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5)
2023(9359)
2022(7180)
2021(6766)
2020(5218)
2019(11545)
2018(11758)
2017(22294)
2016(12552)
2015(14250)
2014(14628)
2013(14118)
2012(12633)
2011(11378)
2010(11748)
2009(10908)
2008(10977)
2007(10432)
2006(9641)
2005(9038)
作者
(35275)
(29862)
(29159)
(28072)
(18360)
(14201)
(13188)
(11347)
(11297)
(10718)
(10093)
(9785)
(9388)
(9286)
(9129)
(8883)
(8871)
(8536)
(8512)
(8421)
(7533)
(7400)
(7318)
(7025)
(6983)
(6693)
(6611)
(6478)
(6114)
(5946)
学科
(49937)
经济(49877)
(45963)
(40826)
农业(30649)
管理(29577)
(20414)
企业(20414)
业经(18601)
中国(17310)
(13385)
地方(12470)
方法(12130)
(11772)
(11617)
农业经济(10616)
发展(10091)
(10068)
数学(9783)
(9709)
数学方法(9573)
(9541)
银行(9531)
(9152)
农村(9141)
(9103)
(8954)
(8781)
贸易(8773)
(8670)
机构
学院(177893)
大学(168542)
(70913)
经济(69170)
管理(62946)
研究(59993)
理学(52548)
理学院(52032)
管理学(51029)
管理学院(50740)
中国(49847)
(48618)
农业(36547)
(35985)
科学(35733)
(33102)
(31240)
业大(31157)
(30948)
中心(29682)
研究所(27200)
(25160)
师范(24974)
(24761)
财经(24736)
(22870)
北京(22634)
农业大学(22164)
(22159)
(20561)
基金
项目(107519)
研究(87357)
科学(83323)
基金(73119)
(62209)
国家(61452)
社会(53560)
科学基金(51834)
社会科(50002)
社会科学(49987)
(45666)
编号(40553)
教育(39417)
基金项目(38350)
(35833)
成果(33431)
自然(29594)
自然科(28801)
自然科学(28797)
(28555)
自然科学基金(28244)
资助(28225)
课题(27783)
(26030)
重点(24196)
(23684)
(23651)
(23055)
(22295)
(22180)
期刊
(95929)
经济(95929)
(54911)
研究(54826)
中国(44829)
农业(36730)
教育(26862)
学报(26112)
(25594)
科学(24139)
(23078)
金融(23078)
业经(22800)
大学(21136)
管理(20457)
学学(19731)
技术(17084)
(16889)
农村(14434)
(14434)
农业经济(14347)
问题(14237)
经济研究(11789)
财经(11655)
(11284)
世界(10568)
经济问题(10497)
(10067)
农村经济(9338)
图书(9049)
共检索到290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艳春  王延涛  
农民工进城务工成为新市民亦即市民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是加速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的重要途径,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制度壁垒、体制缺陷、保障匮乏等因素的制约,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还面临诸多困境。当前,站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时代语境下,从保障体系构建、财政体制改革、集体经济管理模式转型等层面探索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路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左学金  
我国"外劳模式"的农民城市化,是一种"浅度城市化",产生了大量"准城市人口",并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土地换身份模式"是各地政府为解决"浅度城市化"、"准城市人口"相关问题,实现"农民市民化"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但其面临交易风险、就业及社会保险风险等不确定因素,且受到"局部性"的限制。"权利与义务对等模式",基于"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的原则,使农民工作为纳税人享受与城市人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是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更加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的"农民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竹林  
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市民化的目标包括总体进程的速度目标,外部制度因素变革和创新目标,以及微观层次的农民工素质提高、居住条件,经济生活、社会关系、政治参与、心理认同等市民化目标。科学的目标设计是准确测度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科学制定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依据,只有采取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增强城市化的动力基础,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以优化制度环境,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以赋予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整合多重行为以形成市民化的支持力量,才能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目标,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建玲  
本文从农民工市民化的两种内涵出发,从理论上提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测量的方法及市民化进程变化规律。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实际度量中,强调主观意愿与能力两项关键要素,并建立起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指标体系;对市民化进程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工在整体上属于半市民化状态。文章提出国家应加快制度改革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玉峰  张璇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大力发展城镇化,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工的主体,他们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和融入城市的心理准备。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制度不健全、管理缺位、资金投入不足、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节、缺乏针对性、农民工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华明  汤秋芳  
2010年中央1号文件特别提出要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本文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顺利、彻底地市民化。因此,积极探讨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并尽快制定和完善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各项制度和政策措施就显得尤为迫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毛艺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针对我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国家先后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其中有几个逐步适应农民工特点的亮点举措。一是缴费比例。单位缴费比例为12%,农民工个人缴费比例为4%~8%,可自行选择。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强  
1.以强化劳动保护为先导逐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一直以来,福利供给与户籍制度相互捆绑的政策安排是导致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障难以得到满足的体制性原因,而剥离二者之间的连带关系,使更多的资源向农民工倾斜,应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的前提,也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政策导向。但是,由于城市资源相对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熊景维  钟涨宝  
农民工市民化僵持是我国城镇化进程滞后的现实根源。城市门槛要求农民工在完成向市民的蜕变以前具备较完备的内外部要件。基于系统分析方法对农民工市民化实现要件进行了宏微观考察,为理解市民化的现状提供了新的视野,从而为市民化政策设计找到路径和方向。经济发展阶段的持续演进、城乡公共服务体制的包容特征、人力资本积累的整体跃升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宏观结构性要件;职业和市场优势、公民身份待遇和城市安居型住房是其市民化的微观结构性要件。要提升农民工市民化工程的整体绩效,应从政府责任定位、瞄准优先推进群体与领域、重建城乡福利分配体系、实施市民化梯度转移等路径上进行战略因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仕波  陈开江  
1.构建覆盖农民工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第一,须对城市住房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积极推动覆盖农民工群体的城市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构建,以此改变农民工只能通过婚嫁、投资和技术移民等在城市落户定居的方式,推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定居的进程。具体来说,可由政府制定相应政策,使公租房、廉租房的申请不再受户籍的限制,使在城市具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可享有租住公租房、廉租房的福利。第二,鼓励和支持雇佣农民工数量较多的、具有经济能力的企业在符合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慧  
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关键是各地推进此项工作的动力不足。为此,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动力困境究竟来自哪里,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创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路径的问题,十分重要,对于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文恩  
解决农民工市民化是促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主要有制度性因素和实践性因素;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何在?创新多元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建立城乡对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全覆盖的公共服务机制。进而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实现市民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小年  
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需要观察与研究现实渐进的农民工市民化路径。通过深度访谈,发现现实的农民工市民化进度是由其职业发展决定的。从而得到一个农民工市民化的三元诠释模型,即起主导作用的农民工主体素质、辅助作用的农民工社会关系、及门卫作用的农民工政策制度。由此也暴露出农民工市民化渐进路径在责任与绩效上的双重困境:由于选择性激励的政策安排,政府在宏观层面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积极意图,经过中观层面的利益阀门,在微观层面变成了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自生自灭,大多数农民工被挡在了市民化的门外。因此,必须突破渐进模式的局限,通过将大多数农民工培养成技能型劳动力的主体素质建设工程,打开农民工市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柯元  柯华  
城市社区是农民工市民化的过渡转换场域,农民工要融入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离不开城市社区这个社会化组织载体。从目前来看,农民工社区融入状况不尽人意,其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即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当前,我国具备了构建农民工社区融入机制的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扎扎实实地搞好社区建设,通过转变社区管理理念、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健全社区服务和保障功能,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培育社区农民工组织,重视社区社会工作,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融入文化等路径完善社区融入机制,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海娟  
农民工城市化嵌入特定的城乡关系中。把城市化看做是一个过程,则"半城市化"就是农民工还需依靠农村资源进城居住及完成家庭再生产的阶段。通过对中西部地区进城购房农民工群体的分析发现,"半城市化"阶段的农民工家庭通过代际分工形成"农村支持城市"机制,农村社会系统既为农民工进城提供各种资源,又为农民工城市化提供社会保障。"半城市化"是农民工应对城市化的积极适应阶段,对中国城市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启示我们,有序城市化的政策选择是坚持当前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农民工在农村的基本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