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4)
2023(6142)
2022(5103)
2021(4988)
2020(4435)
2019(10282)
2018(10207)
2017(20476)
2016(11258)
2015(12868)
2014(12898)
2013(12450)
2012(11114)
2011(9913)
2010(10306)
2009(9751)
2008(9807)
2007(8754)
2006(7891)
2005(7324)
作者
(30414)
(25218)
(24982)
(24149)
(16364)
(12055)
(11437)
(9781)
(9506)
(9207)
(8634)
(8354)
(8116)
(8113)
(7920)
(7755)
(7593)
(7516)
(7308)
(7290)
(6358)
(6212)
(6177)
(5931)
(5825)
(5691)
(5595)
(5577)
(5177)
(4890)
学科
(45400)
经济(45322)
管理(41186)
(39614)
(37144)
企业(37144)
方法(25787)
数学(22955)
数学方法(22418)
(17377)
(13780)
财务(13742)
财务管理(13715)
企业财务(13227)
(10820)
(10625)
中国(10081)
业经(9946)
理论(8925)
(7769)
(7618)
(6840)
(6769)
银行(6767)
(6615)
贸易(6607)
(6524)
(6439)
(6424)
体制(6369)
机构
大学(155876)
学院(155791)
管理(65701)
(59752)
经济(58355)
理学(56620)
理学院(56150)
管理学(54983)
管理学院(54713)
研究(44134)
中国(37189)
(32318)
(32039)
科学(25266)
财经(24993)
(24273)
(22611)
中心(21988)
(21209)
北京(20505)
(20413)
业大(20115)
(19413)
财经大学(18727)
(18607)
研究所(18586)
师范(18436)
商学(17801)
商学院(17649)
经济学(16948)
基金
项目(98785)
科学(78735)
基金(73048)
研究(71966)
(62422)
国家(61899)
科学基金(54957)
社会(45759)
社会科(43442)
社会科学(43429)
(38208)
基金项目(37778)
自然(36930)
自然科(36161)
自然科学(36155)
自然科学基金(35501)
教育(35384)
(31918)
资助(31701)
编号(29675)
成果(24692)
(22394)
重点(21833)
(20258)
课题(20232)
教育部(19935)
人文(19477)
大学(19134)
科研(18993)
项目编号(18988)
期刊
(67390)
经济(67390)
研究(45154)
中国(31302)
(28910)
管理(26567)
学报(20692)
科学(19994)
教育(18725)
(18478)
大学(16847)
(16357)
金融(16357)
学学(15666)
技术(15277)
财经(12910)
农业(12083)
业经(11285)
(10818)
经济研究(10475)
财会(9578)
统计(9477)
(8611)
会计(8493)
技术经济(8258)
问题(8060)
决策(7836)
图书(7784)
(7578)
理论(7323)
共检索到235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溪发  郭艳龙  
本文对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探讨,并与传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公司治理模式相比较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虽然存在缺陷,但仍然具有竞争力,而且这些缺陷是可以克服的。相反,新兴的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某些缺陷是无法克服的,因此尚不能取代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国民  
文章对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作了回顾,认为由于存在治理目标难以确定、对经理人员难以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治理成本高昂等问题,导致了其不可能成为主导的治理模式。文章认为在当今世界已经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治理模式趋同化。提出了对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昆玉  
公司治理模式是一套治理公司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随着公司的发展演变,“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开始受到人们的诘责,“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开始为人们所青睐。“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传统“股东至上”逻辑的质疑;其实践常见于德国与日本的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公司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面临着进一步演变的挑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姜鑫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认为,凡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企业所有权的分配,都应该参与公司治理。因此,有必要从多元理论的角度来重新定义产权概念,以确保所有当事人的利益得以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涵  吴东立  
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商行后,由于农商行所涉及的利益主体是多元的,农商行公司治理问题变得日益重要而复杂。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以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当前农商行治理模式,提出农商行的治理应保证各主体权益,包括内部股东、员工等的权益,同时还需考虑外部政府、客户及社会的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其治理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晓盈  钟锦文  
“股东至上”理论与“委托人模式”公司治理的治理主体是股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受托人模式”公司治理的治理主体则多元化;包括公司股东、管理层、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及当地社区等。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股份公司控制权争夺机制的初步分析,推定“受托人模式”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岳晓光  
本文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绩效评价、公司管理的正负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最后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后我国公司治理模式构建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永辉  
在分析军民融合创新特性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治理理论提出了军民融合创新治理体系,并将该体系分为内部治理、外部治理两个层次。基于各利益相关者的治理需求和责任,提出了融合创新的利益相关关系治理模型,进而提出两种典型的融合创新治理模式,即军工单位主导的治理模式和民工单位主导的治理模式。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比较了两种治理模式的代表性案例,结果证明了理论成果的合理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章建新  姚莹  
目前,在我国职教集团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集团组织的集约化运行。文章借鉴公司企业治理的原理和方式,提出了集团内院校、企业、学生、政府、行业协会、债权人、社区机构以及教师与其他工作人员这些不同于公司企业的一组利益相关者,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和冲突的基础上,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职教集团管理模式,并提出按照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要求应遵循集约化发展的原则、分层治理的原则、集中统一的原则等,对于克服集团组织运行中的体制性障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更华  吴剑辉  
本文对壳牌公司传统的“股权至上”管理模式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该公司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的形成、主要内容、绩效与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永辉  
基于我国生态产业链失稳、失灵现象,本文提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研究思路。本文分析了我国生态产业链治理的背景;从内部整合性和外部调适性两个维度,分析了影响生态产业链系统稳定性的风险因素;分析了政府、企业、第三社会组织和公众等主要利益相关者治理失灵困境;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生态产业链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型,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的治理功能和治理特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兴南  王健  
从股东利益至上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是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新发展,它充分反映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现代物流企业是由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联合体,这些利益相关者接受契约的约定,确保契约联合体的正常运转,维护联合体的合法权益。利益相关者权益的维护是一个合作博弈的过程,物流企业要维护利益相关者权益,尊重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诉求,拓展履行利益相关者责任的路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宋克勤  杜昱  
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在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以及极强的外部效应,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不再适用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的治理模式,而是适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本文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国有商业银行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有效的识别并计算了权重;其次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了各利益相关者变量与银行绩效的关系,并且根据运行结果对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石水平  陈佳  
世界范围内不断涌现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促使人们对传统公司治理的反思,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背景下,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财务报告模式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将财务报告与利益相关者结合起来,探讨了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下的财务报告对未来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盛亚  于卓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量的社会问题逐渐凸显,亟需引起高度重视。社会创新作为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协同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有效实践形式,日益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文章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社会创新研究,基于"利益—权力"个体属性的差异对社会创新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进一步归纳出社会创新利益相关者网络的属性特征,据此选择有效的网络治理模式以平衡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和权力,推动社会创新。研究认为,当"政府—企业—社会"作为社会创新主体时具有特殊的主体属性,会影响社会创新网络治理模式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