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1)
2023(11343)
2022(8958)
2021(8173)
2020(6835)
2019(15123)
2018(15272)
2017(29398)
2016(16136)
2015(18311)
2014(18628)
2013(18145)
2012(16302)
2011(14290)
2010(14910)
2009(14176)
2008(14520)
2007(13694)
2006(12513)
2005(11709)
作者
(45334)
(37968)
(37849)
(35710)
(24105)
(18276)
(17124)
(14660)
(14371)
(13943)
(12928)
(12700)
(12214)
(12150)
(11709)
(11332)
(11262)
(11101)
(11069)
(10902)
(9578)
(9473)
(9304)
(8991)
(8949)
(8504)
(8458)
(8353)
(7693)
(7686)
学科
(83981)
(68651)
经济(68540)
(67054)
企业(67054)
管理(58722)
(45732)
农业(30443)
业经(29630)
方法(24139)
(24114)
中国(20132)
(17988)
财务(17954)
财务管理(17920)
(17880)
企业财务(16886)
技术(16200)
数学(16145)
数学方法(15945)
(15115)
理论(14165)
(13964)
(12807)
(12740)
地方(12712)
(12218)
贸易(12209)
(11871)
(11700)
机构
学院(237209)
大学(225344)
(99824)
经济(97777)
管理(94183)
理学(79416)
理学院(78741)
管理学(77629)
管理学院(77216)
研究(72488)
中国(61958)
(51317)
(47872)
(47034)
科学(41261)
(40625)
农业(38547)
财经(36666)
(36570)
业大(36310)
中心(35318)
(32867)
研究所(31996)
(31912)
北京(29338)
(28627)
经济学(28590)
师范(28402)
经济管理(27794)
(26355)
基金
项目(142614)
科学(113294)
研究(112389)
基金(101475)
(85427)
国家(84398)
科学基金(74275)
社会(72386)
社会科(68048)
社会科学(68030)
(59513)
基金项目(53842)
教育(50157)
编号(49061)
(46131)
自然(44742)
自然科(43695)
自然科学(43688)
自然科学基金(42958)
资助(39710)
成果(39101)
(34795)
课题(32673)
(32592)
(32510)
(31097)
重点(31086)
(30022)
(30014)
创新(29413)
期刊
(130126)
经济(130126)
研究(71110)
(55668)
中国(52532)
(41034)
管理(37842)
农业(37054)
科学(30703)
学报(30014)
业经(28987)
(27376)
金融(27376)
教育(25569)
大学(24748)
技术(23610)
学学(23404)
(19205)
财经(18204)
问题(17824)
经济研究(17562)
(15809)
农村(14874)
(14874)
农业经济(14358)
技术经济(14029)
世界(13481)
财会(12693)
(12646)
现代(12587)
共检索到376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国跃  刘胜华  
随着全国性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民逐年增多,加之种粮比较收益低,投入越来越高,大量农村青壮年离开了家乡,农村年轻和有知识的劳动力越来越缺乏,出现了农民老龄化农业空洞化现象,土地和劳动力的双双流失让我国的粮食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本文对农村农民老龄化、农业空洞化现象出现的背景原因和后果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我国粮食安全不容乐观的结论,旨在引起对未来中国谁种地这一问题的关注,并试着从制度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兆慧  
本文认为应根据不同阶段产业外移遵从的理论依据及与台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来探讨“产业空洞化”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后,台湾高科技产业大量外移,其理论基础是供应链管理模式。高科技产业外移存在“新产业空洞化”的隐忧,但产业外移不等于“产业空洞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刁怀宏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数量的缩减和金融资本的大量非农化是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典型的金融空洞化。本文建立了一个信贷合约交易模型,对该模型的分析表明,农村金融空洞化的成因在于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赖以存在的金融交易不足。因而,破解农村金融空洞化的有效措施应从提高农村资金积累和改善农村金融交易条件入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伟  殷晓红  初铭畅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高建华  
浅析日本的金融空洞化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高建华以闭锁性为特点的日本金融制度,在进入80年代以来已明显地朝着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但一国的经济制度因受本国具体国情制约,其变化过程通常是渐进的,在某些方面甚至是缓慢的。日本的金融制度变革也存在这种情况...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谭红平  
日本的产业空洞化及其成因谭红平(武汉大学)日本产业空洞化的发展现状“产业空洞化”(Holowing-Out)是指由于海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而导致的母国国内制造业部门的生产与就业大幅度减少、竞争力下降、结构性失业增加等较严重经济问题的一种经济现象。产业...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儒煜  
日本“空洞化”论剖析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赵儒煜一、问题的源起日本经济的“空洞化”问题在80年代初曾颇受关注,而后随“平成景气”的出现而议论渐息。近年来,“空洞化”论再度风行日本。究其原因,不外是这次“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经济长期不景气及当前走出危机的迟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胥璐  李宏伟  屈锡华  
在全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峻,威胁粮食安全。在此背景下,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9次聚焦"三农",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完成现代农业土地集中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和科技现代化的"四化"要求,是确保我国农业转型和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一、农业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威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娜  张莉琴  
针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致使农业劳动力供给质量下降等问题,以2009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为依据,分析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并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严重的老龄化现象,6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18.42%;与年轻劳动力相比,老龄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明显较低,老龄农户不仅主要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值低于非老龄农户,而且耕种面积以及其他各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也均低于非老龄户,这说明农业老龄化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利鸽   刘红升  
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和陕西关中地区调查数据,探讨发展特色农业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人口老龄化态势严峻、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老年人生产量能巨大致使陕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特色农业的发展可以通过改善老人经济状况、促进老人参与生产、留住子女近距离就业、改善代际关系、保障心理健康来纾解人口老龄化;农村老年人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特色农业生产的参与者,并表现出参与比例高、意愿强、时间长、强度高、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等特征。针对上述发现,提出发展特色农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芳  胡玲  梁秀芳  
[目的]随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农户家庭生计资本和生计产出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主要探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生计资源要素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而为缓解农业老龄化危机、提高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基于2021年陕南秦巴山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二阶段模型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第一,陕南秦巴山区农户生计效率的规模效率最高,纯技术效率略低于规模效率,综合效率最低。大部分农户生计活动呈现规模收益递减状态,生计产出的增长低于生计投入的增长;第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抑制了生计效率的提高,且在低收入水平家庭和户主低受教育程度家庭表现更为明显;第三,农业资金投入的增加能够缓冲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生计效率的负向影响。[结论]因此,要正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引导农户合理配置生计资源,提高农业资金投入使用效率,促进农户家庭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春光  
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作者基于2000年~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城镇化角度考察了农村老龄化加剧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主要通过农村人口流动和老年人预期寿命提高加剧农村老龄化。东部地区农村老龄化主要是由预期寿命的提高引起,而其他地区农村人口流动的作用较为明显。因此,城镇化进程中要防范农村劳动力人口的过度外流,实行就地城镇化,同时实行较为宽松的人口政策,尤其是"二胎政策",对于缓解农村老龄化具有较大的政策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春光  
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作者基于2000年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城镇化角度考察了农村老龄化加剧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主要通过农村人口流动和老年人预期寿命提高加剧农村老龄化。东部地区农村老龄化主要是由预期寿命的提高引起,而其他地区农村人口流动的作用较为明显。因此,城镇化进程中要防范农村劳动力人口的过度外流,实行就地城镇化,同时实行较为宽松的人口政策,尤其是"二胎政策",对于缓解农村老龄化具有较大的政策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海  矫燕娜  
老龄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应对老龄社会,必须建立全方位的养老法律体系。倒按揭业务通过市场化运行的金融产品,实现"住房养老"。各国倒按揭业务的运作模式大致有政府主导型、保险公司主导型及商业银行主导型三种,针对我国国情,应当选择商业银行主导型。我国立法应当引入让与担保,以构建倒按揭业务的基础法律关系。倒按揭合同应当设立无追索权、增值分享及回赎权等特别条款。为推动倒按揭业务在我国的发展,还应当设计政府支持、保险公司参与及资产证券化等支撑制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长福  张黎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表现出速度快、未富先老、地区差异明显等特点。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巨大,不仅造成农业劳动力不足,还限制了农业资本的投入,同时加剧了农业土地资源的浪费,严重阻碍现代农业的发展。面对农业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应尽力保障传统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要素的作用力,鼓励农民回乡务农,加强对农业适龄劳动人员的能力培养,充分开发老年农业劳动力资源,加大农业资本投入;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发挥新生产要素——技术、信息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推广农业科技与先进耕种工具,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