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5)
2023(5899)
2022(4839)
2021(4679)
2020(3886)
2019(8675)
2018(8798)
2017(15900)
2016(9373)
2015(10704)
2014(10745)
2013(10384)
2012(9788)
2011(8984)
2010(9519)
2009(8607)
2008(8485)
2007(8050)
2006(7546)
2005(6872)
作者
(25230)
(21870)
(21220)
(20293)
(13265)
(10483)
(9576)
(8314)
(8184)
(7861)
(7450)
(7255)
(6964)
(6802)
(6693)
(6640)
(6440)
(6394)
(6112)
(6051)
(5792)
(5534)
(5417)
(5320)
(5209)
(4996)
(4968)
(4773)
(4537)
(4419)
学科
(44405)
(35902)
经济(35863)
农业(29497)
(29424)
管理(17740)
业经(13279)
中国(12593)
地方(10681)
农业经济(10023)
(9421)
(9327)
企业(9327)
(9037)
农村(9033)
(8795)
教育(8256)
土地(7734)
发展(7393)
(7372)
方法(7141)
理论(7100)
教学(7000)
(6899)
(6896)
劳动(6895)
(6887)
建设(6865)
收入(6366)
及其(6336)
机构
学院(124713)
大学(117436)
(48818)
经济(47527)
研究(44719)
管理(44159)
(43910)
理学(36682)
理学院(36337)
管理学(35677)
管理学院(35467)
中国(35397)
农业(32993)
科学(25985)
业大(25864)
(25463)
(23653)
中心(22738)
(22586)
(20653)
研究所(19946)
农业大学(19929)
(18984)
(18942)
师范(18846)
(18205)
技术(16706)
(15980)
北京(15805)
职业(15632)
基金
项目(76909)
研究(64866)
科学(58827)
基金(49786)
(42362)
国家(41752)
社会(37781)
社会科(35047)
社会科学(35037)
科学基金(34744)
(34641)
编号(31463)
教育(31276)
(26750)
(26391)
基金项目(26354)
成果(26201)
课题(22360)
自然(19541)
资助(19238)
(19197)
自然科(19013)
自然科学(19009)
自然科学基金(18644)
(18567)
重点(17514)
(17280)
(17109)
(16317)
(16162)
期刊
(68934)
经济(68934)
(51318)
中国(40797)
研究(38470)
农业(34626)
教育(28185)
学报(19105)
业经(18134)
科学(17155)
(16074)
金融(16074)
(15896)
大学(15846)
技术(14627)
学学(14307)
(13977)
农村(13605)
(13605)
农业经济(13604)
管理(12793)
问题(10203)
职业(9882)
农村经济(9029)
(8756)
图书(8733)
世界(8377)
经济问题(8281)
(7509)
论坛(7509)
共检索到215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文勇  黄大乾  
推进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合作培养、协同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农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然。文章介绍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的背景,提出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的思路与目标,阐述了开展农科教人才培养的措施和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曹广祥  
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农业部为加强农科专业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中,存在"建""用"脱节、基地方面主动性不足、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原因在于对基地的功能和价值认识差异、制度环境的支持不足、投入保障机制不畅、驱动合力不足等方面。具体对策包括:需要树立新的实践教学观,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实践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耦合,并构建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蕾  黄大乾  
研究总结了我国涉农院校依托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现实状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以基地为平台、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契机构建嵌入式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设计、路径选择与质量保障机制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指出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应注意的问题和需努力的方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朱云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实施"农科教融合·训研创一体"教学新模式,以体面就业为导向,建成一批集实训教学、研究开发、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实训基地,通过多学科交叉的体验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用创新创业思维与行动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汝成  
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为加强基础理科本科人才培养,及时出台措施,在部分高校分五批次设立了11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经过20年的实践发展,理科基地人才培养已经产生了良好效益:大批"基地班"培养出来的人才正成长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围绕基地班人才培养形成的教学平台(包括教材教案、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等)已成为广泛共享的优质资源;"基地班"已经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很多院校吸引优秀人才的"高地",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理科人才基地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财政的专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逸  
农科教结合,就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把区域性的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把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推广体系结合起来,在政府统筹协调下,使农业,科技、教育等多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综合利用,合理配置,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最佳效益,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农科教结合,既是途径,也是目标,目的在于使农、科、教等部门更紧密地配合,以形成合力,提高效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晓奎  
农科教结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选准其结合“点”,使三者良性互动,是提高农科教整体效益的关键。本文从商品经济学观出发,详细阐述了围绕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选准农科教结合“点”所需着力选准和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措施和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颖  郑苏淮  
文化传播类专业的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着手,对学生不同学年的实训教学进行合理规划,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双向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兼职优秀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对校、院两级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细组织和科学管理,保障校企深度合作的健康稳步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新良  
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就坐落在桐乡市区,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任务,走校企合作、产教研结合办学之路。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引厂进校"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拓展校企合作的方式。多措并举,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和企业需求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是学生的专业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田蔚风  
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第一次招收研究生约1万名,而目前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已经超过了100万。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超常规发展的情况下,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各界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亚飞  李学华  刘磊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师资队伍建设、"卓越计划"实施、"移动互联网开发工程师"认证、学生创业孵化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适合信息通信类市场需求的人才。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提升了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拓宽了他们的就业面并提高了就业质量和创业机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宗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翟艳辉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其中,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统一的办学实体是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如何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时晓红  
面对新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高校图书馆逐渐凸显出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结合这些优势,提出高校图书馆在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对策: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拓宽读者服务范围;提高图书馆员自身素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玉涛  刘聚祥  赵君彦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通过构建高效运作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与国外相比,在校企合作的保障、内容、层次和方式等方面,中国农业高校校企合作的发展都相差甚远。借鉴国外农业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经验,中国未来校企合作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校企合作主体利益机制,整合全社会资源,实现全过程、深层次合作,并以实践为基础不断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