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2)
- 2023(12058)
- 2022(10585)
- 2021(9947)
- 2020(8158)
- 2019(18765)
- 2018(18702)
- 2017(35716)
- 2016(19208)
- 2015(21320)
- 2014(21304)
- 2013(20971)
- 2012(18983)
- 2011(17045)
- 2010(16959)
- 2009(15380)
- 2008(14584)
- 2007(12726)
- 2006(10986)
- 2005(9389)
- 学科
- 济(76129)
- 经济(76058)
- 管理(60152)
- 业(56507)
- 企(48811)
- 企业(48811)
- 方法(34716)
- 数学(29577)
- 数学方法(29253)
- 中国(19775)
- 地方(18951)
- 技术(18867)
- 农(18830)
- 业经(17637)
- 财(17141)
- 学(16886)
- 理论(13716)
- 农业(12998)
- 技术管理(12991)
- 和(12949)
- 环境(12805)
- 制(12298)
- 贸(11938)
- 贸易(11928)
- 划(11521)
- 易(11505)
- 务(11042)
- 银(11007)
- 财务(10978)
- 银行(10972)
- 机构
- 大学(268252)
- 学院(267116)
- 管理(111681)
- 济(101663)
- 经济(99320)
- 理学(97718)
- 理学院(96637)
- 管理学(95013)
- 管理学院(94524)
- 研究(85942)
- 中国(62864)
- 京(57376)
- 科学(55608)
- 财(44267)
- 所(41990)
- 业大(40088)
- 中心(39223)
- 农(39025)
- 研究所(38700)
- 江(37869)
- 财经(36265)
- 范(36193)
- 北京(36134)
- 师范(35860)
- 经(32979)
- 院(32031)
- 州(31467)
- 农业(30514)
- 经济学(29103)
- 师范大学(29061)
- 基金
- 项目(192179)
- 科学(152137)
- 研究(141525)
- 基金(138796)
- 家(120690)
- 国家(119679)
- 科学基金(103862)
- 社会(88210)
- 社会科(83565)
- 社会科学(83545)
- 省(76499)
- 基金项目(75000)
- 自然(68349)
- 自然科(66743)
- 自然科学(66731)
- 自然科学基金(65527)
- 教育(64682)
- 划(64190)
- 编号(57808)
- 资助(55634)
- 成果(45736)
- 创(43965)
- 重点(42785)
- 部(41362)
- 发(41312)
- 创新(40242)
- 课题(39715)
- 科研(36287)
- 项目编号(35939)
- 大学(35616)
- 期刊
- 济(108098)
- 经济(108098)
- 研究(75839)
- 中国(49322)
- 管理(41776)
- 学报(40939)
- 科学(38990)
- 农(34303)
- 教育(32728)
- 财(31479)
- 大学(30893)
- 学学(28785)
- 技术(25182)
- 农业(24647)
- 融(19348)
- 金融(19348)
- 业经(18458)
- 经济研究(16627)
- 财经(16395)
- 科技(15955)
- 图书(15858)
- 经(13877)
- 技术经济(13797)
- 理论(13609)
- 问题(13486)
- 业(12822)
- 资源(12657)
- 实践(12626)
- 践(12626)
- 现代(12150)
共检索到376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劲松
从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区域创新系统其实是一种分析创新活动区域化的工具,概念的模糊导致研究结论缺乏一致性,因此首先需要辨析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性内涵,在此基础上讨论区域创新系统的异质性问题,最后给出一个可能的研究框架并提出一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异质性 研究框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任胜钢 陈凤梅
近年来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国外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结构、分类、地区实证和政策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归纳和评价,同时指出了区域创新系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研究 政策 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剑 梁皅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生命周期模型,通过定性的方法将其发展分为孕育期、初生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落期五个阶段,并概括了各个阶段的特征。这一模型可以用于识别和理解区域创新系统经历的发展阶段,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区域创新系统的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迎星
从总体情况、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实证分析的主要问题等方面,概括了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基本情况,指出了目前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国外 区域创新系统 研究概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峰 戴冬阳
从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系统效率、区域创新系统环境、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理论、基于演化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等方面,对国内外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指出了现有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环境 区域创新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毕亮亮
区域创新系统是近年来国内外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地方创新活动日益活跃和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逐渐形成,推动了区域创新系统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对我国未来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实践领域等深入研究,是科学指导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国外区域创新系统主流理论的研究背景、理论体系基础、研究单元、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对区域创新系统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和展望,指出了目前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理论 方法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邱国栋 马鹤丹
伴随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区域创新能力对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我国,技术孵化器和风险投资行业出现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各自的发展一直受到众多因素的限制,成功的合作更是难得一见。在我国创业板即将出台之际,本文吸收借鉴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运用系统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创新孵化与风险投资的互联研究,提出了以"孵化器+风险企业+风险投资"为主体的区域创新系统新构架,描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结构与系统动力机制,以期为政府的区域经济决策或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民春 蔡宇飞
区域创新系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然而,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其创新模式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本文关注的重点在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以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和特性相配套的产业政策。文章首先在区域创新要素分类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进行了划分,然后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将创新系统与产业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区域创新系统作为连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政策的纽带,以期得到适合产业发展的、与区域创新系统相配套的科学政策、技术政策、创新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敏
本文首先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特征、主体和结构进行了综述,然后介绍了三螺旋模型理论的提出和主要观点,并分析了三螺旋创新模型的三阶段及其在知识的创造、扩散和利用方面产生和变化的四个步骤,最后阐述了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大学、企业和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静 陆小成 罗新星
目前区域创新系统存在的生态经济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存在以生态换经济的行为和以经济换生态的行为而引发区域创新系统的失调。以区域创新系统生态化为指导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应该注重区域创新系统的生态理念、生态关系、生态机制等的构建,保持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环境,确保区域创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区域创新系统 生态化 生态演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洪阳
该文借助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思想,从转变类型、转变参与者和转变范围等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RIS)的转变进行解读。从转变类型看,RIS的转变主要有路径更新、既有产业的路径形成和新兴产业的路径建立3类。从参与者角度看,由于RIS的类型不同,其转变的参与者与转变动力也有所差别。一般来说,RIS的转变由商业、科学或政策所驱动,或应对危机时自发的经济反应等。从转变范围看,"软"制度、组成元素和网络都会随RIS的转变而相应地改变。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演化经济地理 转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新
本文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方法,从知识流动、产业集聚、空间集聚三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知识流动重在分析知识在系统要素之间的流动,是要素间互动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由关联企业专业化协作形成产业簇群的机制;空间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创新活动空间推移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卞元超 白俊红
探讨区域创新系统内部主体之间,以及区域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区域创新系统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开放式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协同创新等方面梳理了关于区域创新系统内部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以及基于知识溢出、空间计量经济学和区域创新两个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之间联结关系的研究进行归纳。并评述了其中的不足,为更加全面认识区域创新系统领域研究动态和趋势提供启示。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陈光 王永杰
本文在引入技术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提出建立与国家创新系统相匹配的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想,通过对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特征、结构和运行的探讨,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并将这些结论应用于对我国西部省区技术创新的考察,提出促进后发性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若干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