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9)
- 2023(9108)
- 2022(8129)
- 2021(7532)
- 2020(6702)
- 2019(15914)
- 2018(15601)
- 2017(30340)
- 2016(17022)
- 2015(19159)
- 2014(19332)
- 2013(19734)
- 2012(18717)
- 2011(16993)
- 2010(17439)
- 2009(16373)
- 2008(16697)
- 2007(15166)
- 2006(13575)
- 2005(12617)
- 学科
- 济(71537)
- 经济(71458)
- 管理(44496)
- 业(41466)
- 企(33080)
- 企业(33080)
- 方法(32922)
- 数学(29337)
- 数学方法(29005)
- 财(23113)
- 税(21954)
- 税收(20484)
- 收(20313)
- 贸(19245)
- 贸易(19235)
- 农(19229)
- 中国(18778)
- 易(18715)
- 学(15963)
- 制(14474)
- 地方(14361)
- 出(13818)
- 业经(12888)
- 农业(12179)
- 务(11671)
- 财务(11636)
- 财务管理(11606)
- 银(11091)
- 银行(11060)
- 企业财务(10908)
- 机构
- 大学(244905)
- 学院(240670)
- 济(101500)
- 经济(99199)
- 管理(86809)
- 研究(85445)
- 理学(72935)
- 理学院(72058)
- 管理学(70714)
- 管理学院(70249)
- 中国(67969)
- 财(55120)
- 京(53025)
- 科学(51353)
- 所(44786)
- 农(43266)
- 财经(41403)
- 江(40337)
- 中心(39995)
- 研究所(39756)
- 经(37409)
- 业大(35467)
- 北京(34225)
- 农业(33755)
- 经济学(32710)
- 州(31220)
- 范(30800)
- 师范(30481)
- 院(30428)
- 财经大学(30380)
- 基金
- 项目(149313)
- 科学(115291)
- 基金(107939)
- 研究(107555)
- 家(94514)
- 国家(93769)
- 科学基金(78537)
- 社会(66783)
- 社会科(63388)
- 社会科学(63366)
- 省(56565)
- 基金项目(55763)
- 自然(50682)
- 教育(49551)
- 自然科(49495)
- 自然科学(49477)
- 划(48913)
- 自然科学基金(48603)
- 资助(46927)
- 编号(43719)
- 成果(37735)
- 重点(33949)
- 部(33804)
- 发(31485)
- 课题(30463)
- 创(29716)
- 科研(29335)
- 教育部(28680)
- 大学(28663)
- 性(28650)
共检索到387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琳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红伟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卓祥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华
本文认为,将"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作为"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并不十分恰当,如果作为出口货物的"销项税额"处理可能更合理,进而使得"免、抵、退"税办法在计算上有所简化,也易于理解,能够更好地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关键词:
出口货物 “免、抵、退”税 计算方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卓祥倩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兰延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步瑞
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实行"免、抵、退"税方法,其计算方法与会计处理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对"免、抵、退"税方法的原理、运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用图示的方法比较形象地剖析其应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 免、抵、退 抵减额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罗群 王康宁 梁金君
进料加工贸易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与一般出口贸易“免、抵、退”增值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方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之处。其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开展进料加工业务的企业,在第一次进料之前,应持进料加工贸易合同、海关核发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并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向退税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在向退税部门申报办理“免、抵、退”税时,应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退税部门按规定审核后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采用“实耗法”的,《生产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戚玉龙
出口货物退(免)税期限是出口退税制度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本文归纳了我国目前有关该期限的规定,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应明确法定支付退税期限等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货物退(免)税 期限 执法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