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0)
2023(8022)
2022(6788)
2021(6020)
2020(4923)
2019(11120)
2018(10929)
2017(20650)
2016(11367)
2015(12951)
2014(13296)
2013(13380)
2012(13141)
2011(11960)
2010(12632)
2009(11804)
2008(11857)
2007(11051)
2006(10463)
2005(10182)
作者
(34458)
(28496)
(28387)
(27167)
(18132)
(13577)
(12930)
(10954)
(10880)
(10654)
(9771)
(9542)
(9333)
(9297)
(9016)
(8869)
(8493)
(8247)
(8211)
(8187)
(7601)
(7101)
(7045)
(6628)
(6611)
(6486)
(6481)
(6423)
(5999)
(5680)
学科
(57714)
经济(57639)
(31134)
管理(30853)
(23326)
企业(23326)
地方(21479)
中国(20803)
(18314)
业经(15772)
方法(13322)
(12796)
农业(12404)
地方经济(12319)
(12168)
银行(12160)
(11810)
(11282)
(11244)
金融(11244)
产业(11182)
(10988)
数学(10360)
数学方法(10164)
(10136)
(9651)
贸易(9635)
技术(9593)
(9204)
环境(8763)
机构
学院(167725)
大学(164468)
(72135)
经济(70398)
研究(64144)
管理(59306)
中国(51907)
理学(47677)
理学院(47069)
管理学(46326)
管理学院(46001)
(37289)
科学(36509)
(35682)
(33294)
(30832)
中心(29910)
研究所(28962)
(27427)
(26167)
师范(25959)
财经(25630)
北京(25149)
(25066)
(23384)
(22829)
(22744)
经济学(21365)
业大(20779)
农业(20506)
基金
项目(95381)
研究(76153)
科学(74859)
基金(64721)
(54659)
国家(54098)
社会(47814)
科学基金(45768)
社会科(45349)
社会科学(45342)
(40111)
教育(33968)
基金项目(33123)
(32402)
编号(32175)
成果(28275)
(28232)
资助(26560)
自然(25643)
自然科(24960)
自然科学(24957)
自然科学基金(24477)
课题(24387)
发展(23638)
(23218)
重点(22054)
(20113)
(20009)
(20001)
(19502)
期刊
(99861)
经济(99861)
研究(61859)
中国(45590)
(28354)
(27027)
教育(26407)
管理(25687)
(24440)
金融(24440)
科学(21173)
学报(21103)
农业(18759)
业经(18513)
大学(16586)
技术(16298)
学学(14852)
经济研究(14791)
问题(13403)
财经(12983)
(11461)
图书(10596)
(10195)
(9264)
论坛(9264)
(9111)
技术经济(8916)
国际(8906)
经济问题(8891)
商业(8740)
共检索到299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俊  
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杨凌示范区的中心任务之一。在这方面示范区既有独特的优势也有明显的不足。面对机遇和挑战 ,为加快科技产业发展 ,示范区必须 :(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2 )充分利用省部共建的体制优势 ;(3 )加强制度创新 ,创造良好的环境 ;(4)突出产业特色 ,抓大育新 ;(5 )重视利用资本市场 ;(6 )树立杨凌品牌 ,创造明星企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健  
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我国旱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示范带动作用越来越重要。根据杨凌示范区发展的新定位提出了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探索新型农业推广服务新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加快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推进现代农业的国际化进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志锋  郑洋  肖劲松  朱高洪  
本文利用产业生态学原理,通过分析城市发展演化过程的特点,阐释了城市产业系统发展引发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提出应从产业系统内部的物质流代谢规律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入手,来制定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城市生态示范区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对策,且应通过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以促进生态化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宝  刘天军  王征兵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一个地区在"新常态"经济下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为例,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具体分析了杨凌示范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优势与劣势。结果表明:杨凌示范区三次产业竞争力相对于陕西省三次产业和邻近区域三次产业都处于竞争优势,作为示范区邻近区域的西安、咸阳、宝鸡市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并没有给示范区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对此,作为国家农业示范区的典型代表——杨凌示范区在"新常态"经济下需要进一步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培育新型特色优势农业,紧密加强与邻近区域第二产业的合作与交流。保持农业技术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休闲农业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德翼  李同升  
依据农业科技特性及发展规律、杨凌社会经济科技人文资源禀赋特征和区域比较优势原理,结合西北农业的科技需求,提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目前应以适用技术推广为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欣  魏争谋  
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失地农民在就业方式、收入状况、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存在着盲目支配征地补偿金、农民就业不稳定、缺乏跳出靠农业发展经济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建议从加强对失地农民发展生产的具体指导,充分发挥征地补偿金的整体效能,建立失地农民的有效保障机制等方面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裴亮  杨战社  王西宁  姚秉华  杨峰  
循环经济型生态城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杨凌示范区为例,对其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建设状况进行了研究,包括其优势与成果,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建设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型生态城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苟小东  王谊  张晓慧  
旅游业能为杨凌示范区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杨凌示范区具有样板示范的本质特征,旅游资源特色明显,地理区位优越,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省部共建的管理体制及已经形成的形象与宣传优势又为其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杨凌示范区应该建成集农业观光、科技交流与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会议会展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生态型农业科技文化名城。为达到这一目标,要实行政府主导战略,尽快制订杨凌旅游业总体规划,开发新的景点、景区和特色旅游商品;要加大营销力度,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区域协作与联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燕  赵凯  季志平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依靠区位优势、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撑,培育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合作社规模小、重复性分散型经营;组织机构运行不规范;产、供、销体系不健全等,从而限制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促进杨凌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应当从完善合作社章程,建立规章制度,规范运作;进行合作社之间有效合并或重组,扩大规模,创建品牌;争取政府在融资、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农民合作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改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谷小勇  陈遇春  朱宏斌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描述了我国惟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示范区农民职业教育供给现状、特征 ,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供给渠道及主体行为的局限性、供给内容的不平衡性、供给区域的不平衡与时间的不合理。同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树立适应新形势的农民职业教育新理念、形成多层次、协调发展的供给体系、形成与人力资源需求相适应的内容新体系、建立监测评估体系等富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华克思  
皖江示范区开发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产城融合水平等得到提高,但也存在产业支撑不强、集约集聚不够、要素瓶颈有待突破等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从发展动力、发展功能、发展方式、发展体制等方面加快转型升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健  
旱区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解决旱区农业发展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做好旱区现代农业发展这篇大文章,是党和国家赋予杨凌示范区最为根本的战略任务。为此,杨凌示范区要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示范水平,不断增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支撑引领旱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邓恒进  
以通州湾示范区为例,抓住"物流产业服务园"这个"牛鼻子",从"建设思路、构建措施、先导工作"三方面探讨了示范区物流产业的发展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武  
近年来,全国部分省市开展了不同类型的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区建设,推动了林业快速发展,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昆明市区位特殊、地位重要,发挥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空间广阔、任务艰巨。目前,昆明市已拟定了《昆明市推进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工作方案》,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及措施,正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试验示范内容,快速推进试验示范区工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行勇  张林海  武妮  白琛  黄树荣  陈军  
对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教单位的科研成果、6个成果转化企业和 4乡 1 0村 1 1户农户的收入基本情况作了重点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杨凌示范区有科研成果 5 0 0 0余项 ,其中理论研究成果占总成果数的 3 0 .69% ,直接应用于生产、实现产业化的成果占总成果数的 3 2 .67% ,农业栽培和丰产配套技术类成果数占总成果数的 3 6.63 %。杨凌的科教硬件优势、人才优势、科教信息传播、交流、推广辐射优势使杨凌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解决中国农业生态经济问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在实现科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