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6)
2023(6689)
2022(5534)
2021(5373)
2020(4637)
2019(10435)
2018(10600)
2017(18019)
2016(10815)
2015(12606)
2014(12774)
2013(11984)
2012(11010)
2011(9863)
2010(10437)
2009(9807)
2008(9887)
2007(9447)
2006(8585)
2005(8129)
作者
(31057)
(25712)
(25233)
(24346)
(16147)
(11895)
(11750)
(10118)
(9707)
(9590)
(8767)
(8651)
(8316)
(8287)
(8022)
(7753)
(7719)
(7551)
(7443)
(7413)
(6677)
(6502)
(6207)
(6199)
(5953)
(5891)
(5728)
(5476)
(5330)
(5196)
学科
管理(39388)
(29443)
(28856)
经济(28805)
(26365)
企业(26365)
(13016)
中国(12502)
(11700)
(9446)
理论(9092)
(8949)
教育(8938)
银行(8929)
方法(8889)
(8796)
(8471)
(8286)
财务(8240)
财务管理(8213)
(8150)
地方(8099)
业经(7742)
企业财务(7739)
(7007)
(6945)
金融(6938)
技术(6763)
工作(6642)
(6616)
机构
大学(139839)
学院(136553)
管理(51373)
研究(47930)
(44250)
经济(42583)
中国(41160)
理学(40232)
理学院(39652)
管理学(38858)
管理学院(38549)
(35962)
科学(30267)
(27382)
(26394)
(25042)
(24423)
中心(23973)
北京(23828)
研究所(22122)
(20915)
业大(20620)
(20494)
师范(20258)
(19984)
农业(18856)
技术(18731)
财经(18415)
(17920)
(16453)
基金
项目(81797)
研究(64043)
科学(62110)
基金(53556)
(46310)
国家(45805)
科学基金(38388)
社会(35522)
(33398)
社会科(33289)
社会科学(33282)
教育(30939)
(28532)
编号(28204)
基金项目(27674)
成果(26518)
自然(24220)
自然科(23615)
自然科学(23603)
自然科学基金(23177)
资助(22092)
课题(21661)
重点(18299)
(18224)
项目编号(17770)
(17382)
(17005)
(16778)
(16282)
创新(16090)
期刊
(62119)
经济(62119)
研究(46694)
中国(46569)
教育(30534)
(25587)
管理(24793)
学报(23533)
(21678)
科学(19892)
大学(18283)
(16929)
金融(16929)
图书(15541)
学学(15487)
技术(14216)
农业(13811)
书馆(11700)
图书馆(11700)
业经(9640)
财经(9434)
会计(9219)
(9178)
论坛(9178)
(9038)
职业(8502)
科技(8415)
(8223)
财会(7788)
经济研究(7719)
共检索到251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燕  
为了推动北京高校科技管理工作适应北京城市功能转型的发展要求,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北京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和长期性的发展课题,从市教委组织领导工作的决策层面分析和提出了北京高校科技管理未来工作体系框架设想,并对原有科技管理工作的提升和科技管理新工作方向进行了思考,从而形成了新时期北京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体系的初步轮廓。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清  
北京拥有较强的科研基础与实力,以及大量的后续科技人才等有利条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应立足国内国际科技前沿,以"创新"、"知识"和"智慧财产"管理为主线,以科技人力资本为中心,加快信息化建设,创建科技管理新模式。围绕学科发展、创新平台和知识创新三大主题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法新  包华影  刘远霞  黄文峰  高美慧  
本文以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功能定位为研究核心,分析了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历补偿功能逐步弱化的时代背景,以及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在生源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声誉匹配度、命名维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长远、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学历继续教育的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建立更科学、更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体系的建议,逐步实现"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与全日制教育同等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为首都、京津冀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国有  
为指导和规范高等学校章程建设,促进高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教育部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及其它有关规定,制定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准确理解章程内容,把握好关键环节,有利于大学章程的制定。目前法规设定的章程内容是个比较合理的结构状态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申请设立高等学校的,应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陆桂晶  杨瑞铭  范宁  
随着时代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传播活动经由第四媒体形式不断得以应用和拓展,而跨文化传播活动也在这一场域中不断进行社会文化资源以及文化信息的共享、互动和流变,让异质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与本土文化相互交叉融合,它冲击着社会各种信息系统建设。知识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下,资本要素、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动都离不开跨文化传播活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元三  
科技统计指标体系是对科技活动进行统计的重要工具。文章从科技管理创新的角度对科技统计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补充,除了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两个基本指标外,还增加了技术获取与中间环节两个二级指标,并构建出费用和时间的次级指标。在科技产出指标里,提出了技术积累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成果转化四个次级指标,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科技统计的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邵武杰  
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统计是我国科技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管理部门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我国科技管理部门统计工作现状的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爱胜  
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然而在我国,作为拥有大量科技资源的高校,其在科技管理上却存在体系不畅、资源整合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诸葛福民  石南  
通过以目标愿景、组织建构、思想引领、制度保障、指导方式、考评激励为一体的高校班级建设工作体系框架的建构与实践,努力提高班级建设质量,全面推进班级建设创新,是当前高校培养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书钦  
为更好发挥北京高校在基础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区域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依据2012—2017年北京高校在R&D人员、R&D经费投入、科技产出及成果、专利所有权转让及技术合同成交等方面的数据,找出北京高校参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问题与短板,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天骅  
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而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是科技体制的组成成分,都包含着主体、目标、职责权限和活动方式四项共同的因素。文章从这四方面对国家宏观科技管理体系内涵进行了分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玉玺  郑旭  
在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要求建设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主体要素,亟需加快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研究针对地方高校科技体制存在科研管理理念落后,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淼  
关于面向联合的科技管理思考韩淼国家科委研究中心一、联合趋势的普遍性在科学技术面向经济、为经济发展服务思想指导下,“产学研”、“技工贸”一体化,研究、开发与生产的联合得到社会的认可。合作联合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双向选择的结果。企业要效益,就要生产社会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莲  李金芳  钟宇  胡小丽  文凤  
[目的/意义]对50所北京高校图书馆开设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的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为国内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采用专家访谈、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北京高校图书馆相关课程的总体情况、课程内容、授课与考核形式、师资状况、学生反馈及教师建议等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结论]北京高校图书馆研究生文献检索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与该地区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相适应,但内容体系的完备性和内容的深入性等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一现状,结合该课程的发展方向,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景安  
创新与创新体系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我们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应重视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顶层设计,而且要研究消除创新体系的障碍,加强创新的薄弱环节,大量促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互动创新、开放创新,建立使创新的萌芽蓬勃发展的环境和制度,以形成开放、互动、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