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5)
- 2023(10964)
- 2022(9236)
- 2021(8357)
- 2020(6870)
- 2019(15569)
- 2018(16052)
- 2017(28991)
- 2016(16208)
- 2015(18317)
- 2014(18947)
- 2013(17990)
- 2012(16991)
- 2011(15723)
- 2010(16276)
- 2009(15393)
- 2008(15169)
- 2007(14079)
- 2006(12939)
- 2005(12367)
- 学科
- 济(79008)
- 经济(78899)
- 管理(50181)
- 业(39877)
- 企(34759)
- 企业(34759)
- 方法(21801)
- 中国(20520)
- 制(20423)
- 地方(19881)
- 财(19608)
- 数学(17860)
- 数学方法(17670)
- 业经(17357)
- 农(16853)
- 学(16191)
- 体(15860)
- 银(13340)
- 银行(13320)
- 理论(13217)
- 地方经济(13176)
- 融(13057)
- 金融(13050)
- 行(12804)
- 体制(11771)
- 教育(11354)
- 环境(11120)
- 务(10709)
- 财务(10669)
- 财务管理(10628)
- 机构
- 学院(234016)
- 大学(233250)
- 济(100970)
- 经济(98606)
- 研究(84136)
- 管理(80688)
- 理学(66234)
- 中国(65749)
- 理学院(65458)
- 管理学(64344)
- 管理学院(63882)
- 财(52745)
- 京(50388)
- 科学(47287)
- 所(43009)
- 江(40276)
- 财经(39047)
- 中心(37696)
- 研究所(37681)
- 经(34894)
- 农(34170)
- 北京(32516)
- 范(32363)
- 经济学(32215)
- 师范(32034)
- 州(31149)
- 院(30166)
- 业大(28880)
- 经济学院(28334)
- 财经大学(28254)
- 基金
- 项目(137675)
- 研究(107573)
- 科学(107171)
- 基金(96161)
- 家(82156)
- 国家(81372)
- 科学基金(69004)
- 社会(68082)
- 社会科(64223)
- 社会科学(64211)
- 省(55186)
- 教育(50983)
- 基金项目(49126)
- 编号(45181)
- 划(45054)
- 自然(40254)
- 成果(40023)
- 资助(39343)
- 自然科(39229)
- 自然科学(39217)
- 自然科学基金(38506)
- 课题(33701)
- 重点(31618)
- 制(30714)
- 发(30709)
- 部(30547)
- 性(28861)
- 创(28304)
- 国家社会(27986)
- 年(27745)
- 期刊
- 济(132789)
- 经济(132789)
- 研究(82946)
- 中国(59034)
- 财(44585)
- 教育(36302)
- 管理(34899)
- 学报(33601)
- 农(32559)
- 科学(29953)
- 大学(26466)
- 融(26280)
- 金融(26280)
- 学学(24250)
- 技术(23220)
- 经济研究(21380)
- 财经(21362)
- 农业(20622)
- 业经(19307)
- 经(18646)
- 问题(16229)
- 贸(12284)
- 技术经济(12006)
- 图书(11892)
- 职业(11490)
- 坛(11299)
- 论坛(11299)
- 世界(11128)
- 改革(10933)
- 革(10933)
共检索到395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晔
作者认为,列宁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虽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国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同规律,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列宁在体制改革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是"阐明了新经济体制下一系列政策的理论依据,具体解决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道路、方式、步骤和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主要有: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只靠革命热情,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工农业生产都应在相当程度上实行商业原则;国家资本主义可以作为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桥梁;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正确的财政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绪程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已为改革指出了大方向,现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通力协作,拿出可供选择和实施的目标模式和总体方案。下面,笔者仅就我国经济制体改革的目标模式谈点意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宗辉 万泉
福建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张宗辉,万泉一、福建林业新格局及其面临的抉择1989年5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在三明市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指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狠抓七年,绿化八闽”的宏伟目标,制定并实施“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和“五个基地一条线”建设规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查克明
一、中国电力工业的现状分析中国电力工业已有110年历史,建国初期全国仅有发电装机185万千瓦,年发电量43亿千瓦时,人均发电量不足10千瓦时。建国后30年,到1978年发电装机达到5712万千瓦,年发电量2566亿千瓦时。改革开放16年来,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和重视电力发展,自1988年以来,年均装机增长8.1%,每年新增装机超过1500万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小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本文介绍了四川宜宾县级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作法,认为县的几大班子齐心协办围绕经济中心抓改革,有一整规范化、可操作性的方案,突出整体性和配套性等是其重要的经验。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琳 冯璐 李皎
文章对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化探索阶段的理论创新、政策践行及绩效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理论层面,对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认识是这一时期深化改革的思想前提,"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其全局引领,而"现代化经济体系"构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则是在这一全局引领下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的理论拓展。在践行层面,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构思为指导的"六个体系、一个体制"的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一带一路"建设是这一时期深化改革的关键性政策践行。这些政策践行是理论创新的现实体现,同时又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实践源泉,两者之间动态互动,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刘泽黎 宋欣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以计划经济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制度僵化、计划无法与实际需求匹配等问题。针对经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国围绕如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若干次尝试性的探索,并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不仅帮助我国从实践的挫折中快速恢复,而且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飞 金燕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流。作为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和发展趋势,研讨式教学法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和采用。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课程是一门研究生的公共选修课。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沁悦 丁林峰
文章将1978年至1992年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自觉探索阶段"。通过综合分析该阶段体制改革思想的变化路径和理论逻辑、各项具体政策的推进过程以及经济绩效,阐明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在思想轨迹方面,改革目标的市场化取向不断增强,经历了从"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到"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形成了包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等在内的成体系的指导理论。在政策实践方面,经历了农村经济、国有企业、非公有经济和价格机制改革等具体改革过程,摸索和总结了正确有效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经验和教训。在经济绩效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效及其与市场化改革推进的内在关联性,从而阐明了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晓莺 杨柔 徐文斌
文章将1992年至201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为全面探索阶段,并对这个时期从理论思想、政策践行和经济绩效三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分析。首先,在理论思想方面,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六大方面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发展历程。其次,在政策践行方面,从宏观、微观、市场体系和国际四个层面对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内容进行了考察。最后,在经济绩效方面,从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以及对外经济发展四方面对我国在全面探索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绩效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全面探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履宽
12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有三个,即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国家、企业、个人之间以及积累、消费之间的分配关系)没有理顺、以价格双轨制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秩序混乱。这表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长酉
关于建筑业经济体制改革方向问题的王长酉1.建筑业改革得失1.1建筑业的改革成就斐然。改革开放以来,是建筑业在建国后发展最活跃时期,生产能力迅速增强。八十年代十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万亿元,超过前30年总和,机械装备水平有很大提高,机械装备总功...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体卫 宗合
199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已恢复正常增长,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有利条件。1991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整体上看是好的,既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又牢牢地把握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一、1991年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全国改革的势头越来越好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小川 银温泉
本文针对最近几年来流行的关于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的"三驾马车"及"休克疗法"的论点,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的改革道路及其中的争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