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7)
- 2023(15983)
- 2022(13491)
- 2021(12606)
- 2020(10293)
- 2019(23491)
- 2018(22724)
- 2017(43024)
- 2016(22849)
- 2015(25146)
- 2014(24598)
- 2013(24242)
- 2012(22742)
- 2011(20530)
- 2010(20494)
- 2009(18546)
- 2008(17747)
- 2007(15825)
- 2006(14167)
- 2005(12662)
- 学科
- 济(99828)
- 经济(99717)
- 业(66617)
- 管理(55290)
- 农(52717)
- 企(41736)
- 企业(41736)
- 方法(37563)
- 农业(35568)
- 数学(33192)
- 数学方法(32742)
- 中国(30486)
- 业经(26074)
- 地方(25724)
- 财(20849)
- 制(19130)
- 学(18443)
- 贸(17192)
- 贸易(17178)
- 发(16997)
- 易(16663)
- 银(15504)
- 银行(15463)
- 融(15361)
- 金融(15360)
- 行(14955)
- 技术(14855)
- 环境(14377)
- 发展(13386)
- 展(13357)
- 机构
- 学院(316682)
- 大学(314563)
- 济(132853)
- 经济(130111)
- 管理(120192)
- 研究(114659)
- 理学(103362)
- 理学院(102204)
- 管理学(100240)
- 管理学院(99669)
- 中国(86686)
- 农(71634)
- 科学(69167)
- 京(66896)
- 财(58006)
- 所(57006)
- 农业(54874)
- 中心(53939)
- 业大(53178)
- 研究所(51684)
- 江(49270)
- 财经(45505)
- 范(43030)
- 师范(42540)
- 北京(41761)
- 经(41634)
- 院(41424)
- 经济学(39929)
- 州(38843)
- 省(37476)
- 基金
- 项目(217593)
- 科学(171622)
- 研究(160730)
- 基金(157349)
- 家(138853)
- 国家(137316)
- 科学基金(116864)
- 社会(103098)
- 社会科(97408)
- 社会科学(97383)
- 省(86729)
- 基金项目(82449)
- 自然(73920)
- 教育(72663)
- 划(72257)
- 自然科(72190)
- 自然科学(72169)
- 自然科学基金(70858)
- 编号(65616)
- 资助(63463)
- 发(52449)
- 成果(52425)
- 重点(49434)
- 部(47880)
- 创(45771)
- 课题(45364)
- 国家社会(43331)
- 创新(42784)
- 发展(41628)
- 科研(41628)
- 期刊
- 济(154611)
- 经济(154611)
- 研究(95299)
- 农(73920)
- 中国(72211)
- 学报(51837)
- 农业(50467)
- 科学(48524)
- 管理(42282)
- 财(41937)
- 大学(40827)
- 学学(38544)
- 教育(37501)
- 融(32652)
- 金融(32652)
- 业经(31215)
- 技术(28237)
- 业(24545)
- 经济研究(22410)
- 财经(21556)
- 问题(20987)
- 经(18608)
- 版(17493)
- 统计(16971)
- 世界(16957)
- 农村(15742)
- 村(15742)
- 农业经济(15677)
- 科技(15133)
- 技术经济(15118)
共检索到488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力 欧涉远 李霞
目前,不同的机构关于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研究结果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他们采用了不同的贫困标准,这显然不利于未来反贫困政策的制定。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农村贫困线和贫困发生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统计局低估了农村贫困线与贫困发生率,同时,各地在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也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线 贫困发生率 低保标准 低保覆盖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洪名勇 王霞 龚丽娟 何玉凤
文章运用GIS技术、变异系数、地理探测等方法,从省级层面出发,揭示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上,我国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16年的4335万人,其中2010—2016年我国减贫速度最快。(2)从空间维度上,2002年贫困发生率以青海、云南、陕西“三足鼎立”型分布,2007年“三足鼎立”型分布消失;2008—2009年期间,贫困发生率则以甘肃、贵州为主的核心分布;2010年贫困发生率以西北、西南地区的“树干”型分布为主,至2016年“树干”型消失,但是贵州、甘肃仍为贫困发生率高发地区。总体上,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呈现出自南向北逐渐减少的趋势。农村贫困发生率之所以呈现以上时空演化路径,乃是经济发展的滴落机制、结构调整效应、利于穷人的投资、耕地资源禀赋等内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荣党
贫困测度是监测贫困状态和制定反贫困政策和战略的重要依据。农村是我国反贫困的主战场,如何准确地界定贫困村,特别是如何科学地确定贫困线,是全面描述和正确评估农村贫困的现状和脱贫进程,及时把握扶贫政策对缓解农村贫困的实际效果的关键,并成为当今理论研究和反贫困实践的热点。文章对贫困线的构成要素、测定方法、演变过程和调整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全红
本文运用"马丁法"测算了近年来中国农村的贫困线标准,结合中国官方贫困线标准,分别测算了1980年以来的农村贫困状况,结果表明,农村实际贫困线要比官方公布的低收入线还要高出1倍,贫困人口也要大得多。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贫困状况,我国的农村反贫困政策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
贫困线 低收入线 反贫困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符洪瑞
本文通过利用中国31个地区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各地区的普惠金融指数。以农村贫困发生率为被解释变量,引入普惠金融指数和其它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构造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来检验普惠金融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存在地域上的差异,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越高,农村贫困发生率就越低;在其它变量中,提高居民受教育程度,加大政府支农力度和改善经济生产结构均有利于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有助于脱贫。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贫困发生率 面板数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全红 张建华
本文以中国官方贫困线和世界银行公布的国际贫困线为标准,利用中国农村家庭的收入分配分组数据,测算了1980年以来的4种贫困指数。研究发现,虽然农村贫困状况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基于不同贫困线标准衡量的贫困程度相差悬殊,这使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变得更加复杂;脱贫时间指数的构成中,由于不平等所延长的脱贫时间,相对而言明显提高,这说明收入分配的恶化已经成为反贫困的严重障碍,这种变化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关键词:
贫困线 贫困指数 脱贫时间指数 收入分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妮 张雪梅 吕开宇 张崇尚
农村贫困线是估计农村贫困程度和规模的重要尺度。即使到目前,视贫困线为维持人们基本生存所必须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的观点仍具有现实意义。基于该原则,从贫困最基本的测度指标食物营养出发,本文利用Matlab软件,基于我国1985—2009年部分年份农村居民收入分组数据,对农村贫困线重新进行了模拟和测算,与其他一些研究结论类似,测算结果表明,之前我国公布的农村贫困线标准长期偏低,农村贫困人口规模有所低估,但2011年11月19日最新公布的贫困线标准缩小了与本文测算结果之间的差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晶 王军英
自2007年初至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历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农村物价水平也经历了持续的上涨。相关研究表明,受到物价变化影响最大的往往是低收入人群和贫困家庭。本文基于物价变化具有的结构性差异以及贫困与非贫困人口之间存在的不同消费结构,分析了物价变化背景下通行的农村贫困线调整方法可能存在的偏差,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研究表明,相比基于农村CPI的贫困线调整方法,用反映农村贫困人口实际消费结构和综合价格水平的农村贫困CPI进行贫困线调整,能更加准确地测度贫困人口受物价变动的实际影响,且有效地降低贫困线调整和相应的贫困度量方面的误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福成
我国农村居民贫困线的测定刘福成一、确定农村居民贫困线的意义使我国现有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彻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九五”时期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看,贫困问题主要是在农村,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绍阳 周博 周作昂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心。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四川省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数据分析了电商扶贫的实际效果和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电商示范项目使贫困发生率降低1.8个百分点;电商示范项目主要通过其他农业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即间接机制发挥作用,贫困户自身直接参与电商线上销售进而增加收入的直接作用效果并不明显;电商扶贫不仅能够解决农产品过剩的问题,还具有刺激农产品供给增加的增量效应。本文为新时代扶贫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来自电商示范项目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德文,张恺悌
文章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和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资料,对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生活状况和贫困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近1.3亿的老年人口中,就业比例为33%,不工作比例为67%。全国老年贫困人口数量为921万~1168万。贫困发生率为7.1%~9.0%。从政策角度看,防治老年贫困的政策应该对目前已陷入贫困或处于贫困边缘的老年人口提供收入扶持,同时防止未来产生新的老年贫困人口。
关键词:
老年人口 生活状况 贫困发生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宗胜 于涛
文章尝试制定了阶梯式全国统一城市贫困线。据此测度发现,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为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已接近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但对流动人口的贫困治理仍是"真空地带",存在城市贫困治理的"内部二元结构"问题;区域差异明显,中西部城镇贫困仍较严重;在经济转型条件下,城市绝对贫困也存在反弹可能;相对贫困日益严峻。文章提出政策建议:明确确立全国统一城市贫困线;将常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扶贫体系,特别关注外来务工人员贫困问题;实行定向精准扶贫,加大对特殊人群的扶贫;加大中部和东北地区城镇扶贫力度。同时将相对贫困
关键词:
城市贫困线 区域贫困 收入分配 流动人口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俊贤
Based on the household survey file of Hubei province,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question of rural poverty line and poverty alleviating measures.
关键词:
农村 贫困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俊贤
在当前宏观背景下,研究贫困问题,如同研究小康问题一样,日益显得重要。但研究贫困问题的前提乃是贫困的标准(温饱线)问题。本文以湖北省历年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为素材,参照国内外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就湖北农村贫困线(或称温饱线)的问题作些探索。衡量贫困与温饱的标志选择所谓贫困是指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那么,如何衡量最低的生活水准呢?在中国农村,农户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农村居民获得所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金海
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课题,对于贫困线的测量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难点和焦点问题。目前,理论上与实际操作中有不少计算或测量贫困线的办法,不过每一种方法中都存在大量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笔者从贫困的基本特征出发,认为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法来测算贫困线相对来说能更好地反映贫困的真实状况。
关键词:
贫困 贫困线 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