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0)
- 2023(11869)
- 2022(9978)
- 2021(9421)
- 2020(8004)
- 2019(18136)
- 2018(17876)
- 2017(35090)
- 2016(18766)
- 2015(20661)
- 2014(20432)
- 2013(19773)
- 2012(17743)
- 2011(15791)
- 2010(15407)
- 2009(14052)
- 2008(13479)
- 2007(11414)
- 2006(9384)
- 2005(8355)
- 学科
- 济(70655)
- 经济(70536)
- 管理(58002)
- 业(54063)
- 企(45914)
- 企业(45914)
- 方法(35379)
- 数学(31752)
- 数学方法(31336)
- 财(23581)
- 农(18095)
- 制(18025)
- 中国(17709)
- 业经(15654)
- 务(15124)
- 财务(15079)
- 财务管理(15046)
- 企业财务(14414)
- 学(12795)
- 体(12626)
- 贸(12297)
- 贸易(12293)
- 银(12290)
- 银行(12276)
- 融(12267)
- 金融(12264)
- 易(12033)
- 技术(11999)
- 农业(11843)
- 行(11654)
- 机构
- 大学(255994)
- 学院(252786)
- 济(107373)
- 经济(105383)
- 管理(100629)
- 理学(88102)
- 理学院(87182)
- 管理学(85718)
- 管理学院(85198)
- 研究(81283)
- 中国(60658)
- 财(52497)
- 京(51502)
- 科学(46657)
- 财经(42095)
- 经(38596)
- 所(38503)
- 中心(38274)
- 农(37615)
- 江(35889)
- 业大(35863)
- 研究所(34906)
- 经济学(34803)
- 财经大学(31944)
- 范(31803)
- 经济学院(31552)
- 师范(31477)
- 北京(31309)
- 院(29971)
- 农业(29462)
- 基金
- 项目(179479)
- 科学(144325)
- 基金(134903)
- 研究(131512)
- 家(117035)
- 国家(116110)
- 科学基金(101451)
- 社会(86857)
- 社会科(82554)
- 社会科学(82538)
- 基金项目(71302)
- 省(68087)
- 自然(65443)
- 自然科(63997)
- 自然科学(63978)
- 自然科学基金(62855)
- 教育(61836)
- 划(58274)
- 资助(54448)
- 编号(50951)
- 部(41814)
- 成果(41241)
- 重点(40422)
- 制(38595)
- 创(38494)
- 发(37304)
- 国家社会(37176)
- 教育部(36841)
- 创新(36101)
- 人文(35567)
- 期刊
- 济(107779)
- 经济(107779)
- 研究(72907)
- 中国(45463)
- 财(42798)
- 管理(37492)
- 学报(37318)
- 科学(34993)
- 农(33770)
- 大学(30296)
- 学学(28551)
- 教育(25705)
- 融(23853)
- 金融(23853)
- 农业(22920)
- 技术(21722)
- 财经(21380)
- 经(18325)
- 经济研究(17602)
- 业经(16569)
- 问题(14424)
- 业(12245)
- 版(11956)
- 财会(11897)
- 理论(11782)
- 贸(11373)
- 技术经济(11273)
- 世界(11193)
- 科技(11163)
- 统计(10814)
共检索到358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巍 龙竞
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学说应该暗含着两个重要前提,其一是货币当局具有持续的货币供给能力,其二是市场中会出现一个公众认识一致的、低得不能再低的利率,文章从逻辑的角度论证了经济中"流动性陷阱"产生前提不可能存在,并以迄今为止世界经济史中最悲惨的美国大萧条为实例,进一步证实了"流动性陷阱"是一个理论假说。
关键词:
流动性陷阱 金本位 货币供给 大萧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林宏
凯恩斯主义理论核心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而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基石又是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理论,其政策主张是实施财政赤字政策以实现经济均衡。分析表明,流动性陷阱理论是一个点题性的观点而不是一个结论,凯恩斯对"流动性陷阱"本身尚未进行起码的分析,且"流动性陷阱"理论在方法论是违反"一分法"的。实践表明,"流动性陷阱"现象只能说明货币政策具有时滞而不能说明货币政策必然失效,解决"流动性陷阱"问题只能依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并不是一个最佳选择;相反,"流动性陷阱"是货币政策边际效用最大的标志,正好说明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关键词:
流动性陷阱理论 根本缺陷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武标
作者认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的货币需求理论是难以成立的,“流动性陷阱”是不存在的。本文通过周期中的四个阶段展开论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虞吉海 王劲松
日本自 1 991年泡沫经济崩溃后一直处于萧条状态 ,在预期通货紧缩和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这种流动性陷阱具有的新特征使日本政府传统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改革在新形势下失效。日本经济只有实施通货膨胀目标政策及进行永久性减税 ,并努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才能走出萧条。
关键词:
流动性陷阱 日本 经济萧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湘明
凯恩斯宏观管理理论认为,市场经济具有有效需求不足的必然性,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问题,货币政策本身是无效的,宏观管理必须依靠实施赤字财政政策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本文研究表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失效。从全口径的角度分析,"流动性陷阱"表明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直接有效,对实体经济间接有效;从全过程角度分析,"流动性陷阱"具有暂时性,一般只存在几个月,这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另一表现形式,即存在政策时滞;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货币政策的"三条龙"运行规律分析,则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货币政策之间具有协调运行的特征,运行中存在非同步性。在边际消费递减规律被证明并不存在的背景下,凯恩斯宏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健
当前,GDP增长速度问题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经济增长已不再单纯是个速度问题,在它的背后蕴含着经济政策、结构调整、下岗再就业等一系列重大课题。199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99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为7%左右,要实现今年经济较快增长,必须首先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如金
经济萧条是以机器化大生产和由市场机制调整供求关系为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的特有的内在规律。当经济发展达到已有各种技术所能引致的最大劳动分工限度的某一领域时,社会再生产只表现出量的扩张而没有了分叉过程。机器化大生产的产出量的增加速度要绝对地快于收入(从而需求)甚至人口的增长速度,在某一时点,产出量相对甚至绝对地超过需求量,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治理萧条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主要任务之一,治理萧条的最佳途径是由政府举办公共工程的同时,及时向经济领域注入具有分工能力的新技术,形成新的分工过程。
关键词:
经济萧条 政府管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志文
延续11年之久"大萧条"包括三个性质不同的时期:1929年9~10月的股市大崩盘;1930年~1933年的经济大紧缩;1933年~1940年的长期停滞和缓慢复苏。货币冲击是造成大萧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栾雅钧
日本自步入80年代以来经济缓慢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长期萧条。分析其原因,从日本经济的结构和制度的变迁以及政府政策方面得出:行为短期化和忽视经济结构及制度的良性变迁,是日本经济走向长期萧条的根本性原因。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曾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政府主导型模式下,当经济规模扩张之后,政府因结构及制度调整的成本增加,其结构及制度调整的动力日益弱化,并最终转向了以行为短期化和忽视结构及制度变迁为特征的凯恩斯主义。结合日本经济的实例,论证经济规模扩张与经济结构及制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经济的长期发展中,凯恩斯主义已陷入困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栾雅钧
通过对日本自步入80年代以来的经济缓慢发展 ,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长期萧条原因的分析 ,从日本经济的结构和制度的变迁以及政府政策方面得出 :行为短期化和忽视经济结构及制度的良性变迁 ,是日本经济走向长期萧条的根本性原因。日本政府的主导型模式曾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政府主导型模式下 ,当经济规模扩张之后 ,政府因结构及制度调整的成本增加 ,其结构及制度调整的动力日益弱化 ,并最终转向了以行为短期化和忽视结构及制度变迁为特征的凯恩斯主义。由此 ,本文进一步引申为对凯恩斯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结合日本经济的实例 ,论证了经济规模扩张与经济结构及制度的关系 ,指出在经济的长期发展中 ...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经勇
在凯恩斯的经济学说中 ,一国短期的均衡就业量和收入水平 ,决定于有效需求 ,而有效需求又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消费需求是由消费倾向所决定的 ;投资需求是由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决定的。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总需求和现有生产要素所决定的总供给 ,决定一国短期均衡的就业和收入水平。凯恩斯是由就业不足引到有效需求不足、引到投资不足与消费不足乃至货币不足 ,构成了被人们称之为“萧条经济学体系”。在资本主义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萧条和严重失业时 ,凯恩斯主张采取积极财政政策 ,直接增加政府的支出和公共投资 ,以刺激经济增长 ,解决失业问题。因为消费倾向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 ,因而要实现充分就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施星国 卞志村
本文从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形成为出发点,重点介绍了作为资产定价一般理论的流动性偏好,导致内生性货币供给的银行流动性偏好,通货膨胀条件下的流动性偏好。
关键词:
凯恩斯 流动性偏好 后凯恩斯主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又称凯恩斯陷阱,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管清友
艾萨克·牛顿,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在数学、物理学以及天文学方面都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提到牛顿,多数人都对他在数学、物理学以及天文学上做出的贡献耳熟能详,但是对于他在铸币史上的贡献人们似乎很少提及,即便是牛顿的传记也对这一历史轻轻带过。牛顿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大约只有30年,而其弃学从政的时间也有30年。正是在他从政的那段时间,牛顿成功地解决了英国货币重铸遇到的问题,从而使他为英国铸币史乃至世界铸币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牛顿进入皇家造币厂工作虽然牛顿担任了剑桥大学的教授,但是他的从教生涯并不愉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