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0)
- 2023(9057)
- 2022(7033)
- 2021(6031)
- 2020(4899)
- 2019(10539)
- 2018(10354)
- 2017(20234)
- 2016(10929)
- 2015(12413)
- 2014(12790)
- 2013(12595)
- 2012(11735)
- 2011(10810)
- 2010(11176)
- 2009(10634)
- 2008(10457)
- 2007(9604)
- 2006(9254)
- 2005(8922)
- 学科
- 济(73437)
- 经济(73375)
- 管理(30993)
- 业(26291)
- 地方(21849)
- 企(19815)
- 企业(19815)
- 中国(19164)
- 方法(18575)
- 农(16275)
- 数学(15906)
- 数学方法(15720)
- 业经(15266)
- 地方经济(14363)
- 学(13163)
- 财(11594)
- 制(11480)
- 农业(11366)
- 发(10316)
- 环境(9771)
- 融(9647)
- 金融(9646)
- 银(9270)
- 银行(9261)
- 体(9000)
- 行(8915)
- 产业(8905)
- 和(8272)
- 经济学(8179)
- 发展(7938)
- 机构
- 学院(168803)
- 大学(168222)
- 济(82118)
- 经济(80501)
- 研究(65790)
- 管理(58932)
- 中国(51108)
- 理学(48783)
- 理学院(48133)
- 管理学(47294)
- 管理学院(46963)
- 科学(37466)
- 财(36851)
- 京(36240)
- 所(34069)
- 研究所(30188)
- 中心(29015)
- 江(28140)
- 财经(28128)
- 经济学(26999)
- 农(25493)
- 经(25240)
- 经济学院(23816)
- 范(23674)
- 北京(23642)
- 师范(23521)
- 院(23226)
- 州(22128)
- 业大(20637)
- 省(20397)
- 基金
- 项目(101769)
- 科学(80744)
- 研究(77256)
- 基金(73396)
- 家(63486)
- 国家(62977)
- 科学基金(53351)
- 社会(51942)
- 社会科(49193)
- 社会科学(49181)
- 省(39844)
- 基金项目(37596)
- 教育(33817)
- 划(32922)
- 自然(30690)
- 编号(30450)
- 自然科(29919)
- 自然科学(29913)
- 资助(29354)
- 自然科学基金(29329)
- 成果(25869)
- 发(25250)
- 重点(23879)
- 国家社会(22400)
- 课题(22354)
- 部(22103)
- 发展(21374)
- 展(21076)
- 创(20292)
- 性(19532)
共检索到283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圣葵 谈世中
近年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南北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世界经济及其战略格局随之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而对这样的新形势,无论是政界要人,还是学术界专家学者,都在思考,试图回答实践中提出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南北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依附性发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一部分《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文章强调,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文章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关键词:
习近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立成 慕海平
南北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国际经济政治的影响陈立成,慕海平目前,由于南北经济区域集团化尚处于初始阶段,对国际经济政治的影响还较为有限,但随着这一趋势的加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以及国际秩序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5—1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奋斗目标。当前,摆在广大理论、政策研究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是,应当研究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实现这些目标。这里就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中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谈一些看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金云辉
对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金云辉编者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着特殊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屯垦戍边。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形势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祖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我国民族团结、边疆稳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淋议 张丽婧 洪名勇
小农经济转型是中国农业转型的核心内容。基于改革开放40年来的文献,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小农经济是否过时?""小农经济是否会长期存在?""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系列重大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阶段的小农不同于历史上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传统小农,小农经济也并未过时,只是需要随着时代变化和制度变迁而赋予新的内涵。受制于人地关系、土地制度、城乡转型等多重因素的约束,小农经济将长期存在。小农经济转型是有条件的,需要从农业本身和农业外部寻找动能来缓解人地关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更为系统的方案在于:一方面从制度、组织和技术等宏观层面联动设计,另一方面从规模化、组织化和信息化等微观方向持续发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洪涛 韩晓东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要求在今后10年内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这是90年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基本方向。本文仅就几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认识和想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丛树海
我国社会保障模式的几个重大问题丛树海一、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相结合: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很显然,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指社会保险部分)是根据当年保障支出的需要来筹措保障资金,因而是一种“量出为入”的“以支定收”。现收现付制下,当代人消费当代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2006年3月23日,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应邀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做了关于自主创新的专题报告。报告围绕中央提出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阐述了几个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本报告根据录音整理,摘编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广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集团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它对南北贸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文章应用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两个分析工具,分析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对南北贸易的影响,并对南北贸易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评价。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南方国家,应采取积极的参与战略和稳妥的推进战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大武
我国地方征信立法在费用收取、民事责任、信用报告的效用、数据库的联动等重大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为了确保规则有效实施,统一制定全国性的征信规范并对相关重大问题做出统一规定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
征信 信用评级 立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黄静 苏红莉 李汉文
本文首先研究了资源税费制度中"资源"的范围问题、资源税费的征收与政府权力类型问题、如何通过建立环境税来校正外部性的问题以及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原产地的利益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在每一个问题之后,提出了改革现行资源税费制度的思路,最后提出了构建新的资源税费体系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资源税费 环境税 权利金 红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江泽慧
论述了林业科技发展中自主创新与科技引进、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创新团队与学科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科技体制改革与条件平台建设等关系。强调处理好上述重大问题才能确保"十一五"和中长期林业科技发展总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定之
自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第一阶段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基本实现,总体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从2008年开始,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工作从"深化改革试点"转入"深入实施攻坚"阶段。适应"三农"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新要求,新形势下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当前制约改革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加快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向现代金融企业转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苟文均
推进资本市场法制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们加快研究解决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中国资本市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转型升级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把好市场入口和市场出口两道关,加强对交易的全过程监管。"2020年是我国实施新修订《证券法》的开局之年,也必将是推进资本市场法制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这要求我们加快研究解决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中国资本市场有效性与改革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