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00)
2023(3208)
2022(2743)
2021(2580)
2020(2284)
2019(5140)
2018(5176)
2017(9917)
2016(5569)
2015(6422)
2014(6463)
2013(6293)
2012(6024)
2011(5099)
2010(5780)
2009(5498)
2008(5337)
2007(4999)
2006(4725)
2005(4765)
作者
(15138)
(12219)
(12038)
(11932)
(8032)
(5781)
(5687)
(4853)
(4674)
(4520)
(4333)
(4289)
(4071)
(3948)
(3843)
(3814)
(3655)
(3612)
(3534)
(3392)
(3308)
(3141)
(2976)
(2924)
(2893)
(2870)
(2822)
(2778)
(2554)
(2460)
学科
(17730)
经济(17701)
(15872)
银行(15726)
(14505)
(13641)
管理(13293)
审计(12158)
(11571)
(9907)
制度(9905)
(9782)
企业(9782)
业务(9774)
(8437)
金融(8437)
银行制(8237)
方法(8148)
中国(7941)
(6818)
数学(6514)
数学方法(6430)
各类(5900)
(4649)
(4516)
地方(4369)
体制(4021)
业经(3791)
(3575)
(3451)
机构
大学(68765)
学院(66356)
中国(27645)
(27322)
经济(26503)
管理(24076)
研究(22045)
(20041)
银行(19254)
(19116)
理学(18650)
理学院(18459)
管理学(18229)
管理学院(18086)
(17929)
(16613)
(14330)
财经(13638)
中心(13089)
(12289)
(11437)
科学(11063)
(11053)
(10997)
人民(10685)
(10608)
北京(10196)
财经大学(10176)
(9817)
金融(9662)
基金
项目(36041)
科学(27878)
研究(27776)
基金(26236)
(22069)
国家(21862)
科学基金(18832)
社会(17512)
社会科(16722)
社会科学(16716)
(13413)
教育(13342)
基金项目(13285)
资助(11590)
自然(11555)
编号(11462)
自然科(11232)
自然科学(11231)
(11088)
自然科学基金(11033)
成果(10954)
(8568)
重点(8225)
课题(8212)
(8097)
教育部(7785)
项目编号(7708)
人文(7433)
大学(7364)
科研(7284)
期刊
(33563)
经济(33563)
研究(30185)
(25888)
金融(25888)
中国(24685)
(17698)
(9719)
管理(9488)
审计(9455)
教育(9417)
学报(8914)
财经(7427)
大学(7422)
科学(7415)
学学(6576)
(6271)
会计(6074)
经济研究(5400)
财会(5212)
技术(5019)
理论(4980)
农村(4954)
(4954)
图书(4836)
实践(4653)
(4653)
问题(4397)
国际(4262)
农业(4152)
共检索到137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兆荣  
本文在分析人民银行内审工作现状的基础上 ,着重提出了改进人民银行全面审计工作的八项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英等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监管改革中均赋予了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从理论上分析,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构建我国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应明确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开发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权力,并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协调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维  
固定资产是人民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物质保障和基础。加强对中央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是提高中央银行履职效率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中央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形成原因,提出人民银行应创新工作方式和管理思路,有针对性地推进中央银行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构筑后勤保障新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革莉  
文章认为,要建立中央银行对其它银行行长任职资格审查制,确立中央银行的领导权威;实行金融领导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配制,树立中央银行的行政权威;分离中央银行监督管理职能与其它银行经营管理职能,确立中央银行的监督权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金融法规体系,确立中央银行的管理权威;建立中央银行管理下的结算中心,形成畅通无阻的资金清算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继志  
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英等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动金融监管改革,赋予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从理论上分析,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构建我国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应明确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开发、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权力,并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协调机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群艺  
本文从概念史的角度考察"中央银行"从出现至20世纪初在中外语言中的演变路径,探求这一概念与制度实现过程之间的互动。日本作为西方"中央银行"名称与制度的接受者与传播者,首先采用了这一译名,并且在中央银行的建设实践中不断向这一特定概念趋近,并最终建立了功能较为完整的央行机构,特别是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近代中国的央行制度与日本有不解之缘,但非垄断性与非独立性使央行机构与统一货币的建立初衷有较大差距。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造就了"国家银行"等竞争词的产生,同时也孕育了近代多样性的央行体制。从中日两国的案例来看,制度的命名选择更多地取决于法律条文的影响,概念的变化足以折射出制度的动态变迁,而制度在趋近概念的实践过程中也可以影响概念的内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司"探索开展绩效审计"课题组  赵宗华  韩国强  毕金澜  
绩效审计所关注的重点不再局限于传统合规性审计中是与否、对与错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好与不好、能否更好的问题绩效审计自上个世纪中后期在国际上兴起以来,不仅在国家审计中得到迅猛发展,也逐渐成为内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萌  
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在中央银行的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中的作用分析,认为内部审计在中央银行治理的各个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其中,内部审计在中央银行内部治理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决策机制、分支机构建设等若干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在中央银行增强透明度、完善问责制、提高独立性等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盛林  桂彦中  
我国中央银行职能弱化的主要因素在于金融改革的迟滞,管理体制的制约,自身素质的局限和法律规范的缺陷。强化中央银行职能,必须确立其在货币信用领域的四大权威:通过建立对其它银行行长任职条件审查制,确立其领导权威;通过实行自身金融管理干部上岗资格考核制,确立其行政权威;通过分离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与经营管理职能,确立其监督权威;通过构建适应新体制的金融法规体系,确立其管理权威。并配套建立中央银行管理下的联行结算中心,形成畅通无阻的资金清算机制,促进金融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合勋  
改善央行货币发行工作,应健全金融法规,提高市场流通货币整洁度,打击制、贩假币活动,加快货币发行现代化建设,提高发行队伍整体素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学军  
本文从探究全球流动性原因的思路出发,描述了对流动性的理解;分析了目前全球流动性的特征;在寻求全球流动性的根源过程中,重点阐述全球流动性与世界几个主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因果关系。并且,结合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对市场的影响,表明了流动性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对中央银行的挑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关于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转换职能的思考编者按:《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不再拥有资金调控权,主要职责就是实行金融监督和管理。”这一举措是1984年我国中央银行体制建立以来的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存明  
对建立中央银行大监管体系的思考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分行行长黄存明金融监管被明确为中央银行的一项职能,是我国中央银行制度走向完善和成熟的标志之一。在中央银行监管的起步阶段,很有必要从理论上理清监管的思路,在实践上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大监管路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从1984年开始,新西兰的金融体制经历了一场以放松管理为特征的自由化改革,改革的范围包括政府减少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干预,取消外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的利率限制,放松金融机构业务分工限制等,而其中新西兰中央银行体制的改革尤其引人注目,它使新西兰中央银行——新西兰储备银行——由发达国家受政府控制最严的中央银行之一,变为西方国家独立性最大的中央银行之一。本文试图对新西兰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原因、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以及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作一剖析,以求教于学术界同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