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7)
2023(4968)
2022(4226)
2021(3677)
2019(6957)
2018(6937)
2017(13274)
2016(7320)
2015(8471)
2014(8779)
2013(8893)
2012(8839)
2011(8230)
2010(8857)
2009(8684)
2008(8533)
2007(8008)
2006(7868)
2005(7670)
2004(6894)
作者
(22493)
(18790)
(18671)
(18303)
(12110)
(8882)
(8530)
(7163)
(7119)
(7018)
(6673)
(6253)
(6240)
(6212)
(5954)
(5898)
(5557)
(5505)
(5480)
(5141)
(5025)
(4604)
(4579)
(4524)
(4298)
(4266)
(4166)
(4104)
(3913)
(3807)
学科
(56136)
经济(56082)
管理(22203)
(17482)
地方(16786)
(13939)
企业(13939)
方法(13231)
中国(12763)
地方经济(12167)
数学(11287)
数学方法(11106)
(10094)
业经(9927)
(9770)
(9619)
(9306)
(7577)
银行(7577)
(7349)
金融(7349)
(7291)
(7088)
经济学(7000)
农业(6760)
环境(6531)
(6144)
(5949)
(5680)
(5637)
机构
大学(116078)
学院(115522)
(59958)
经济(58671)
研究(45434)
管理(39616)
中国(37469)
理学(31464)
理学院(31079)
管理学(30611)
管理学院(30378)
(29317)
(25064)
(23445)
科学(23249)
财经(21500)
(21175)
中心(21121)
研究所(20083)
经济学(19557)
(19070)
经济学院(17058)
北京(17046)
(16624)
(16143)
师范(16075)
(15655)
(15452)
财经大学(15331)
(14796)
基金
项目(59294)
研究(47080)
科学(46352)
基金(42034)
(34832)
国家(34502)
社会(31562)
社会科(29851)
社会科学(29845)
科学基金(29126)
(22739)
教育(21206)
基金项目(20665)
编号(18776)
资助(18459)
(18360)
成果(17751)
自然(15610)
自然科(15188)
自然科学(15185)
自然科学基金(14884)
(14452)
课题(14368)
重点(13572)
(13336)
(13204)
经济(13077)
国家社会(13050)
(12753)
发展(12650)
期刊
(84405)
经济(84405)
研究(47883)
中国(27441)
(23591)
管理(17982)
(17154)
金融(17154)
(14953)
经济研究(13820)
教育(13503)
学报(12985)
科学(12784)
财经(12294)
业经(11153)
技术(11075)
问题(10950)
(10827)
大学(10565)
学学(9572)
农业(9082)
(8383)
技术经济(7731)
国际(7361)
世界(7215)
经济问题(7074)
统计(6975)
经济管理(6383)
改革(6260)
(6260)
共检索到214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卓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就全国整体水平而言的,有条件的地方,如东部一些省市,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中国的国情,恐怕今后一个时期,需把实现充分就业,放在稳定币值的前面,放在社会保障的前面。看来,今后应把增加就业岗位和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列为政府工作成绩的重要考核指标。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趋势,发展要有新的思路:一是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注重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保护,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注重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叔莲  
党的十六大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报告开宗明义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一段话讲了我们党在新世纪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完成什么中心任务,保持什么样的精神面貌。高举邓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这次十七大报告,关于收入分配问题,有些新的提法,其精神在于重视社会公平,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经过将近30年的改革实践,社会阶层分化,收入差距大大拉开,但还没有来得及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对于经济的大发展,暂时是有利的。同时带来深刻的社会矛盾,引起公众的焦虑和学者的争论。从分配领域本身着手,来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缩小贫富差距。是必要的,但是远远不够。我国贫富差距扩大最根本的原因在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已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生深刻的影响。还需要从基本生产关系,从基本经济制度来接触这一问题,才能最终地阻止向两极分化推进趋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希敏  白永秀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谈到收入分配问题时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像十六大报告这样明确地提出生产要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唐春梅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认真学习十六大报告,积极贯彻十六大精神。笔者长期在学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以下几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现在谈谈自己的认识。一、“三个代表”是十六大的灵魂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最根本的是要全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志荣  江可申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把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抓好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的八个方面的任务之一 ,意味着西部大开发的特殊意义。在当前新的形势下 ,必须调整过去十几年来对西部采取的传统的资源开发战略 ,以新思路开发新西部。具体为 :( 1)国家要着力加强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建设 ;( 2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 3)实现科技、竞争、资源优势的有机结合 ;( 4 )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 ,巩固扶贫成果 ,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 ;( 5 )加大中央的宏观调控和区域平衡能力 ,缩小地区差距。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杨良初   徐瑞娥   阎坤   傅志华   杨舜娥   王石生   孙胜利   李明   孔志锋   成丽英   卢侠巍  
正确处理收入分配问题的纲领 贾康 十六大报告是指导全局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贯彻现代化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全面、丰富、深刻,在一系列方面有重要的创新和突破,需要我们反复学习,深入领会,提高认识,贯彻落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中去。 现仅就收入分配方面的内容谈一点初步的学习体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杜肯堂  侯水平  杜受祜  吕火明  杨钢  
党的十六大报告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 ,全面分析了新世纪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进一步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全面规划了 2 1世纪前 2 0年党所肩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蓝图。这是一个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报告 ,是一个反映全党意志、体现人民心愿的报告 ,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 ,科学、精确地领会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现将四川省六位著名经济学家的学习体会刊登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汝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党的十六大报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这就是“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贯彻好十六大报告的这一精神,驻深单位党建工作需要从四个方面加以落实。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许毅  柳文  
十六大报告是指引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 2 0 2 0年能否顺利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如何尽快优化二元结构 ,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对农村生产方式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加快农村城镇化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子基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作为一名财政理论工作者,在认真研读《报告》全文的基础上,我特别关注其中的第四部分,即“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其中关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论述。研读后我深刻认识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