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9)
2023(4058)
2022(3491)
2021(3247)
2020(2816)
2019(6497)
2018(6680)
2017(12180)
2016(7076)
2015(8111)
2014(8487)
2013(7888)
2012(7330)
2011(6508)
2010(6704)
2009(6156)
2008(6085)
2007(5738)
2006(5111)
2005(4692)
作者
(21810)
(18145)
(17989)
(17322)
(11496)
(8584)
(8300)
(7135)
(7114)
(6661)
(6292)
(6192)
(5945)
(5833)
(5781)
(5594)
(5399)
(5340)
(5334)
(5245)
(4767)
(4535)
(4363)
(4262)
(4108)
(4053)
(3995)
(3918)
(3851)
(3837)
学科
(24835)
经济(24797)
管理(16361)
(13313)
地方(9631)
(9582)
企业(9582)
中国(9439)
(8754)
(7645)
(7422)
方法(6830)
(6455)
(6023)
数学(5625)
农业(5534)
数学方法(5527)
(5055)
业经(5030)
(4781)
银行(4765)
理论(4663)
(4583)
(4520)
金融(4512)
教育(4334)
城市(4096)
发展(4034)
(4014)
地方经济(3861)
机构
学院(92451)
大学(91702)
研究(37060)
(31848)
经济(30820)
管理(30515)
中国(28857)
科学(24871)
(24751)
理学(24548)
理学院(24132)
管理学(23355)
管理学院(23186)
(21638)
(20192)
研究所(18102)
(17451)
中心(17428)
农业(16817)
(16658)
业大(16629)
北京(16370)
(15500)
(14135)
(13985)
师范(13945)
(13424)
(12406)
技术(12343)
财经(11812)
基金
项目(60306)
科学(45673)
研究(42707)
基金(41099)
(36975)
国家(36629)
科学基金(30209)
社会(24979)
(24052)
社会科(23432)
社会科学(23425)
基金项目(21894)
(21159)
自然(20144)
自然科(19613)
自然科学(19603)
教育(19296)
自然科学基金(19194)
编号(17979)
资助(16906)
成果(15064)
课题(13997)
重点(13901)
(13657)
计划(12175)
(12136)
(11755)
科研(11389)
(11274)
科技(11216)
期刊
(45428)
经济(45428)
研究(30622)
中国(27264)
(20373)
学报(19160)
科学(15898)
教育(14114)
大学(14029)
(13925)
农业(13233)
学学(13011)
管理(11421)
(10158)
金融(10158)
技术(8790)
业经(7804)
(6512)
经济研究(6171)
问题(6074)
财经(5895)
(5761)
图书(5578)
业大(5425)
资源(5356)
(5271)
(5137)
职业(4722)
统计(4577)
科技(4475)
共检索到161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舜五  
1981年6月,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该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在这个规划中提出了南京市城镇群体布局的设想,即将全市(包括市区和三个郊县)4,70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划分成各具功能而又相互联系的“市(区)——郊(区)——(卫星)城——乡(村)——集(镇)”五个圈层(见《南京市圈层式城镇群体布局示意图》),并对各圈层以及主要市镇的分工协作和建设发展做了具体论述。现就其中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娟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和阐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意义及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设想及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慧  吴晓  强欢欢  
依据2008年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就业人口数据和2007年南京市用地现状图,修正匹配得到南京市主城区各街道统计单元服务业、制造业及总的就业密度值,对城市就业人口空间分布数据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采用就业集聚指数分析方法分析南京市主城区总体和分行业的就业空间集聚区分布,并结合地统计方法和城市空间结构模型识别其就业中心。结果显示:南京市服务业就业集聚区集中于主城中心区域,呈"单核+扇形放射"分布,形成了强集聚的单中心就业结构;制造业就业集聚区集中分布于主城南、北部边缘区域,呈现出较明显的"圈层+环带"结构,且主城范围内无就业中心;总体就业集聚区集中于主城中心区域,呈"单核放射+散点"分布,形成了单中心主导的就业结构,其分布格局与服务业类似,且拥有共同的就业中心,但相较于服务业,总体就业中心影响力较小;历史因素、政策引导和市场力量相互作用,是影响就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志毅,张兆干  
区位是饭店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商业设施与饭店的区位因素 (市场、设施的集聚、地价水平、消费者因素 )的具体影响机制进行了比较 ,并以南京市为例 ,对饭店空间布局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饭店住宿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   何峰   韩也逸  
【目的】为进一步掌握江苏省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组成,探索其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南京市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方法】基于2021—2022年的南京市古树名木的调查资料,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法与点要素核密度分析法等研究了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特征、空间格局特征、优势种及其分布特征。【结果】南京市共有古树名木2 094株,其中名木、一级古树和二级古树分别为257、80和1 757株,隶属于49科87属142种,且达20株以上的优势古树名木树种有16种。树龄高于1 000 a的一级古树共有14株,而小于1 000 a并高于500 a的一级古树共有24株,有70.06%的古树名木分布于玄武区的中山陵景区。南京市古树名木共有56.16%生长状况旺盛,生长状况一般的古树名木占比41.36%,且以柏科与松科为主。南京市古树名木空间分布特征属于空间聚集型,不同辖区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且中部区域具有最高的空间聚集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古树名木的占比排序为居民点及建设用地>林地>耕地>草地>水域>其他用地,分布于林地区域的古树名木总量占比为44.75%,仅有4.11%位于耕地区域。【结论】总体来看,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其数量和种类的分布特征均表现为聚集型分布,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类型、经纬度和海拔等因素均对古树名木的空间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焦石  李晓东  
以南京市图书零售业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城市空间的角度研究图书零售业空间布局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京市图书零售业存在中心聚集-外围分散、地区差异显著、道路沿线布局、与商业中心和学校布局高度相关等空间布局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区发展水平、人口、交通、地价对南京市图书零售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并从图书零售业商圈、社区、校园导向3种空间布局模式视角提出了南京市图书零售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崔颖  
民间资本为非政府拥有的资本,具体而言,民间资本就是民营企业的流动资产和家庭的金融资产。随着国内经济的起飞,国内民间资本不断壮大,并在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兴风作浪。民间资本成为"游资",折射出民间资本的"生存空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靳晓芳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加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关系和谐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必须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间差距,推动少数民族社会结构转型,促进各民族的社会整合与认同,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岳厚斌  
“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机电产品的出口”是我国扩大出口的重要战略方针之一。为了扩大机电产品出口,除了要考虑贸易的一般共性问题以外,不可忽视的更要考虑机电产品的个性问题。那么,它的个性问题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由于机电产品主要是经过投资,作为构成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俞锦龙  
莆田市地处闽中平原,面海背山,辖二区二县,总人口 237.7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是一个农业型的省辖市。近几年来,莆田市农村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促进了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红平  宋伟轩  
城市保障性住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往对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探讨多集中在供给制度、资金来源、准入条件等方面,而对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是否合理,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则重视不够。在对南京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由于南京保障性住房普遍成片建设在城市远郊区,将可能导致出现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受阻、社会阶层隔离与排斥加剧、贫困文化再生产和社会风险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合理规范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分布格局,推行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以此降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与转型成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谈力  史北祥  王红扬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化,知识创新型服务业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成为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带来的城市服务业布局变化将成为城市业态调整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南京为例,利用业态分布的POI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区位熵等方法,从等级与结构的视角探究知识创新型服务业在南京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归纳衍生空间布局结构模型,探索产业空间布局的一般规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洁芦  周珍琦  徐振  
在我国大学生人口逐年增长、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背景下,探讨符合大学生需求的设施布局适宜性显得尤为重要;关于步行指数测度的方法及应用实践近年来层出不穷,但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基于大学生实际需求的"自下而上"的设施适宜性评估及其相关方面的探讨尚未完全充分展开。本研究依据核密度分析结果选取3个布局模式不同的典型大学,采用百度地图POI爬取技术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基于ArcGIS分析大学生活设施需求特征,归纳并总结设施布局模式差异及其各类设施需求的异同,探讨设施布局对学生步行出行需求的影响。另从健康视角出发,基于大学生设施需求度和容忍时长,初步提出步行量最优化的步行指数计算方法,以揭示潜在步行量不足区域,为提升大学生步行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推进校园规划更新进程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