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7)
- 2023(13243)
- 2022(11583)
- 2021(10797)
- 2020(8938)
- 2019(20431)
- 2018(20470)
- 2017(39131)
- 2016(21629)
- 2015(24187)
- 2014(24405)
- 2013(24175)
- 2012(22547)
- 2011(20233)
- 2010(20369)
- 2009(18455)
- 2008(18230)
- 2007(16068)
- 2006(14218)
- 2005(12793)
- 学科
- 济(88126)
- 经济(88038)
- 管理(62340)
- 业(61884)
- 企(49584)
- 企业(49584)
- 方法(35332)
- 数学(30058)
- 数学方法(29736)
- 中国(27552)
- 农(25603)
- 财(24290)
- 地方(24023)
- 业经(20748)
- 学(18761)
- 农业(17943)
- 务(16675)
- 财务(16606)
- 财务管理(16563)
- 企业财务(15805)
- 贸(15360)
- 贸易(15347)
- 制(15119)
- 易(14802)
- 和(14304)
- 银(14218)
- 银行(14176)
- 理论(14134)
- 环境(14100)
- 技术(14072)
- 机构
- 学院(301883)
- 大学(301302)
- 管理(118804)
- 济(117970)
- 经济(115207)
- 研究(105040)
- 理学(101927)
- 理学院(100759)
- 管理学(99113)
- 管理学院(98577)
- 中国(78154)
- 京(66130)
- 科学(65922)
- 财(55117)
- 所(53983)
- 农(50455)
- 研究所(48925)
- 中心(47049)
- 江(45519)
- 业大(45142)
- 财经(43032)
- 北京(42575)
- 范(41816)
- 师范(41417)
- 农业(39199)
- 经(38966)
- 院(38342)
- 州(37411)
- 经济学(34042)
- 师范大学(33299)
- 基金
- 项目(202984)
- 科学(158266)
- 研究(150700)
- 基金(144023)
- 家(125202)
- 国家(124046)
- 科学基金(105788)
- 社会(92438)
- 社会科(87448)
- 社会科学(87425)
- 省(80732)
- 基金项目(76933)
- 教育(68545)
- 自然(68405)
- 划(67723)
- 自然科(66785)
- 自然科学(66772)
- 自然科学基金(65532)
- 编号(62982)
- 资助(59513)
- 成果(51640)
- 发(47032)
- 重点(45275)
- 部(44010)
- 课题(43893)
- 创(42028)
- 创新(39091)
- 项目编号(38668)
- 科研(38493)
- 发展(37500)
- 期刊
- 济(136680)
- 经济(136680)
- 研究(92033)
- 中国(63216)
- 学报(47339)
- 农(46859)
- 管理(44102)
- 科学(43792)
- 财(42714)
- 教育(37690)
- 大学(35302)
- 农业(33013)
- 学学(32942)
- 融(27144)
- 金融(27144)
- 技术(26404)
- 业经(23592)
- 经济研究(20897)
- 财经(20215)
- 图书(17732)
- 问题(17467)
- 经(17095)
- 业(16764)
- 理论(15017)
- 科技(14958)
- 技术经济(14437)
- 现代(13885)
- 实践(13841)
- 践(13841)
- 版(13693)
共检索到458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璐 宋晓波
日本劳务派遣业伴随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到低速增长的转变,经过多次调整和改革,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劳务派遣运行制度,并对其进行了专门立法。日本劳务派遣规范完备的法律、严格精细的管理监督机制、适度的发展规模、明确的权利义务配置,值得我国吸收借鉴。
关键词:
日本 劳务派遣法 现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全总劳务派遣问题课题组
中华全国总工会对2010年和2011年全国劳务派遣用工的调研表明,全国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呈增长态势,其中第三产业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最为普遍,劳务派遣工主要从事一线工作,以农民工为主。当前,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用工不规范,劳务派遣行业经营混乱,劳务派遣用工的经济利益与民主权利实现程度低,且职业发展的空间较少。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全国总工会 调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敏霞
劳务派遣组织的职业化发展将有助于保护劳工在工资、休假、安全卫生及就业歧视等方面的法律权利,而其专业化发展一方面提升劳务派遣组织的理人空间,更主要的是提高雇用业务的专业化服务,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上对派遣劳工的看法,提升其社会地位,有助于我国劳务派遣组织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长征
目前,我国劳务派遣用工与国外相比已经处于超常发展的状态,这也说明,现行立法存在着"规制失灵"问题。为确保劳务派遣行业健康发展,应认真落实劳务派遣的"三性"原则、同工同酬原则和连带责任制度。同时制定限制和禁止使用劳务派遣的行业目录,建立派遣用工转正制度,加强工会的作用等。
关键词:
劳务派遣 法律规制 用工方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叶芳
《劳动合同法》中劳务派遣规则需要雇主责任分配方面进一步完善,包括加强长期雇佣或直接雇佣的雇主责任,界定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设定同等岗位报酬知情权,明确派遣劳动者的职务侵权责任等。与立法缺陷相比,导致我国劳务派遣泛滥和失范现象的更深层原因是地方政府的维稳需要。
关键词:
劳务派遣 修改建议 深层体制原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对于劳务派遣三方主体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本文以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劳动力通过市场进行配置,为了使人尽其才,一个劳动者只能形成一种劳动关系的观念正在被全方位地突破,而一个人存在多重劳动关系恰恰是一种常态。这为我们以双重劳动关系来认识劳务派遣提供了基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方妙英
劳务派遣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和使用。由于市场的不成熟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一些用工单位在使用劳务派遣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纠纷。本文从用工单位的角度探讨如何使用劳务派遣,以降低法律风险,实现用工单位、派遣机构和派遣人员的三方共赢。
关键词:
劳务派遣 用工单位 法律防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萍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发展迅速,年派出人数已由1979年末的2000人左右增至1997年末的33.38万人,同期劳务合同额也由2000万美元增至25.5亿美元。作为对外劳务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外派海员劳务业务,在此期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严维石
该文在评述相关文献基础上,阐述雇佣劳动的产权与定价机制特征,团体劳动在横向竞争缺乏的内部劳动市场上则面临劳动专业化不足与竞争性缺乏双重限制,导致个体劳动对团体劳动成果的贡献信息缺乏,引起劳动效率低下问题。服务外包与劳务派遣,则通过团体劳动市场化克服或缓解内部劳动市场因横向竞争缺乏与专业化不足造成的信息失灵。在劳动成本在总成本中比重不断上升背景下,服务外包与劳务派遣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劳务产权交易机制。继而,进一步分析了服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劳动产权安排特征及其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啸林 韩新磊
劳务派遣这种新兴的就业模式,对于增加农民工就业数量,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维护农民工权益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同时,劳务派遣组织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其规范化发展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与之相关的诸多主体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务派遣组织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但从作者对河南部分地市的调查情况来看,劳务派遣组织的发展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若不及时规制将不利于农民工的就业与维权、不利于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农民工就业 规范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