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6)
- 2023(5671)
- 2022(4566)
- 2021(4254)
- 2020(3444)
- 2019(7784)
- 2018(7015)
- 2017(13909)
- 2016(6836)
- 2015(7780)
- 2014(7473)
- 2013(7285)
- 2012(6744)
- 2011(5928)
- 2010(6428)
- 2009(6485)
- 2008(5392)
- 2007(4992)
- 2006(4549)
- 2005(4461)
- 学科
- 济(28584)
- 经济(28542)
- 融(26624)
- 金融(26621)
- 银(22828)
- 银行(22826)
- 业(22249)
- 行(22242)
- 企(18580)
- 企业(18580)
- 管理(18253)
- 中国(16708)
- 方法(11423)
- 中国金融(11149)
- 数学(10446)
- 数学方法(10387)
- 制(10305)
- 财(9737)
- 农(8177)
- 务(7061)
- 财务(7047)
- 财务管理(7036)
- 地方(7027)
- 企业财务(6827)
- 业经(6796)
- 贸(6422)
- 贸易(6410)
- 易(6271)
- 体(6032)
- 农业(5431)
- 机构
- 大学(96889)
- 学院(96089)
- 济(47023)
- 经济(46131)
- 管理(36577)
- 中国(34711)
- 研究(32779)
- 理学(30367)
- 理学院(30099)
- 管理学(29753)
- 管理学院(29579)
- 财(25060)
- 财经(19826)
- 京(19423)
- 融(19226)
- 金融(18895)
- 银(18368)
- 中心(18174)
- 经(18070)
- 银行(17746)
- 经济学(16569)
- 行(16439)
- 所(15201)
- 财经大学(15167)
- 经济学院(15021)
- 科学(14793)
- 人民(14586)
- 江(13731)
- 国人(13426)
- 中国人(13359)
- 基金
- 项目(59123)
- 科学(47240)
- 研究(46058)
- 基金(44936)
- 家(38691)
- 国家(37882)
- 科学基金(32698)
- 社会(31284)
- 社会科(29850)
- 社会科学(29839)
- 基金项目(22886)
- 省(21176)
- 教育(20424)
- 自然(19032)
- 资助(18785)
- 自然科(18643)
- 自然科学(18639)
- 自然科学基金(18358)
- 编号(18196)
- 划(17768)
- 成果(15718)
- 部(13791)
- 国家社会(13690)
- 性(13462)
- 重点(13112)
- 发(13109)
- 创(13004)
- 教育部(12656)
- 制(12419)
- 人文(12268)
共检索到162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田树华
人们习惯上根据基金的管理方式把基金分为共同基金和单位信托基金。如果按基金投资人对保本和增值目标追求的不同,则可以把基金分为对冲基金和套利基金。前者投资目的是在保本基础上,获得豪利,以期暴富;后者则是在保本基础上微利经营,追求积少成多的效果。可以这么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径
对冲基金作为国际投机集团的主要成员,在上个世纪的多次金融危机中起到巨大的破坏作用。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对对冲基金的冲击理论和模型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在采用这些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以1997亚洲金融危机为分析背景,探讨了对冲基金是怎样在危机的第一个爆发国—泰国发动冲击的,同时也研究了为什么中国在那次危机中能够幸免于难,避免了对冲基金的冲击。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的结论。
关键词:
对冲基金 冲击 金融市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侯力强 戴月明
国际关系究竟有没有一个外部环境?这是每个国际关系研究者所必须回答的问题.以往学者大多注重于对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即民族国家的研究,内容涉及国家利益、国家主权、对外关系、军事战略、均势理论等,把国际体系当作包罗万象的独立系统.他们认为,国际体系已遍及全球,囊括世界各国,在此之外还能存在什么外部环境呢?然而,历史的发展表明,国际关系确实存在一个外部环境,即世界市场,民族国家和世界市场已从内外两方面成为决定国际关系发展的两大力量.本文试从民族国家和主权观念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济动因着手,就民族国家和世界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些探索.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许纪霖
本文对晚清以来中国思想家对民族国家认同的观点作了历史的评述。文章认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文化事件之一,是传统中华文明帝国的瓦解,中国面临着共同体认同的危机,即存在着是政治认同还是文化认同之间的紧张关系。文章认为,在共和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并非没有结合的可能。现代民族国家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与政治的结合,是在民族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共同体。
关键词:
现代中国 文化认同 政治认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比较教育学始建于200年前欧洲民族国家初步形成时期,在其奠基者朱利安的著作中孕育了比较教育学的三个基本矛盾:比较教育研究的出发点是国际主义的,还是民族主义的;比较教育研究的目标是寻找教育的规律还是学习借用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比较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测量众多民族国家的教育成就,还是讲好他国的教育故事。比较教育学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直至20世纪末,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是"借",借用他国教育经验,借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在全球化的时代,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是多元,研究目的多元,研究单位多元,研究选题
关键词:
民族国家 全球化 比较教育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亭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处于从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时期;与此同时,各界人士传统的天下观逐渐转向现代民族国家观。知识精英与政治精英利用西方现代政治概念和理论,重塑中国传统的"天下""民族""国家"等观念,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思想。这一思想转变先后经历了传统社会"天下观"消解和朝贡体系解体,到"中华民族"概念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初步形成几个阶段。
关键词:
天下观 中华民族 民族国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崧
本文尝试对教育世俗化的概念进行初步的分析,并从民族国家与教育制度世俗化的关系入手来看教育世俗化发生的机制和性质。作者认为,教育世俗化的根本是实现教育制度的世俗化,它是从教育的国家化开始的,但它并不意味着教育的非宗教化,而是要确立一个在宗教上保持中立的教育体制。
关键词:
世俗化 教育世俗化 民族国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涛 贾妍妍
金融稳定需要防范和化解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与以往文献只是探究两个市场的风险传染不同,本文利用高维VAR for VaR模型将中国的汇市、债市、大宗商品、金融期货和股市等五个金融市场纳入统一框架,分析这5个金融市场在不同状态的风险溢出效应,这有助于捕捉冲击在不同金融市场之间传播而产生的间接影响。Wald检验和后验分析表明5个市场间只在危机或泡沫状态时存在明显的风险溢出效应。同时,本文利用压力测试发现单个市场的短期冲击影响会被其他金融市场如股市消化吸收,但4个金融市场都处于正常状态会明显降低其他金融市场如股市的左尾风险。此外,本文提出利用单个金融市场在同一时点的不同分位数计算每个金融市场在同一时点的预期收益、波动风险和崩盘风险,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结果更加稳健以及减轻极端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金融市场间是否能够对冲彼此的波动风险和崩盘风险。结果显示大宗商品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能够有效地对冲其他金融市场的波动风险和崩盘风险,但汇市、债市和股市无法对冲其他金融市场的波动风险和崩盘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洪敏 陈崇仁
民族国家的构建与王朝国家对经济的整合是密切相关的,随着王朝国家对经济的不断整合,使得民族这种新的共同体逐渐凸显。当民族国家这种政治形式从欧洲向全世界推广时,带来的是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发展。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使得民族国家这种政治形式必须与市场经济进行整合,尤其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更需要市场的运作方式来整合国际、国内的资源和利益。国家间关系的日益复杂和国际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将使得国际政治与经济不断融合。这一系列的现代化变革都需要民族国家处理好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期刊] 求索
[作者]
欧美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向外学习样态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领域从物质、制度延伸到思想,方式由在国内被动接受到走出国门汲取,渠道从"西洋"转向"东洋"。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思想时,日本借用了许多古汉语中的词汇形式并赋予它们新的含义,由此创造出许多新的思想学术术语,由"国民"衍生而来的"民族""民族主义"以及"民族国家"等即是如此。中国人在消化吸收这些术语和思想后,又将它们"反借"回来并尝试与自己的历史文化进行对接,从而形成了改造国家与社会的思想理论武器。
关键词:
清末 国民 民族 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荦
一、对冲基金探源 对冲基金在美国有很长的历史。最早记录在案的对冲基金名为 AR Jones,发行于1949年,至今仍活跃在金融市场上。 当这种基金在美国首次出现的时候,因为被准予做空头交易,从而具备了套期保值,控制风险的能力,“对冲基金”即由此得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刚 吴畏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低利率环境下对冲基金规模、市场影响和行业特征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从金融稳定视角看,对冲基金既可以基于不受直接监管的特点,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充当系统性风险"缓释器",也可以因高杠杆、隐蔽的操作直接或间接触发市场危机。为趋利避害,在构建对冲基金监管框架时,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避免直接限制对冲基金投资活动和风险管理细节,防止对其像共同基金或银行那样实施监管;二是在把握对冲基金市场影响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控制监督关键变量,提高预警能力;三是在多元治理视角下,努力引导加强市场纪律。
关键词:
对冲基金 金融稳定 系统风险 监管框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扬
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是宏观型对冲基金的温床。尽管国际上受美金融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但共同的特点是有意、无意地扩大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失衡,然后借助金融市场的瞬间强制调整,获取巨额利润。宏观型对冲基金作为盈利组织无可厚非,关键是要避免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