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37)
2023(4073)
2022(3437)
2021(3586)
2020(2733)
2019(6508)
2018(6574)
2017(9717)
2016(7106)
2015(8530)
2014(9325)
2013(8028)
2012(7445)
2011(6813)
2010(7367)
2009(5897)
2008(5869)
2007(5624)
2006(5051)
2005(4761)
作者
(17419)
(14053)
(13894)
(13625)
(8953)
(6880)
(6752)
(5736)
(5657)
(5461)
(4894)
(4878)
(4652)
(4623)
(4530)
(4491)
(4425)
(4220)
(4209)
(4149)
(4028)
(3794)
(3691)
(3416)
(3366)
(3359)
(3167)
(3051)
(3028)
(2971)
学科
教育(22346)
管理(12346)
中国(11550)
(10253)
经济(10238)
教学(10233)
理论(9883)
(8579)
(7074)
企业(7074)
学法(5857)
教学法(5857)
研究(5790)
(5778)
学校(5358)
(5229)
学理(5115)
学理论(5115)
(4892)
(4641)
(4518)
思想(4473)
高等(4371)
政治(4338)
技术(4264)
(4216)
思想政治(4092)
政治教育(4092)
治教(4092)
德育(4058)
机构
学院(85214)
大学(83449)
研究(30976)
教育(30067)
(23860)
师范(23738)
职业(23337)
(21049)
技术(20999)
管理(19912)
师范大学(19251)
(18158)
科学(17934)
(17832)
中国(16670)
职业技术(16584)
经济(16565)
(15740)
技术学院(15635)
理学(15173)
理学院(14810)
(14566)
北京(14542)
管理学(14223)
管理学院(14030)
研究所(13688)
中心(13304)
教育学(11593)
(11490)
(11467)
基金
研究(45223)
项目(44287)
科学(34402)
教育(32956)
编号(25350)
成果(23811)
基金(23158)
课题(22511)
(22100)
社会(20879)
(20314)
(19629)
社会科(19122)
社会科学(19119)
(18270)
国家(17860)
规划(14753)
科学基金(14040)
项目编号(14037)
(13833)
研究成果(13573)
(13189)
年度(12432)
重点(12147)
(11977)
(11948)
阶段(11914)
(11297)
阶段性(11018)
基金项目(10983)
期刊
教育(59825)
研究(38096)
中国(36562)
(28313)
经济(28313)
职业(18557)
技术(15760)
技术教育(12197)
职业技术(12197)
职业技术教育(12197)
(10542)
学报(10209)
大学(8938)
(8668)
(8491)
论坛(8491)
(7880)
科学(7848)
图书(7370)
管理(6940)
高等(6643)
成人(6536)
成人教育(6536)
职教(6287)
学学(5966)
农业(5805)
(5647)
金融(5647)
书馆(5620)
图书馆(5620)
共检索到153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聂文俊  刘晓  梁正席  
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公德意识教育需要不断加强,要注重连续性,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不断丰富公德教育活动载体的同时,要广泛开展网络宣传和法纪知识教育,反复强化学生的公德意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军良  
高职生社会实践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帮助青年高职生参与到社会生产活动中,帮助高职生适应社会生产生活,学习社会文化并不断内化到个体中,同时也增强了高职生对国情、市情、民情的认识,有力地增强了高职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对高职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对社会实践教育的做法进行了论述和总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卉  石丽艳  
高职生品德测评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现象轻本质、重个体轻联系等问题,影响德育效果。因此,创新高职生品德测评方法应采用多因素四级赋分平均点评法;集合各种已成型德育评价方法的优点,设计精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缺乏自信、人际交往受挫、就业压力时刻困扰等问题。据此,提出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提升家校育人合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发挥自媒体的优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光鸿  
教育的功能性问题在不同的学者笔下有不同的论述,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也一直是实现高职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域解构高职生创新创业的功能,详细分析了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社会、高校、就业市场、学生等方面的功能体现,以此对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有较为详细的阐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磊  魏林  
"90后"高职生在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成长,这个群体有着鲜明的思想行为特点。面对新形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依托网络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模式,利用形式多样的网络信息化途径对"90后"高职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丽晖  
高职院校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突破、抢占先机,顺利地谋得理想的工作必须凭真本事去竞争。当前呈现出从原先单一的技能型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趋势,通过对高职院校培养过程中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因素分析,就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耀生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顶岗实习在校外进行,受到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顶岗实习常常疏于管理,流于形式,实习效果不佳,实习质量得不到保障。如何强化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的精细化管理,确保顶岗实习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按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精心策划、提前准备、认真组织、精细管理、全程跟踪、分段考核,研究保障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方法与手段,确保了顶岗实习的有效性与持续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薇  
将按严格程序筛选出的36名高职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9次团体心理训练,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表明,基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团体心理训练可以提高高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学业拖延行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兵  
加强高职生素质教育,提升综合能力,对于提升高职生技术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课程化、项目化、过程化、考核化四化教学,进行高职生素质拓展教育,有利于提升高职生思想道德、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文体活动、专业技术等五项能力,对于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光华  许建平  洪礼章  
如何做好当代高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一位从事高职教育工作的同志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高职生思想政治工作"131模式"的结构体系与育人理念、"131"模式的基本内涵与工作方法以及"131模式"的实施效果与工作展望,对从事高职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行们会有一点点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鲍世君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激增,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成为学校的难题。如何通过其他的方式促进学生就业,就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研究的重点及热点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把构建创业能力模式作为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彦  潘放鸣  蒋勇  严慧深  罗雪  
利用专业课精品课程网站、教学媒体、网上虚拟病房管理及QQ聊天工具等多种网络教育途径,不断拓展职业教育的空间。对我院护生进行适时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从而探索出专业课教学与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融合的一种新型可借鉴的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益峰  
隐性教育内隐的教育方式、丰富的教育内容、愉悦的教育方法、持续的教育效果都有利于高职生责任意识的养成,高职生责任意识培养的隐性教育路径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学校情境、教学场域、社会实践四个方面来实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旭明  
诚信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伦理,受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制约,反过来又必将作用经济社会的发展。诚信是立身之本,是道德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首要准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要的任务是产业转型升级,高职毕业生近9成在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的企业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工作,他们是这些企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