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1)
- 2023(11336)
- 2022(9346)
- 2021(8657)
- 2020(6824)
- 2019(15241)
- 2018(14878)
- 2017(27506)
- 2016(15153)
- 2015(16729)
- 2014(16566)
- 2013(16645)
- 2012(16097)
- 2011(14927)
- 2010(15379)
- 2009(14279)
- 2008(14046)
- 2007(12986)
- 2006(12133)
- 2005(11502)
- 学科
- 济(69453)
- 经济(69374)
- 农(50008)
- 业(45747)
- 农业(33454)
- 管理(33232)
- 中国(24060)
- 地方(22696)
- 企(22510)
- 企业(22510)
- 业经(21101)
- 方法(16991)
- 发(15271)
- 制(15227)
- 数学(14302)
- 学(14213)
- 数学方法(14104)
- 银(12891)
- 银行(12860)
- 农业经济(12749)
- 财(12606)
- 行(12567)
- 发展(12351)
- 展(12318)
- 融(12223)
- 金融(12223)
- 贸(11761)
- 贸易(11745)
- 易(11320)
- 地方经济(10620)
- 机构
- 学院(219301)
- 大学(213799)
- 济(90778)
- 经济(88672)
- 研究(86247)
- 管理(76936)
- 中国(68185)
- 理学(64125)
- 理学院(63340)
- 管理学(62213)
- 农(62149)
- 管理学院(61829)
- 科学(52915)
- 京(47741)
- 农业(47436)
- 所(45347)
- 研究所(40573)
- 财(40526)
- 中心(40467)
- 业大(40417)
- 江(38305)
- 省(32197)
- 范(32087)
- 师范(31714)
- 北京(30497)
- 院(30439)
- 州(30214)
- 财经(29676)
- 农业大学(28818)
- 科学院(27070)
- 基金
- 项目(138432)
- 科学(107559)
- 研究(104247)
- 基金(96411)
- 家(85385)
- 国家(84469)
- 科学基金(70035)
- 社会(65220)
- 社会科(61190)
- 社会科学(61177)
- 省(57438)
- 基金项目(50294)
- 划(47158)
- 教育(45650)
- 编号(44322)
- 自然(43060)
- 自然科(41950)
- 自然科学(41940)
- 自然科学基金(41158)
- 资助(38339)
- 发(37475)
- 成果(36599)
- 农(33914)
- 课题(31870)
- 重点(31732)
- 发展(30222)
- 展(29729)
- 部(29718)
- 创(28537)
- 创新(26681)
- 期刊
- 济(121398)
- 经济(121398)
- 研究(71011)
- 农(67726)
- 中国(59014)
- 农业(45702)
- 学报(38575)
- 科学(35850)
- 大学(29891)
- 教育(29230)
- 融(29100)
- 金融(29100)
- 财(28476)
- 学学(28060)
- 管理(26942)
- 业经(26506)
- 业(21434)
- 技术(18928)
- 问题(16791)
- 经济研究(16536)
- 农村(15615)
- 村(15615)
- 农业经济(15489)
- 财经(14126)
- 版(13942)
- 世界(13538)
- 经(12234)
- 经济问题(12155)
- 业大(12034)
- 资源(11339)
共检索到369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飞
本文认为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缺失,造就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而且,从实质上看,小农经济基础难以对接现代正规金融服务,它们中间需要一个桥梁和纽带,在这种背景下,资金互助社应运而生。它作为合作金融的载体,连结市场和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民。它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正是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资金互助社 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争艳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打破了信用社对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的垄断,是补缺也是竞争,有利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从政府角度提出完善章程规定,在控制风险基础上,逐步突破现有的制约,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入股,激活民间资本,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建立效益型的资金互助合作社。
关键词:
资金互助社 金融创新 惠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段飞
农村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经过多次变革,其合作金融性质已经异化。我国要重新培育农村合作金融,农民创造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开启了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合作金融 家庭承包经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课题组 汪昌桥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在此政策背景下,安徽省部分县(市)相继成立了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对支持农民生产、生活,缓解农户贷款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最近对安徽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苇航
农村金融供需不对称的症结在于小农经济与现代市场之间体制不对称,银行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破解这一难题应从增量改革入手,培育以农民为主体的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弥补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缺失。对于农村自发合作金融的探索,政府特别是金融当局应予以积极回应,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政策扶持,加强组织引导,促进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海晖
生物防火林带技术是将特定常绿阔叶树种呈带状密植到易燃的植物群落中,用以预防和阻隔地表火及树冠火蔓延。研究表明,生物防火林带的防隔火功能不只是来自于植物叶片间可燃性的差异,更多源于常绿阔叶树的树冠结构以及相对密植构成的独特林分。通过抑制带内地表可燃物的生长,实现对地表火的阻隔;在遭受树冠火袭击时,以其树冠较弱的可燃性和分层特性消减火势(强度),降低火蔓延过程中热量输运的效率,使火蔓延自动终止。与传统的防火隔离带(生土带)相比,该项技术在阻挡火焰辐射、飞火以及保持水土和生态维护等方面拥有绝对优势。由于缺乏对其抵抗树冠火规模的量化认识,也没有建立起量化的技术性能指标以及细化的实施规范,生物防火林带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晨 高文迪
在民间融资日益活跃的背景下,目前的农村金融体制也日益备受关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成为了热点话题,而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一个特色的农村金融机构也成了关注的热点。本文作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研究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活力与瓶颈,并对未来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需要完善之处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活力与瓶颈 信息对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劲屹 张全红
农村金融存在风险大、规模小、周期长等固有弱点,一般金融机构不愿涉足。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农村微型金融机构,是服务乡里的非盈利性组织,可以利用乡土人情网络化解信息不对称风险,为农户融资提供支持。本文从交易费用角度解释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生存之道,为了让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需要金融主管机关采用非审慎监管,在存款利率上给以弹性,并让金融体系在融资方面给予支持。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交易费用 农村金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晓薇
中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现阶段面临诸多困境并逐步被边缘化,其根源在于:这一小微金融机构存在着"孤岛效应",被动等待政府的政策扶持救助。国外成功经验和对经济规律的判断表明,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向多方联合发展道路转型。笔者通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现状分析,尝试探索多方联合发展的道路,找出联合发展的合作模式和机制,形成多方合作、相融共生的发展理念,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金融合作化道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娟 李明贤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社员互助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而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实现农村资金互助社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强调投资者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投资者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投资者保护,促进互助社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农村资金互助社 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玉成 郑伟 刘俊峰
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曾被寄予"弥补农村金融真空"和"从最基层推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双重厚望。然而,7年多时间过去了,全国2万多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中只有49家获得法定部门银监会颁发的牌照。作为农村金融市场拾遗补阙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村熟人社会、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天然的匹配性。进一步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组织制度改革,必须"另起炉灶、分类监管、四个加强"。同时,出台相应的激励优惠政策,鼓励其规范健康发展。
关键词:
资金互助社 农村金融 金融监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晓光 罗俊成 姜丽丽
面对分散的农村信贷市场,农村资金互助社拥有信息透明、定位明确和交易成本低廉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农村资金互助社普遍面临运营成本偏高、内部管理混乱、后续资金乏力等制约因素。为构建金融包容的社会,实现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优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外部制度环境及内部治理机制,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规范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机制,积极探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的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红艳
作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内生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是2006年农村金融新政的实施产物,其从无到有,慢慢发展壮大,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具有一定的金融优势。然而,它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面临着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立足于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情况,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推进措施,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的造血机制,让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更快、更稳、更好的发展下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铁军 刘海英 姜柏林
本文通过"金融新政"实施以来,两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绩效和外部发展环境对比,分析财税政策和行政资源输入对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建议对政府支农金融服务的政策、补贴方式和标准作出适时的调整,促进这类社区金融合作组织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交易成本 财税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复昌
农村十年改革的历史动因十年前开始的农村改革,不是在事先有了充分理论准备和设计方案之后才进行的,而是原体制对广大农民已经失去了任何吸引力,与人民有联系并愿意倾听实践呼声的领导者支持农民冲破僵化模式的束缚和阻力,而逐步开展起来的。因此寻求这场改革的动因,需要到原体制所包含的矛盾中去寻找,到原体制形成和不断强化的历史过程中去寻找,到当时建立这种体制的指导思想中去寻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