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3)
2023(6214)
2022(5280)
2021(5159)
2020(4083)
2019(9573)
2018(9493)
2017(18357)
2016(10265)
2015(11446)
2014(11524)
2013(11059)
2012(10334)
2011(9334)
2010(9742)
2009(8903)
2008(8650)
2007(7559)
2006(6774)
2005(6147)
作者
(27839)
(23234)
(23056)
(22171)
(15064)
(10885)
(10685)
(8988)
(8854)
(8659)
(7843)
(7785)
(7548)
(7484)
(7480)
(7367)
(6888)
(6872)
(6848)
(6732)
(5898)
(5798)
(5696)
(5469)
(5384)
(5347)
(5195)
(5135)
(4706)
(4619)
学科
(40113)
经济(40080)
管理(28629)
(25496)
(21110)
企业(21110)
方法(20883)
数学(19420)
数学方法(18984)
(11055)
中国(10145)
(9758)
(8910)
贸易(8903)
(8741)
(8655)
理论(8203)
业经(7467)
(7214)
地方(7040)
农业(6769)
(6560)
银行(6559)
(6336)
(6308)
(6271)
金融(6271)
及其(6117)
环境(5506)
教学(5484)
机构
学院(139141)
大学(136483)
(58043)
经济(56700)
管理(53717)
研究(46312)
理学(45783)
理学院(45338)
管理学(44208)
管理学院(43959)
中国(37388)
(28273)
(27936)
科学(26404)
(22872)
中心(22190)
(22133)
财经(21597)
(20428)
研究所(20399)
(19617)
业大(18351)
北京(17991)
(17860)
(17796)
师范(17679)
经济学(17493)
(16824)
技术(16008)
财经大学(15948)
基金
项目(89451)
科学(70436)
研究(67738)
基金(63717)
(54456)
国家(53998)
科学基金(46752)
社会(41218)
社会科(39148)
社会科学(39143)
(35524)
教育(33646)
基金项目(31784)
自然(30064)
(29909)
自然科(29417)
自然科学(29412)
自然科学基金(28886)
编号(28648)
资助(28607)
成果(24119)
课题(20944)
重点(20285)
(20189)
(18748)
(18707)
教育部(17674)
大学(17408)
创新(17364)
(17315)
期刊
(63156)
经济(63156)
研究(43679)
中国(29306)
管理(21394)
教育(20590)
(20463)
(19187)
金融(19187)
(18526)
学报(17421)
科学(16861)
技术(15479)
大学(14062)
学学(13058)
农业(12670)
经济研究(10644)
财经(10337)
业经(9786)
统计(9101)
(8818)
(8217)
问题(7912)
(7870)
决策(7603)
职业(7569)
国际(7316)
技术经济(7160)
理论(6915)
(6647)
共检索到216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伍戈  张文  明明  
1993年以前,我国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交替出现。但1994年之后,我国持续呈现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常项目顺差显著扩大,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在这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奉先  
本文在ORW模型框架下,通过最小化中央银行损失函数来获得中央银行反应函数,进而利用2000年至2014年的月度数据测算中国货币政策的抵消和冲销系数。研究发现:(1)中国的资本管制比较严格,货币政策抵消系数平均为0.38,而且递归估计的结果显示中国的管制政策趋于严格;(2)中国的货币冲销效果比较有效,货币政策冲销系数总体上达0.91以上,但冲销系数呈现高低起伏的阶段性变化;(3)以外部冲击在货币当局冲销政策下的衰减速度来代表货币政策独立性,中国高效的货币冲销和有效的资本管制确保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4)在资本流动趋于频繁的背景下,深化汇率制度改革是确保货币政策独立自主的关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稻葵  汪进  冯俊新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对于货币政策理论的反思。利用扩展的货币数量论方程和菲利普斯曲线,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货币政策理论模型框架,把市场情绪、资产价格等因素考虑进来,探讨了市场情绪、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市场情绪和货币政策两者的结合会影响资产价格,因此货币政策应该考虑并对冲市场情绪。在资产价格过分波动的情况下,以保持产出稳定为部分目标的货币政策应该起到对冲市场不理性情绪的作用。根据中国的历史数据,我们进行了政策模拟,发现如果资产市场出现了25%的情绪上扬,那么这一情绪上扬短期带来的是物价水平下降;如果维持产出稳定是货币当局的唯一政策目标,货币供应量M...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成学真  陈小林  吕芳  
在对比分析中国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特点的基础上,运用VAR方法实证研究了2013年以来两类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利率效应、财富效应和价格效应。研究发现: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数量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与利率水平和价格水平正相关,与财富效应负相关;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与利率水平和价格水平负相关,与财富效应正相关。总体来说,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优于数量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中国应根据不同的政策目标因时因地选择结构性货币政策;同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倩  
金融冲击是引起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冲击叠加的研究方法,将异质性行为人、认知局限假设和金融冲击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框架,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参数设定结构下金融冲击的短期效应,探索应对金融冲击的合意货币政策。研究表明:注重调控产出波动的货币政策具有较高有效性,但对产出波动的过度平抑反而会削弱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冲击的调控效果,注重调控通货膨胀波动会引发受担保中间部门的产出和总产出在施行货币政策后出现持续、显著的波动。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应采用适度调控总产出的策略应对金融冲击,同时应减弱金融冲击发生后对通货膨胀目标的关注,以达到减弱金融冲击短期效应,平抑宏观经济波动的目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亮亮  李明星  苗永旺  
非常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救助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但学术界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还相当有限。由于非常规货币政策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登上了全球范围的舞台,并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效果和退出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以增强人们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认知范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书琪  
本文对英国实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和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影响经济的渠道和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资产组合平衡效应是英国QE影响经济的主要渠道。总的来说,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提振效果较为显著,对真实G DP的拉动效应最高可以达到1.5%-2%,然而它对经济体的影响并不均衡,会增加贫富收入差距。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不明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伍桂  何帆  
常规货币政策可能使中央银行面临名义利率零下限约束,而且长期低利率政策所引发的金融不稳定效应会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为此,中央银行需要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2001年以来,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先后实施了大规模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与政策实践相适应,学术界有关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旨在对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进行概述,并着重讨论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实践中的实施效果。我们也分析了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贺晓波  许晓帆  
文章在VECM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方法分析了股票市场在低迷时期和膨胀时期对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响应的效果。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调节资产价格,在资产价格低迷阶段,用利率调节具有相对持久和明显的作用,金融机构贷款也在推动股票价格上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资产价格膨胀阶段,利率可在一定时期内起到微调作用,控制货币供应量可对价格泡沫的控制起到即时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理  张琴  黄帆帆  
利用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月度数据,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省际传导渠道和传导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无论从政策工具到中介目标,还是从中介目标到实体经济,都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依据实证结果,从稳物价、促增长和缩小地区间差距等方面,对构建差别化货币政策的实施体系提出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熊海芳  王志强  
基于中国银行业1998-2010年面板数据,本文检验银行的损失对贷款供给的影响,并分析资本缓冲(buffer)和货币政策态势(stance)在这种影响中的作用,以进一步考察货币政策效果。经验结果表明:银行损失会导致贷款供给减少,这种影响在银行资本缓冲较少或货币政策紧缩时更明显,在危机时期这种影响也更明显;当资本缓冲较高时,货币政策紧缩使得贷款增长下降较多;货币政策对维护银行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中华  林众  雷鹏  
基于VECM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基于供求关系视角来分析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动态冲击效果。结果表明:信贷余额对房价的冲击作用为正向,短期内逐渐增加直至峰值,而长期持续的作用效果有所减缓;货币供给量对房价的冲击作用也为正,效果最大且具有较强的长期持续作用效果;而利率对房价的短期冲击效果为正,长期来逐渐转变为负的持续作用效果,利率调控手段具有时滞效果。合理地利用货币政策的组合调控工具将有利于避免单一货币政策手段功能的有限性,有助于有效调控房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成夫  
全球金融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危机各国央行不断降息。随着短期利率接近零,美、日、英等主要国家的央行转而求助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购买长期国债等方式向经济注入巨量的流动性。全球大规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为此,在对量化宽松政策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当前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经济的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