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9)
2023(4847)
2022(4374)
2021(3946)
2020(3634)
2019(8739)
2018(8718)
2017(17367)
2016(9749)
2015(11306)
2014(11680)
2013(11823)
2012(11324)
2011(10219)
2010(10411)
2009(9881)
2008(10042)
2007(9444)
2006(7994)
2005(7245)
作者
(29816)
(25362)
(25047)
(24231)
(15804)
(12117)
(11634)
(9978)
(9316)
(8969)
(8539)
(8391)
(8062)
(7963)
(7952)
(7919)
(7907)
(7426)
(7347)
(7282)
(6364)
(6190)
(6180)
(5844)
(5724)
(5721)
(5673)
(5572)
(5101)
(5055)
学科
(44592)
经济(44553)
(26996)
管理(25703)
方法(23463)
数学(21164)
数学方法(20977)
(19778)
企业(19778)
(13617)
中国(11755)
(10896)
(9769)
贸易(9766)
(9459)
(9398)
农业(9377)
地方(8470)
业经(7932)
(7621)
(6682)
(6620)
财务(6605)
财务管理(6584)
(6221)
劳动(6204)
企业财务(6164)
(6097)
银行(6077)
理论(6010)
机构
大学(149382)
学院(148237)
(63446)
经济(62122)
管理(56233)
研究(49993)
理学(48307)
理学院(47755)
管理学(46925)
管理学院(46639)
中国(37567)
(31486)
科学(31367)
(28393)
(28353)
(26636)
研究所(24187)
业大(23715)
中心(23246)
(23075)
财经(22862)
农业(22643)
(20607)
经济学(20176)
北京(19846)
(19184)
师范(18988)
经济学院(18437)
(17858)
(17224)
基金
项目(95069)
科学(73686)
基金(68347)
研究(68296)
(59436)
国家(58949)
科学基金(49508)
社会(42559)
社会科(40256)
社会科学(40239)
(37364)
基金项目(36394)
自然(31954)
教育(31883)
(31621)
自然科(31187)
自然科学(31174)
自然科学基金(30622)
资助(28792)
编号(28456)
成果(23455)
(21665)
重点(21543)
(20608)
课题(19310)
(19175)
科研(18745)
教育部(18330)
创新(18013)
大学(17865)
期刊
(67959)
经济(67959)
研究(41402)
中国(28138)
(25260)
学报(24436)
(22816)
科学(21720)
管理(17930)
大学(17856)
学学(16853)
农业(16640)
教育(13354)
技术(12879)
(12290)
金融(12290)
财经(11618)
业经(11138)
经济研究(10811)
(9945)
问题(9804)
(9114)
(8506)
技术经济(8375)
统计(8033)
理论(7733)
(7629)
商业(7494)
实践(7001)
(7001)
共检索到216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小丁  
一劳动力是人的一种生命力,是一种实践活动的能力,与人本身是不能分离的。这是它的自然性方面。但是,劳动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经济关系中,它的社会存在形式,它的经济性质,是有差别的。这是它的社会性方面,也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对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步德迎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共性及劳动力商品所具有的特性。通过劳动力商品的特性分析了失业产生的原因和再就业的条件,提出了五条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其中较独特的一条是改变人们的成才观,大力宣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理念,通过人才的合理分布和劳动力需求的互补性特点扩大就业。文章对当前解决就业问题上的一些认识误区作了分析。文章分析了解决农村就业和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思路———将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作为走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一步棋。此外,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对策,一是通过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劳动力的学习能力和再就业能力,二是培养、造就和吸引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创业,带动就业的增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国光  
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应予重新理解。就人身自由论,始于简单商品经济的整个商品经济中,劳动力都是商品;就所有制关系看,它只能决定劳动力商品的表现方式、交换方式及体现的经济关系平等与否,而不能成为劳动力是否商品的决定因素。因此,应按劳动力商品关系原理,大力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本银  
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4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15年的经验总结,是全党在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更明确地提出建立劳动力市场新概念,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又一次拓宽和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牛德生  
试论按劳分配收入量的界定——从劳动力商品特性所作的分析○牛德生(一)劳动力使用权价格是按劳分配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作为商品它以所有权为前提,然后才通过市场。商品的交换说到底是一种权利交换关系。不过一般商品的交换体现的是所有权交换关系,伴随着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晓农  
关于劳动力商品属性问题的再认识李晓农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大问题。要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进行严肃和科学的论证。我们不能采取“是就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苏树厚  
劳动力商品论山东聊城师范学院苏树厚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为了揭露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第一次卓有建树地确立起劳动力商品范畴,并对它作过精辟地论述。无疑,这是经济学说史上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突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问世及其实践,特别我国近年改革开放不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渝琳  蒲勇健  
面对我国存在大量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的严峻现实,本文从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素质关系的角度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提出针对不同劳动力素质的差别定价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较好收益,而且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振  蔡万焕  王生升  
住房商品化是为解决与改善劳动者的居住条件所采取的改革措施。住房商品化以来,中国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经济、社会问题。问题背后的根源在于,住房商品化同时劳动力也出现商品化进程。住房作为特殊的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在劳动力商品化的条件下,在改革的过程中,劳动力再生产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没有被较好地兼顾。劳动力商品化与住房的商品化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悖论,这些悖论也是当下中国住房问题的主要根源。应从劳动力商品化和再生产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劳动者的住房问题,将住房问题纳入社会生产的全过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董武全  
一、在劳动力商品属性问题上存在的认识误区(一)将劳动力商品看成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范畴。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必要条件时,曾经排除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可能性,讲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从而也是资本主义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九龙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刘九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这里讲的资源不仅仅包括自然资源(如矿藏、森林、河流等),而且包括已经过人类加工的物质财富和人本身(如...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娟  
本文在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框架下,从劳动力商品化与劳动力去商品化的双维视角,从劳动力流动制度、就业制度、工资决定制度及社会福利供给水平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并探索劳动力市场的演变机制。国家在劳动力市场的演变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与政府的相互作用使劳动力市场在每个阶段的劳动力商品化和去商品化程度呈现差异化。劳动力市场改革是在坚持市场化取向的前提下,通过渐进式改革推进的。展望未来,劳动力市场演变将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下推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贾丹林  
论劳动力成为商品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刘艳,贾丹林劳动力能否成为商品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力不能成为商品,因为马克思论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一个历史范畴,只适应于资本主义社会.笔者认为,劳动力能否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纪明山  
党的十四大报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全面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许多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要不要建立劳动力市场?怎样建立劳动力市场?这些长期被回避而近年来又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