营性质,以及卫生部门不同所有制性质混同起来的原因所致。作者赞同卫生事业具有二重性的观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子文
一、理论争论的回顾关于卫生事业性质问题的讨论是从卫生劳务性质讨论开始的。卫生劳务性质讨论是国内经济理论界从60年代初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断了一段,80年代初又形成新的讨论热点。此时正值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筹备和建立初期,卫生劳务性质的争议是国内经济学界宽派观点同窄派观点的争论在卫生经济领域中的继续。1982年全国卫生经济研究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由于参加者多持生产劳动宽派观点,会上宽派观点占据绝对优势。会后持窄派观点的同志开始“反击”,逐步将卫生领域的劳动性质讨论引向深入。大约经过3年的争辩,宽派观点才站稳了脚跟,卫生理论界大多数人接受了卫生劳动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涛,陈增国
我国关于卫生事业性质的研究,在80年代突破了单纯福利性的界限,1990年被确定为具有公益性的福利事业。尽管有了相当大的飞跃,但是仍有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之处,必须重新对其加以审视,客观地判断其应具有的属性,以利于确立其地位,发挥其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唐玉兰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该更加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能简单地将医疗卫生事业看成是人类出现疾病后的一个“修复”部门,而应该看到它是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化、走向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只有将医疗卫生事业放在这样的位置上,才会加快它的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保真
按照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的理论,我认为对卫生事业性质应重新认识,应沿着“淡化福利性,强化公益性,确立产业性”的观念与思路加以转变与确认。“淡化福利性”不是淡化科学上的福利和正确的福利观,而是淡化那种简单、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范绍确
一、我国卫生事业的根本性质我们探讨卫生事业的性质是从其社会方面去考察,而不是从专业技术的自然方面去考察。为此,首先必须立足于社会生产关系,明确认识我国卫生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只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卫生事业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光元
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卫生部门所遇到的最大难题莫过卫生事业经费不足,卫生资源匮乏。1984年,我市210个全民所有制医疗卫生单位,18200名职工,年卫生事业经费仅为1900万元,固定资产不足8000万元,房屋破烂不堪,设备陈旧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罗元铮
这次卫生事业发展战略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探讨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战略决策问题。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首先应该明确这样三点:第一,卫生事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卫生事业的性质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三点,才能制订出既立足于现实,又指向未来的战略目标,并以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作保证,使卫生事业和卫生经济建设朝着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子文,常忠贤,马自立,李顺才
经过对卫生经济这一基本理论问题10多年的研讨争议,认识不断深化。并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持不下而毫无结果”,应该说取得了阶段性共识;但也仍感若明若暗,不够透澈,尚不能为制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卫生政策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为再深一步探讨,使之跃上一个新台阶,笔者愿略呈拙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杜乐勋
《中国卫生经济》杂志自创刊到本期恰好出刊100期。这100期杂志,凝结了作者与编者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是我们全体会员的共同财富,记录着我们大家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经济学所走过的历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胜才 王坊森
经过10多年的研讨,我们对卫生事业已经取得了这样一种共识:卫生事业具有二重性,即福利性和经济性(生产性、商品性、经营性)。但与卫生事业的福利性、经济性有关的许多问题,远远未弄清楚,仍有必要进一步探索。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子文
卫生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必须首先打破传统的卫生事业不属于国民经济部门,或者算是国民经济部门也是纯消费部门的观念的束缚,用大经济、大科学的观点,把卫生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现代经济不只是生产物质资料,而是一个包括精神生产和劳务生产在内的大系统,卫生部门属于这个大系统中第三产业部门之一。正确认识卫生事业和第三产业、第三层次对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不仅对研制卫生事业发展战略而且对研制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印石
福利性和经济性是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双重属性。前者是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性质的主要方面,决定着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后者是次要方面,表明社会主义卫生事业也是一种社会主义经济事业,也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对上述观点的正确理解必须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基本特征以及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主要内容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这里面有一个研究、论述、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方法论问题。本文对此有详细的论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郑宗秀
卫生院(室)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物质载体,是三级医疗保健网的基础,担负着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保障农民健康,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坚持、巩固和壮大其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基础薄弱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这一问题,既包括乡村卫生院(室)的发展状况,又包括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面的问题。这种状况的形成尽管有多种原因,但笔者认为,他却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即农村公有制医疗卫生事业(主要指乡村两级)的主体地位已有削弱的趋势。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