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6)
2023(5269)
2022(4668)
2021(4270)
2020(3875)
2019(9341)
2018(9160)
2017(18043)
2016(10098)
2015(11500)
2014(11937)
2013(12074)
2012(11514)
2011(10317)
2010(10476)
2009(9899)
2008(10246)
2007(9632)
2006(8106)
2005(7231)
作者
(30563)
(25827)
(25594)
(24675)
(16095)
(12327)
(11964)
(10191)
(9528)
(9110)
(8671)
(8540)
(8212)
(8131)
(8091)
(8047)
(8017)
(7593)
(7485)
(7426)
(6500)
(6313)
(6272)
(5960)
(5834)
(5771)
(5756)
(5724)
(5197)
(5157)
学科
(44108)
经济(44067)
(28854)
管理(27281)
方法(23403)
数学(21129)
数学方法(20958)
(20845)
企业(20845)
(14371)
中国(11923)
(11548)
农业(10145)
(9144)
(8953)
贸易(8953)
(8695)
地方(8189)
业经(8059)
(7633)
(7233)
财务(7213)
财务管理(7189)
企业财务(6762)
(6657)
(6303)
(6293)
银行(6283)
劳动(6275)
理论(5997)
机构
大学(152661)
学院(151350)
(64383)
经济(63026)
管理(58057)
研究(50239)
理学(49918)
理学院(49369)
管理学(48557)
管理学院(48270)
中国(38003)
(31824)
科学(31179)
(29302)
(28497)
(26368)
业大(24017)
研究所(23947)
中心(23822)
财经(23532)
(23279)
农业(22697)
(21224)
经济学(20545)
北京(20063)
(19606)
师范(19417)
经济学院(18814)
(18149)
(17442)
基金
项目(97820)
科学(75865)
研究(70714)
基金(70242)
(61110)
国家(60605)
科学基金(50965)
社会(44180)
社会科(41803)
社会科学(41787)
(38325)
基金项目(37328)
教育(33072)
自然(32733)
(32531)
自然科(31925)
自然科学(31913)
自然科学基金(31356)
编号(29486)
资助(29447)
成果(24291)
(22369)
重点(22131)
(21036)
课题(20025)
(19708)
科研(19228)
教育部(18925)
创新(18518)
大学(18402)
期刊
(68370)
经济(68370)
研究(41624)
中国(28899)
(25436)
学报(24732)
(24108)
科学(21826)
管理(18219)
大学(18150)
学学(17139)
农业(16772)
教育(14035)
技术(13267)
(12409)
金融(12409)
财经(11932)
业经(11032)
经济研究(10780)
(10197)
问题(9701)
(9332)
技术经济(8489)
统计(8045)
(7950)
理论(7759)
(7591)
商业(7316)
实践(7029)
(7029)
共检索到219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智洺  
本文就劳工标准之争 ,提出引起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工标准是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并就此进行博弈分析 ,结论是 :劳工标准之争短期内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 ,但逐渐会被纳入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系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缪剑文  
历时8年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成果协议的签署,虽然是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贸关系实现妥协与合作的结果,但并不等于国际间在这一领域中存在的所有矛盾都已解决①,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国际化和国际分工继续向纵深发展,还孕育着新难题。目前,发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学秀  
劳工标准之争——WTO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问题王学秀在1996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WTO)新加坡部长会议召开前后,有关WTO的“新议题”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其中,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政策问题尤为突出。虽然《新加坡部长宣言》对此问题做出了初步的结论,但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观来  
笔者基于博弈论的分析发现目前中国的劳动力供给仍然过剩,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处于过度竞争的状态,所以劳工标准全球化对中国私营企业劳动者权益保护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培养名牌企业和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劳工标准全球化发挥保护中国私营企业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晓郁  徐占东  
伴随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的上涨,FDI是否会由于劳工标准的提高而下降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大连市实际利用FDI的金额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居民实际收入和实际利用外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高新园区利用FDI的金额与居民实际收入之间亦呈正相关性。即劳工标准的提高不仅不会影响利用外资的规模,而且有利于利用外资的结构优化。鉴于此,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在进一步提高劳工标准,完善劳工保障体系的同时,吸收、利用FDI的策略也应由FDI的规模导向向FDI的质量导向转变,由低地租、低劳工成本的优惠性引资政策向高劳工素质、高劳动生产率、高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的内生性引资战略转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国庆  李烜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渐下降,然而劳工标准等社会壁垒问题随之产生,劳工标准与贸易交织在一起,其与贸易的联系具有必然性,二者的挂钩对贸易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国际劳工标准正日益受到多角度的关注,并引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争论。文章将主要就劳工标准的贸易效应加以具体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国  
在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试图通过把国际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规则挂钩,形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新型非关税贸易壁垒。中国企业应该积极配合政府,既要在WTO框架下积极寻求保护自身权利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合理途径,也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推动劳动者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为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长期全球化进程做好准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明华  
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使全球劳工条件恶化。推动劳工权益保障的核心劳工公约由于执行的灵活性和监督机制的软弱性,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核心劳工标准最终以国内立法在各国实现,在国际层面由多元主体以批准公约、普惠制、协议、生产守则、软法几种形式推行。文章对核心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并提出发达国家极力主张的劳权入世近期内不可能实现,深化全球化才是实现劳工标准的根本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施子海  向颖佳  
20世纪90年代之后,自愿性劳工标准蓬勃发展,并逐渐取代传统劳工标准成为劳工标准的主要形式。本文通过对影响力最大的自愿性劳工标准SA8000实际应用情况的介绍,分析了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和该标准使用的局限性,并对我国政府、企业合理使用该标准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林燕玲  
国际劳工标准的核心和宗旨是确立和保障世界范围内的劳工权利,其中涉及劳动基准的包括工资、工作时间、生育保护、禁止童工劳动和保护未成年人等方面。在有关工资的国际劳工标准中,就在公共合同中工资保障、如何确定最低工资,以及雇主破产时对工人债权的保护等主题进行了规定。在工时问题上,国际劳工组织特别关注工作时间、周休息时间、带薪假期、逐步缩短工时、非全日制工作,以及夜间工作保护等主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荣四才  
在欧盟的法律中,关于就业、职业培训、劳动关系、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等领域都有非常详尽的规定,欧盟(国际)劳工标准被认为是实现公平的全球化的有力保障和基本要求。同时,欧盟的立法标准适当,司法救济渠道完善,其刚性规则与柔性规则间也取得了平衡,对我国清理和完善劳动立法具有很大参考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安增科  
国际劳工标准主要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起国主要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因此对中国的影响最大。它的不利影响是加剧劳动密集型产能过剩、威胁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有利影响是节约司法成本、促进产业升级和增长模式转变。中国有四种应对策略,即回避策略、联合策略、自主策略和适应策略。中国提高劳工标准是可行的。理由有三:一是工资水平有上升空间;二是不会加剧失业问题;三是受产业粘性、自然条件和人口效应的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不会大幅度下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根龙  冯宗宪  
近年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国际贸易中劳工、环境标准问题的争论愈加激烈。本文分劳工、环境标准的"公平贸易"之争、WTO引入劳工、环境标准的"合理性"之争两方面对此进行了评述,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劳工、环境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是迟早的事。我们一方面需防止贸易伙伴国出于贸易保护需要对劳工、环境标准的滥用;同时应积极主动地运用国际公认的劳工、环境标准,以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