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
2023(1671)
2022(1544)
2021(1398)
2020(1297)
2019(2851)
2018(2838)
2017(5621)
2016(3313)
2015(3719)
2014(3692)
2013(3824)
2012(3602)
2011(3154)
2010(3405)
2009(3417)
2008(3538)
2007(3301)
2006(3298)
2005(3284)
作者
(8610)
(7196)
(7074)
(6864)
(4508)
(3441)
(3245)
(2803)
(2612)
(2599)
(2587)
(2520)
(2466)
(2443)
(2310)
(2293)
(2145)
(2123)
(2054)
(2041)
(1948)
(1802)
(1734)
(1706)
(1692)
(1674)
(1662)
(1638)
(1496)
(1448)
学科
(21547)
税收(20121)
(19951)
管理(9982)
(9525)
经济(9500)
(8384)
(8200)
(7268)
企业(7268)
财政(4593)
(3903)
(3885)
中国(3571)
(3452)
财务(3445)
财务管理(3440)
企业财务(3244)
(3016)
收入(2779)
方法(2657)
(2597)
银行(2597)
地方(2578)
(2506)
(2433)
(2431)
制度(2425)
(2425)
(2308)
机构
大学(41880)
学院(41612)
(17012)
(15914)
经济(15454)
管理(13742)
研究(13692)
中国(12638)
(11066)
财经(10896)
理学(10704)
理学院(10598)
管理学(10449)
管理学院(10361)
(9622)
(9351)
(9192)
(9018)
税务(8520)
(7981)
(7910)
财经大学(7722)
科学(7301)
(7035)
(7032)
中心(6836)
(6432)
财政(6343)
北京(6185)
(6021)
基金
项目(19486)
研究(16165)
科学(14819)
基金(13704)
(11281)
国家(11167)
社会(9930)
科学基金(9476)
社会科(9428)
社会科学(9427)
成果(8051)
编号(7576)
教育(7167)
(6951)
基金项目(6478)
资助(6330)
(5954)
(5868)
(5323)
项目编号(5321)
(5312)
阶段(5310)
自然(5119)
课题(5012)
自然科(5007)
阶段性(5006)
自然科学(5004)
自然科学基金(4916)
(4492)
(4430)
期刊
研究(22498)
(21437)
经济(21437)
(15052)
(14729)
(13768)
税务(13339)
中国(10279)
教育(6246)
(6020)
金融(6020)
学报(5447)
管理(5165)
财经(4817)
(4388)
(4182)
(4182)
涉外(4182)
(4024)
大学(3939)
科学(3525)
经济研究(3491)
图书(3421)
学学(3385)
会计(3349)
国际(3345)
财会(3325)
(3214)
财政(3214)
技术(2923)
共检索到84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保民  
利税分流是针对国营企业利税不分的弊端提出的一项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措施,目的是理顺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转换分配机制,为以后实行“分税制”和“复式预算”奠定基础。目前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不合理状况,可以看作质与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分配关系混乱,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分配规范被人为地排斥,如企业向国家依法纳税的义务被承包制取代了、国家作为资产所有者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克崮  怀鹏飞  
一、税利分流试点的进展、成效和问题目前,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4个中央单位进行了税利分流试点,试点企业约2000户(含大中型企业300多户)。财政部批准试点的有16个地区和4个中央单位,试点企业近1600户,其中工业企业700多户,商业企业400多户。各地自行批准试点的省市有16个,试点企业约400户。税利分流试点的实践较明显地取得了四个效果:第一,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格局趋向合理稳定。以试点最早的重庆市的工业试点企业为例,国家所得、企业留利和利润还款三者占可分配利润的比例,在试点以前的1987年分别为26%、45%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柏龄  
一、税利分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税利分流是目前上海、成都、重庆等地试行的一种企业利润分配制度.即企业的实现利润分别以所得税和利润形式上交国家财政一部分,并实行税后归还银行基建和技改贷款,再以多种形式的承包办法上交税后利润。扣除上交部分,余下的作为企业留利。所以简称“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从改革的理论依据看,税利分流理论来源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有企业所具有的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金槐  
如何完善和发展“税利分流”?作者认为:首先要减轻企业赋税,增强税后承包能力,所得税率应保持在30%的范围之内,且不宜“一刀切”都实行比例税率,对中央企业和大城市的企业可实行比例税率,而省、地、市、县级企业适用于五级超额累进所得税制.其次是改税后上交承包利润为征收国有资产占用费.第三是从实际出发解决归还银行借款的问题,“试点”前和“试点”后的贷款区别对待,即使是试点后的新贷款,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差,也应允许其税前还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袁亦华  沈继伟  马朝晖  
企业利税调查后的置疑与思考袁亦华沈继伟马朝晖财政收入增长是否反映微观经济的同步发展?企业利税是否真正来源于销售收入和利润?货币供应量对利税实现有何影响?近期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对今年以来慈溪市财政收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调查了20家利税大户,调查结果...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谭珩  
近年来,中国股市持续低迷,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有学者提出调整对股息红利所得的税收政策。针对这些主张,本文首先分析了股民持股期限的决定因素,进而对差异化税收政策能否控制短期炒作做出了判断,认为税收政策不能代替行业管理制度发挥作用,只有行业管理制度跟上要求,税收政策才能起到助推作用。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马可·格莱奇  贺燕  
进入后疫情时代,意大利政府根据中长期财政规划开展税制改革,以助力经济复苏。此轮税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包括简化税制、拓宽增值税税基、降低劳动所得税负、增加不动产税负。本文介绍了意大利2022年预算法案中税制改革举措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财税措施的调整情况,并对其未来税制改革趋势进行分析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报纯  杨学富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采取的是“财税合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成本、费用、收入、存货等一系列会计基本概念都发生了变形,影响了整个会计信息的质量,因而,构建财税分流的增值税会计模式应成为增值税会计改革的方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仪喜峰  丁书旸  
面对我国司法资源越发紧缺的情况,节约司法成本,有效地优化程序成为迫切需要。英美法系在庭审前注重对案件进行分流处理,使得大部分简易案件庭审和解解决。案件分流机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司法资源集中力量解决复杂的案件问题。在进一步明确案件分流标准、保证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和完善制度设计等方面采取一定措施。为避免片面追求效率和节约司法成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乃信  张慧凤  
 为克服Shannon熵的局限性,修改了Shannon熵的公理,用公理化的方法,推导出具有有限分布列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信息量系。并且将它推广到任意具有可数无限分布列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和随机向量。证明了信息量系的最大信息量定理,可加性定理,广义可加性定理、互信息定理、独立性定理等性质。对信息量系中参数值的选取提出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秦英林  
"实现利税"的提法值得商榷秦英林【关键词】利润,税金,经济,效益长期以来,人们往往用"实现利税"来评价企业的经济活动。它是把企业实现的利润与税金合起来反映企业的业绩,该提法似乎有道理,但仔细推敲,实乃不科学、不规范、不严密。既容易混淆利润与税金的界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苏力勇  欧阳令南  
红利税率的多元化是引致投资者对股票估价差异性的原因之一,并且催生了现金股利除息前后的套利机会和增量交易。当现金股利水平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具有税负优势的投资者将在除息前买入股票,然后在股票除息后卖掉,以进行套利。这种交易将使得红利税发生额减少,印花税发生额增加,形成红利税与印花税之间的联通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志文   魏珺玥  
明确普职分流政策的逻辑、困境与未来取向是确保普职分流良好推进的必然要求。从历史逻辑来看,普职分流的政策和实践因社会和职业教育的变化而不断演进;从现实问题来看,普职分流面临两大现实困境,即普通高中学历和中职学历不等值、学历价值和技能价值不匹配;从未来改革来看,需要加快推进“职教高考”制度建设,大幅增加中职学校的经费投入,提高中职教育的基础地位,重新审视学历与技能的关系,真正形成“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社会观念,实现普职主动分流、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