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0)
2023(7031)
2022(6319)
2021(6077)
2020(5467)
2019(12899)
2018(13085)
2017(24963)
2016(14601)
2015(16847)
2014(17446)
2013(17071)
2012(16302)
2011(14634)
2010(15299)
2009(14598)
2008(14948)
2007(14056)
2006(12454)
2005(11546)
作者
(42709)
(35753)
(35719)
(34443)
(22728)
(17268)
(16560)
(13949)
(13374)
(13125)
(12088)
(12088)
(11382)
(11330)
(11297)
(11259)
(11159)
(10573)
(10473)
(10408)
(9093)
(8998)
(8814)
(8377)
(8233)
(8076)
(8015)
(7994)
(7368)
(7296)
学科
(58421)
经济(58349)
管理(38292)
(35376)
(26971)
企业(26971)
方法(25900)
数学(22955)
数学方法(22651)
(18612)
中国(16790)
(15715)
地方(14826)
(13258)
(12668)
农业(12017)
业经(11212)
(11043)
贸易(11036)
(10590)
(10019)
银行(9998)
(9472)
教育(9297)
理论(9170)
(9058)
财务(9027)
财务管理(8992)
(8989)
(8836)
机构
大学(210264)
学院(205990)
(81223)
经济(79102)
管理(74649)
研究(70464)
理学(62040)
理学院(61246)
管理学(59934)
管理学院(59544)
中国(55750)
(48113)
科学(43559)
(40604)
(37783)
(37004)
(35479)
中心(34655)
研究所(32929)
业大(31619)
北京(31517)
财经(30662)
(30379)
师范(30145)
农业(29464)
(28397)
(27370)
经济学(24531)
(24448)
(24210)
基金
项目(124682)
科学(95526)
研究(93848)
基金(86193)
(73432)
国家(72723)
科学基金(61225)
社会(55901)
社会科(52672)
社会科学(52651)
(49660)
基金项目(45668)
教育(45097)
(42174)
编号(40643)
自然(38916)
自然科(37924)
自然科学(37910)
自然科学基金(37194)
资助(36450)
成果(36247)
课题(29321)
重点(28165)
(27661)
(27203)
(24957)
大学(24394)
(24384)
科研(24048)
项目编号(23991)
期刊
(97907)
经济(97907)
研究(66684)
中国(47587)
(34577)
(33470)
学报(32583)
教育(31139)
科学(28172)
管理(25872)
大学(24683)
农业(22377)
(22327)
金融(22327)
学学(21840)
技术(18056)
业经(15850)
财经(15560)
图书(15346)
经济研究(14086)
问题(14024)
(13397)
(11701)
书馆(11415)
图书馆(11415)
理论(11269)
(10852)
(10526)
技术经济(10492)
实践(10209)
共检索到332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升  
为更好地发挥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宜居之都,中央和北京市正大力推进在京高校的外迁工作。北京市高校外迁可供选择的模式有三种:迁往北京郊区的大学城、迁往河北省、迁往京津冀外的其他省市。无论哪种模式的外迁,外迁高校都应做到:传承高校文化;稳定教师队伍;确保招生质量和就业质量;处理好附属单位问题。高校外迁是建设"双一流"的教育战略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深度融合的产物,为相关高校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应以此次外迁为契机,大力推进学校的转型升级,抒写改革、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齐心  
介绍了迁居原因的分类体系。依托2008年对北京全境大规模电话调查所获数据,描述了北京居民迁居原因的总体分布特征、时间变动特征和空间模式特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石松  郭建民  陈红梅  
研究住宅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以及特征、成因和根源,是解决住宅市场结构性问题的关键。解决住房市场绐构性问题,要调整好三个比例关系:保障类住房建设和商品房建设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适用房建设与廉租房建设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适用房建设和消费中"租"与"借"的比例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谌利民  
人口问题是北京市需要着力解决的一大难题。未来一个时期,北京市的人口仍将处于一个较大规模增长的态势,在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环境下,严加控制不是解决北京市人口问题的有效办法,应该随经济社会发展用市场经济的手段逐步化解人口难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艳立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已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成人高校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投入、学习阻碍、学习支持与环境、学习帮助、学习方式与交流、学习信息获取途径和教学评价九个维度的学习情况现状的调查,发现问题及其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以成人高校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为重点,加强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提高学习支持服务供给的有效性;根据成人高校学生年龄和专业的不同,开展分层和特色学习支持服务,同时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与意识;完善成人高校学习平台功能,逐步实现面授和在线直播同步进行,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建设和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充分利用成人学生的经验,组建成人学习共同体,激发其内驱力,提高成人学习的获得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温卫娟  邬跃  
通过数据调查整理,分析了北京市物流现状和特点,并对北京市物流现存问题进行挖掘,提出了适合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的策略,为北京市新时期下的物流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鄢圣文  
就业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在就业促进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本文对北京市现行就业专项资金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并结合经济结构转型、就业形势变化以及国家的整体就业促进战略,对促进北京市就业专项资金政策的体系性创新提出建议。北京市就业专项资金政策梳理北京市为促进和保障就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出台了《北京市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明确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适用对象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军  丁秀涛  张青华  温红博  
高考的公平性包括对考生报考条件限制的公平性,命题的公平性,试卷印制、运输、保管及使用过程中的保密性,考试实施过程的公平性,评卷的公平性,考试分数(结果)的公平性等方面。实证性分析表明,北京市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各科试题、考试准备及实施过程、考试分数、各项相关政策对全体考生、对各亚群体考生都是公平的。为了使高考更具公平性,今后还需要建立"高考公平性标准"和"高考公平性检测评估报告"制度,加强高考试题质量公平性研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吉平,张恺悌,刘大为  
迁移对北京市人口的发展,特别是对北京人口的各种构成的变化有着重大影响。本文仅对迁入北京的城镇居民的文化水平构成和职业构成作初步的研究。 一、本文所依据的资料 本文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一次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是居住在北京市的持有常住户口的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郝虹生,杜鹏,林富德,刘爽,宋健,陈功,陈谊,刘文海  
本文以管理体制为视角、以北京市海淀区为案例,对大城市外来人口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们认为,从目前城市外来人口管理中所存在的众多问题看,政府的行为和管理活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大城市外来人口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条”“块”分割矛盾非常明显,管理系统内部责、权、利不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正确认识外来人口问题以及调整管理体制的“条”“块”关系、责、权、利向基层倾斜等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瑞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郝虹生,杜鹏,林富德,刘爽,宋健,陈功,陈谊,刘文海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仑  
本文在界定北京市公共产品和首都公共产品内涵的前提下,客观地剖析首都公共产品引致北京市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后工业化阶段对高端公共产品需求日趋增加,城区、县区发展不平衡造成公共产品需求多样化,老龄化社会对公共产品提出特殊要求,城市安全变化引致公共产品需求变化。因此,北京市在加速城市化和后工业化社会阶段,必须从社会不同群体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出发,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优化公共产品结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  
本文根据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原始数据对1991~1995年间北京市早婚情况进行了研究,从早婚个人和早婚婚姻两个不同的分析角度,揭示了早婚现象的特点,并且通过缺项统计法分析了迁入流入人口对北京市早婚比例的影响。结果显示出,虽然流入人口早婚比例最高,但由于所占权数很小,并不是影响北京市早婚比例的主要因素。影响北京市早婚比例的最主要因素仍是本市出生从未流迁的人口。另外,北京市的男性早婚无论在频数上还是在比例上都大大超过女性。并且,早婚婚姻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出,早婚婚姻中80%以上是因为女方比男方年龄大,结果是男方属于早婚而女方并不是早婚,相当一部分早婚婚姻中女方甚至已经超过了晚婚年龄。早婚夫妇双方流迁类型的交互分析则揭示出,北京市早婚婚姻中大多数是本市未流迁人口之间的联姻。此外,本文还对早婚研究的有关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生玲  林永生  
北京市的一次能源储量较少,是一个典型的能源资源短缺城市。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北京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了北京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常规化石能源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研究发现,北京市的能源供求平衡比较脆弱,对外依存度很高;就保障北京市的能源需求,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