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7)
- 2023(10519)
- 2022(8693)
- 2021(7858)
- 2020(6377)
- 2019(14889)
- 2018(14774)
- 2017(28276)
- 2016(14814)
- 2015(16791)
- 2014(17108)
- 2013(16924)
- 2012(15911)
- 2011(14869)
- 2010(15544)
- 2009(14354)
- 2008(13972)
- 2007(12499)
- 2006(11543)
- 2005(10841)
- 学科
- 济(90610)
- 经济(90550)
- 管理(37193)
- 业(34604)
- 方法(31121)
- 数学(27434)
- 数学方法(26914)
- 企(26537)
- 企业(26537)
- 地方(25362)
- 中国(23513)
- 贸(20103)
- 贸易(20088)
- 易(19444)
- 农(19110)
- 业经(17632)
- 地方经济(15689)
- 学(15149)
- 农业(12778)
- 融(12622)
- 金融(12621)
- 发(12310)
- 制(12019)
- 银(11907)
- 银行(11896)
- 理论(11736)
- 行(11659)
- 环境(11562)
- 财(11416)
- 和(10292)
- 机构
- 学院(224036)
- 大学(221243)
- 济(105580)
- 经济(103559)
- 研究(82705)
- 管理(81463)
- 理学(68720)
- 理学院(67906)
- 管理学(66478)
- 管理学院(66062)
- 中国(63107)
- 京(47845)
- 科学(47481)
- 财(44179)
- 所(42121)
- 研究所(37707)
- 中心(36160)
- 江(34757)
- 财经(34330)
- 经济学(33597)
- 农(33434)
- 北京(31280)
- 经(30924)
- 范(30396)
- 师范(30135)
- 经济学院(29800)
- 院(29546)
- 业大(28926)
- 州(28179)
- 农业(25600)
- 基金
- 项目(138131)
- 科学(108472)
- 研究(102979)
- 基金(98228)
- 家(84658)
- 国家(83993)
- 科学基金(71612)
- 社会(66411)
- 社会科(63206)
- 社会科学(63192)
- 省(54888)
- 基金项目(50062)
- 教育(47210)
- 划(45188)
- 自然(43658)
- 自然科(42671)
- 自然科学(42663)
- 资助(42077)
- 自然科学基金(41848)
- 编号(41577)
- 发(36171)
- 成果(34009)
- 重点(31582)
- 课题(30167)
- 部(29970)
- 发展(29676)
- 展(29205)
- 创(28336)
- 国家社会(27564)
- 创新(26599)
- 期刊
- 济(128545)
- 经济(128545)
- 研究(74212)
- 中国(49357)
- 管理(33921)
- 农(32163)
- 财(31722)
- 学报(29706)
- 科学(29223)
- 教育(25977)
- 融(23585)
- 金融(23585)
- 大学(23533)
- 技术(23197)
- 经济研究(22334)
- 农业(22262)
- 学学(22094)
- 业经(20033)
- 财经(17560)
- 问题(16979)
- 贸(15579)
- 经(15344)
- 国际(14296)
- 统计(14158)
- 技术经济(13525)
- 世界(13237)
- 策(12553)
- 业(11983)
- 商业(11841)
- 决策(11441)
共检索到362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范广垠 王天营
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给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路径,但是,这个发展路径是有条件的。从资源环境的视角,对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应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链环上的产业破解中国二元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资源环境制约问题。
关键词:
发展模式 二元经济 资源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俞忠英
中国从70年代末以来出现了“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共存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发展膨胀”型式,以别于西方国家曾经出现过的“停滞膨胀”型式。尽管这是出现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新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佟家栋 周燕
中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并非单向和线性的,而是由城乡相对实际收入导致的此消彼长过程。"民工荒"现象是在出口波动、农产品价格提高、城镇生活成本上升和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等综合影响下出现的就业市场摩擦性现象,并不能说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或中国剩余劳动力即将消失。理论测算表明,中国仍存在近1亿人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其二元经济转型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格局并未改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虞坷
改革开放后,我国继续实行以效率优先为特征的非平衡发展战略,倒"U"假说作为非平衡战略的重要理论引入我国,并激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刘易斯转折点、库兹涅茨转折点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当前的研究往往忽视两者之间存在的一种联系。反复争论我国是否已经到达刘易斯转折点缺乏现实意义,文章欲以中国经济出现刘易斯转折点与库兹涅茨假说的基本特征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逻辑起点,重点解决中国城乡二元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传导机制与线索,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燕 佟家栋
"民工荒"和工资上涨现象引起较多关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议。本文从开放经济与二元经济关系的视角出发,指出中国的二元经济转型是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开放过程的并存。同时,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仍未到来,工资差距仍在行业和地区间存在,并吸引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而外部冲击、城镇化和工业化不匹配等现象的存在,是造成剩余劳动力与"民工荒"现象并存的主要原因。基于284个地级市宏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支持上述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传健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旨在揭示发展中国家通过工业发展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规律,但该理论对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不能完全沿着刘易斯模型提供的路径,应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理顺农业发展思路,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推进新型村镇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革和消除现行的歧农政策,落实农民的国民待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根明
中国在实现其历史性变迁的漫长征途中,面临着一系列不容置疑的制约性因素。如何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及其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选择适宜的组织机制,实施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一、传统二元结构理论的缺陷荷兰经济学家博克通过对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状况的长期考察,提出了二元社会结构的概念,从而考虑到具有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二元性,但是直到阿瑟·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才被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高丹桂 张志强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因揭示了资本形成的源泉而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性理论,但因其忽略了二元结构转换中的土地、技术、制度安排等要素以及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而使其普适性大打折扣。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农村的劳动力和土地则同时向现代部门转移。据此,构建一个包含了土地要素流动的二元经济模型,可以得到两点重要的政策启示:第一,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市场来改变"三农"的窘况,而应该借助市场经济以外的力量(如惠农的制度供给)来协同解决"三农"问题;第二,现行土地制度强化了土地要素配置的二元结构,实质上提高了土地要素流向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扬 陈莹
1978年以来,中国依靠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双轮驱动,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和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2008年以来,在国内外经济格局大调整的背景下,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部分生产要素正在发生变化。如何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妥善解决要素禀赋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无疑是未来一个时期内政府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从刘易斯拐点理论入手,通过分析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根据中国现有的人口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得以从谋求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人口红利 人口转变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雪原
长期以来,在"共同共有"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时无法对集体资产进行有效处置,只能以劳动力身份转移到城市,难以跨越市民化的高成本门槛。加之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下,对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的歧视导致集体土地利用低效,集体资产规模不能得到快速增长。本文认为,加快农民市民化进,完成农村社会结构转型的历史任务,当务之急是让农民"带资进城"。为此,本文把农村集体土地要素纳入刘易斯二元模型,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同时研究劳动力市场与土地市场的变化,提出—般均衡框架下的"双刘易斯二元模型"假说。本文分析发现,在转型经济中,不仅劳动力供给存在刘易斯转折点,农村集体土地供给也存在一个由充裕到稀缺的转折性变化。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斌
二元经济理论是发展经济学中非常著名,也比较重要的理论。但这个经济理论是有缺陷的理论,这表现在其赖以建立的基础并不坚实,其分析的逻辑存在漏洞,其使用的概念极为含糊,以及这个理论很难被应用到实践中去。正是理论上的缺陷以及在发展中国家实践中的失败,最终使得这个理论退出了发展经济学的主流。试图对二元经济理论的这些缺陷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剩余劳动力 刘易斯转折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毅
本文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重新阐释了刘易斯二元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本文分析表明,刘易斯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实际上是一个AK模型,这一点是以几何图示给出的刘易斯模型所无法揭示的。另外,劳动力无限供给所形成的微观机制上的AK类型的持续增长,也被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所忽略。
关键词:
刘易斯模型 AK模型 跨期决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圣华 朴银哲
本文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分析东北三省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利用1978年~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函数,之后利用计量分析结果估算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并与农村部门的生存水准进行比较,最后再估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东北三省当中吉林省接近刘易斯的转折点,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远没有到刘易斯的转折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勇
鉴于近年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停滞,本文在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分析框架下探讨了资本非农化倾向与二元经济差距之间的门槛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当经济尚未跨过刘易斯拐点,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时,资本非农化倾向将引起二元经济差距较大幅度的降低;(2)当经济跨过(或接近)刘易斯拐点,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时,资本非农化倾向对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促进作用将逐渐降低。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利用1978-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很好的证实了上述逻辑。最后为本文的结论性述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东
文章探讨了温家宝提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以及政府为保证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导致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式在中国的运行结果,分析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