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5)
- 2023(5026)
- 2022(4161)
- 2021(4228)
- 2020(3241)
- 2019(7678)
- 2018(7933)
- 2017(13249)
- 2016(8686)
- 2015(10118)
- 2014(10911)
- 2013(9880)
- 2012(9233)
- 2011(8335)
- 2010(9010)
- 2009(8134)
- 2008(8174)
- 2007(7814)
- 2006(7102)
- 2005(7054)
- 学科
- 济(20472)
- 经济(20429)
- 教育(20192)
- 管理(19394)
- 业(16988)
- 中国(14353)
- 企(13557)
- 企业(13557)
- 理论(9423)
- 财(8796)
- 教学(8535)
- 农(8528)
- 制(7577)
- 学(6995)
- 银(5940)
- 银行(5937)
- 行(5567)
- 业经(5561)
- 方法(5525)
- 农业(5497)
- 发(5429)
- 地方(5087)
- 务(4944)
- 财务(4923)
- 贸(4910)
- 贸易(4904)
- 财务管理(4894)
- 融(4829)
- 金融(4828)
- 易(4772)
- 机构
- 大学(110654)
- 学院(108678)
- 研究(39510)
- 济(33251)
- 经济(31892)
- 管理(31462)
- 中国(29615)
- 教育(29317)
- 京(26317)
- 范(26075)
- 师范(25965)
- 理学(24562)
- 理学院(24146)
- 管理学(23484)
- 管理学院(23248)
- 江(22014)
- 科学(21737)
- 财(21155)
- 师范大学(20986)
- 所(20212)
- 中心(18961)
- 北京(18419)
- 职业(18268)
- 州(17746)
- 技术(17299)
- 研究所(17294)
- 财经(14836)
- 农(14701)
- 院(14194)
- 省(13491)
- 基金
- 项目(55457)
- 研究(52404)
- 科学(43518)
- 基金(33493)
- 教育(33342)
- 社会(27802)
- 家(26908)
- 国家(26442)
- 编号(26433)
- 成果(26092)
- 社会科(25756)
- 社会科学(25751)
- 省(24227)
- 课题(22372)
- 划(21752)
- 科学基金(21515)
- 年(19771)
- 基金项目(15997)
- 规划(15558)
- 性(15545)
- 项目编号(15483)
- 资助(14336)
- 度(14070)
- 重点(14047)
- 研究成果(14012)
- 阶(13927)
- 段(13881)
- 阶段(13849)
- 部(13676)
- 发(13247)
共检索到203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查慧园 颜凌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促进教育公平重要举措之一的助学贷款,有许多问题还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教育公平 表现 助学贷款 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焦旭 孙宇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助学贷款赖以存在的市场运作机制和信用体系相当薄弱,这使得我国的助学贷款面临着极大的违约风险。银行与学生两方之间既有利益差别,同时又相互依存,主体间的合作与竞争表现为一定形式的博弈过程,双方行为选择受制于其利益得失。在提供助学贷款的银行与申请贷款的学生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不仅能够有效保障银行与学生的权益,并能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文利 魏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师帅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帮助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影响助学贷款政策顺利实施的不和谐因素,突出表现在助学贷款的高违约率方面。之所以会出现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是贷款制度不合理,这主要是政府层面的原因;其次是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是银行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助学贷款偿还机制的政策建议。在这些建议中,制度完善是前提,推动学生就业工作是根本,诚信建设是保障,同时,要建立切实有效的贷款回收机制。
关键词:
助学贷款 还款问题 违约成因 偿还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力
对推行援外优惠贷款方式有关问题的探讨陈力(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政府优惠贷款作为今后我国对外提供援助的主要方式,经过了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现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1997年底,我国已同亚洲、非洲、欧洲、南太、拉美的31个国家签订优惠贷款框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树颖 郝周忠 郝文忠
针对目前贫困大学生急需助学贷款的资助而有关部门开展业务不畅的现状,分析当前开办助学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信用以及认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助学贷款 风险 信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石文芬 吴清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龙
国家助学贷款之所以进展缓慢,甚至一度停办,主要缘于其政策性要求与商业性贷款的矛盾所产生的制度设计上的缺陷,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则须将国家助学贷款划为政策性贷款,由一家政策性银行办理,对于毕业学生所欠贷款的催收管理,由国家助学贷款承办行以优惠价打包出售给学生原籍所在地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进而转化为生源地助学贷款,由生源地农村信用社通过学生家长对所欠贷款进行催收和管理。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政策设计 贷款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波
高校是国家助学贷款的落实者和执行者,其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助学贷款能否顺利推行。本文研究了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角色,在高违约率下剖析了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的显现和隐性风险,并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降低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国家助学贷款 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向兵
为帮助贫困学生避免因学费不足而辍学,于1999年9月推出国家助学贷款。为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政府多次调整了相关政策,从有担保改为无担保,从8个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经办银行从中国工商银行扩大到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而且税前核销呆帐及免征利息收入营业税等优惠政策相继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文利
本文探讨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依据 ,考察了其公平性和有效性 ,指出了目前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改进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助学贷款 成本补偿 公平 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新民 徐书杰
目前,助学贷款实际发放数量与贷款需求差距较大,尤其是随着还款期的到来,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日益显现,较高的贷款违约率使商业银行放款速度受到影响,部分省、市甚至停办,矛盾日渐突出。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进一步推进助学贷款业务发展,已成为急需关注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
助学贷款 商业银行 个人征信系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桢
2004年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四部委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做出重大调整。调整后的政策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设立教育发展银行、实行生源地贷款和灵活的抵押担保方式、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从而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健康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海玲
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消费良性循环,必须正确看待国家助学贷款消费的双重属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助学贷款消费事业;必须发挥中央政府在国家助学贷款消费中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普通高校对本校国家助学贷款消费事业的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的国家助学贷款消费运行机制。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消费 消费 良性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