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0)
- 2023(14763)
- 2022(12356)
- 2021(11396)
- 2020(9462)
- 2019(22009)
- 2018(21246)
- 2017(40746)
- 2016(21713)
- 2015(24933)
- 2014(25014)
- 2013(25247)
- 2012(24093)
- 2011(22141)
- 2010(22598)
- 2009(21551)
- 2008(21052)
- 2007(19021)
- 2006(16962)
- 2005(16010)
- 学科
- 济(105039)
- 经济(104938)
- 业(59520)
- 管理(58179)
- 企(46392)
- 企业(46392)
- 方法(41873)
- 中国(36952)
- 数学(36557)
- 数学方法(36304)
- 融(29838)
- 金融(29836)
- 农(28458)
- 银(28201)
- 银行(28174)
- 行(27320)
- 地方(25979)
- 财(24873)
- 业经(22476)
- 制(22224)
- 贸(21892)
- 贸易(21870)
- 易(21220)
- 学(19521)
- 农业(19170)
- 务(15047)
- 财务(15012)
- 财务管理(14976)
- 理论(14921)
- 环境(14795)
- 机构
- 大学(325746)
- 学院(324483)
- 济(147961)
- 经济(145040)
- 研究(119865)
- 管理(119472)
- 理学(100591)
- 理学院(99393)
- 中国(99263)
- 管理学(98006)
- 管理学院(97380)
- 京(70593)
- 财(68963)
- 科学(68486)
- 所(61560)
- 中心(55460)
- 研究所(55282)
- 财经(54045)
- 农(54040)
- 江(49228)
- 经(49119)
- 经济学(47978)
- 北京(46134)
- 业大(43346)
- 经济学院(43232)
- 范(42857)
- 师范(42470)
- 农业(42182)
- 院(42130)
- 财经大学(40094)
- 基金
- 项目(201846)
- 科学(159032)
- 研究(150656)
- 基金(147192)
- 家(127241)
- 国家(126162)
- 科学基金(107137)
- 社会(97625)
- 社会科(92678)
- 社会科学(92651)
- 省(76633)
- 基金项目(76360)
- 教育(68147)
- 自然(65574)
- 划(65025)
- 自然科(64079)
- 自然科学(64058)
- 自然科学基金(62955)
- 资助(61448)
- 编号(60547)
- 成果(50651)
- 发(48885)
- 部(46239)
- 重点(45961)
- 课题(42648)
- 创(42028)
- 国家社会(41119)
- 发展(40097)
- 教育部(39898)
- 创新(39463)
- 期刊
- 济(169746)
- 经济(169746)
- 研究(106455)
- 中国(70538)
- 财(52876)
- 农(50625)
- 融(48621)
- 金融(48621)
- 学报(47227)
- 科学(45066)
- 管理(44652)
- 大学(35941)
- 教育(33985)
- 学学(33673)
- 农业(33645)
- 经济研究(28297)
- 财经(28287)
- 技术(26890)
- 业经(26221)
- 经(24446)
- 问题(22572)
- 贸(20475)
- 国际(18730)
- 业(18643)
- 世界(17929)
- 技术经济(17011)
- 理论(16351)
- 商业(15290)
- 统计(15073)
- 现代(14298)
共检索到517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径
对冲基金作为国际投机集团的主要成员,在上个世纪的多次金融危机中起到巨大的破坏作用。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对对冲基金的冲击理论和模型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在采用这些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以1997亚洲金融危机为分析背景,探讨了对冲基金是怎样在危机的第一个爆发国—泰国发动冲击的,同时也研究了为什么中国在那次危机中能够幸免于难,避免了对冲基金的冲击。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的结论。
关键词:
对冲基金 冲击 金融市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波 郭军华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资源的瓶颈和环境承载的超限,技术要素的提升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促进技术进步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测算,分析了技术进步对生态足迹的动态冲击效应,从而提出技术进步层面上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应致力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当前刻不容缓的是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改进纯技术效率;在制定政策时不可盲目扩大规模;为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加快高效率的、能改善环境状况和降低资源消耗的"清洁技术"的研发。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可持续发展 动态冲击效应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纪康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作为新经济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的电子商务在金融市场上的渗透和融合,表现为电子交易手段对传统市场交易方式的逐步乃至全面的替代。本文对电子交易的最新发展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进行讨论,并就其对传统金融市场组织运行模式的冲击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
电子交易 OTC 场内交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鹏 蔡庆丰
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全球金融资产激增,推动对冲基金业规模迅速膨胀,也使得对冲基金业在结构和投资动向上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对冲基金在全球寻找套利和投机机会,对全球的金融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审慎资本项目开放和加强对冲基金的监管。
关键词:
对冲基金 金融稳定 流动性过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汤淳 刘晓星
在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背景下,如何评估并提升中国金融市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05年1月至2021年10月中国金融市场数据,采用TVP-FAVAR模型定量测度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利用网络拓扑方法构建各子市场间的韧性关联网络,并进一步分析金融市场韧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具有明显时变特征;面对外部金融风险冲击,不同子市场在保持和恢复原始状态的能力上存在异质性;各子市场在突发性风险事件中会形成紧密的韧性关联网络,在该网络中,外汇市场韧性对其余市场影响最大,债券市场韧性受其余市场影响最大,二者在关联网络中居于核心地位;金融市场韧性受金融发展水平、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其中金融发展的影响力度远超其他因素,其主要通过融资和产出渠道影响金融市场韧性。对于提升金融市场韧性而言,中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同时需重点维护外汇市场稳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5月9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目前的国内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应该会帮助市场提升其对新的外部冲击的韧性。马骏认为,去年股市的低迷,部分原因是当时资本市场无法判断贸易摩擦对经济的真实影响,容易出现过度反应。另外,去年我国还面临着经济持续减速、影子银行融资渠道过度收缩、一些不当舆论冲击民企信心、减税等改革红利尚未到位等问题。这
关键词:
中国金融市场 外部冲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卫红
文章运用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建构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的汉密尔顿模型,并据此给出了区域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冲击与区域经济波动的作用逻辑框架;以此为基础,利用经验数据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逻辑关系,并获得了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区域市场冲击与区域经济波动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
汉密尔顿模型 金融市场冲击 经济波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继云
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日益临近。届时按照“市场准入”原则,我国的金融业将会面临外国银行尤其是发达国家银行的严重冲击。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复关”对中国金融业的具体冲击 “复关”对中国金融业的具体冲击主要反映在以下一些方面: 1.将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 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娜 王珮瑶 解娜琳 刘精山
近年来,国内外金融市场间的联动和风险传染日益增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愈发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更加显著。本文选取四种代表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通过计算已实现半方差将其波动率分解为好波动和坏波动以区分由资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带来的波动,进而采用基于条件分位数的溢出指数方法,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且在不同冲击方向和冲击规模下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主要由坏波动驱动,而极端状态下主要由好波动驱动;第二,极端状态与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走势存在较大的差异,极端状态下风险溢出水平远高于正常状态;第三,方向性溢出在总波动、好坏波动上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且与国际金融危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极端经济金融事件密切相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工业金属市场的好坏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显著增强,外汇市场接收的溢出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对我国防范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风险溢出,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鄢莉莉 王一鸣
本文运用一个包含三种金融市场冲击的DSGE模型研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变化。贝叶斯估计结果显示:(1)中国产出波动的1/4由金融市场冲击导致,该比例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上升;(2)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替代弹性较小;(3)金融市场的发展将降低贷款冲击和融资效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提高直接投资津贴冲击的影响;(4)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径
本文通过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后的10个国家的货币汇率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危机爆发前受到对冲基金冲击的国家的货币都呈现出汇率高估的现象。中国在1997年能够避免冲击,部分地得益于当时的汇率及其他金融市场的制度安排。在回顾人民币汇率改革历程的基础上,作者指出:我国在今后的调整汇率的时机把握上要更加凸现不可预料的特征,以应对国际投机集团投机人民币的企图。
关键词:
对冲基金 汇率 金融危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祺 林僖
本文以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发布的欧元区17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信息作为欧元区主权风险的替代变量,从多市场极端收益联动和市场间传导机制的角度,检验了欧债危机爆发前后欧元区主权风险冲击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机制及其内在传导机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欧债危机下欧元区主权风险冲击显著增强了中国金融市场间的联合极端收益波动;这一影响在三大评级机构发布的不同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信息下和中国不同金融市场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当主权评级调至接近或达到投机级时能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系统性的投机级临界效应。本文的实证结论为增强中国政府金融干预和处置能力,从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提供了较强的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媛媛 李芳琴
为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从供需的角度建立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资金需求者的博弈模型,逐渐放松假设条件引入农村非正规金融,构建多参与主体的博弈模型。文章基于农村二元金融的特性,从供给的角度建立有限理性的非对称鹰鸽博弈模型,得出符合约束条件的政府干预机制,增强了参与主体的借贷意愿,凸显农村二元金融供给主体的支农作用;在政府干预的农村金融市场中协调综合实力不对等的二元金融供给主体的成本收益,双方也将有较大可能性收获到合作的策略空间,实现农村金融的多元可持续供给。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张明
一、背景在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持续双顺差的推动下,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急剧增长。从2004年起,外汇储备年均增长2000万美元以上。截至2006年底,外汇储备达到10633亿美元。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到2011年左右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将突破2万亿美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磊 吕元祥 王宇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金融市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框架:基于利用金融市场间多元GARCH效应所识别出的结构VAR模型和结构GARCH模型,首次构造出均值和波动溢出指数模型,并对我国汇市、债市、股市和货币市场间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市场间的同期关系较为显著,且大部分与金融学基础假说相吻合;股市和债市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强于其它市场间的均值溢出;各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明显强于均值溢出效应;并且股市对其它市场的溢出效应最为显著。
关键词:
溢出效应 金融市场 结构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