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2)
2023(5425)
2022(4324)
2021(4093)
2020(3265)
2019(7181)
2018(7072)
2017(13403)
2016(7676)
2015(8395)
2014(8348)
2013(8364)
2012(7791)
2011(7111)
2010(7510)
2009(7188)
2008(7051)
2007(6791)
2006(6272)
2005(5789)
作者
(20893)
(18106)
(17664)
(16968)
(10894)
(8792)
(7832)
(6979)
(6793)
(6353)
(6248)
(5962)
(5572)
(5493)
(5447)
(5305)
(5305)
(5221)
(4977)
(4924)
(4578)
(4558)
(4399)
(4391)
(4232)
(4213)
(4090)
(3784)
(3702)
(3700)
学科
(48117)
(34775)
经济(34730)
农业(32198)
(28063)
业经(14919)
中国(12946)
管理(12638)
农业经济(12301)
(9779)
劳动(9761)
(9377)
农村(9360)
(9310)
地方(9094)
(8895)
发展(8252)
(8242)
方法(8148)
数学(7410)
数学方法(7333)
土地(7272)
(7227)
企业(7227)
建设(7090)
收入(7018)
人口(6975)
(6579)
农业劳动(6458)
(6345)
机构
学院(109080)
大学(102827)
(48579)
经济(47578)
(41601)
管理(40922)
研究(37665)
理学(34926)
理学院(34614)
管理学(34110)
管理学院(33912)
中国(31758)
农业(31001)
业大(23265)
科学(21344)
(21242)
(19773)
中心(19648)
(19178)
(18918)
农业大学(18739)
研究所(16746)
(15872)
(15221)
师范(15133)
经济管理(14965)
财经(14937)
(14655)
(14639)
(14422)
基金
项目(68681)
研究(55443)
科学(54396)
基金(49023)
(41598)
国家(41026)
社会(36632)
科学基金(35084)
社会科(34094)
社会科学(34089)
(28660)
(26127)
基金项目(25997)
编号(24958)
教育(23679)
(22124)
成果(20242)
自然(19571)
自然科(19095)
自然科学(19091)
自然科学基金(18748)
资助(18746)
(16612)
课题(16251)
(15562)
国家社会(15088)
(14962)
(14650)
重点(14647)
发展(14123)
期刊
(65230)
经济(65230)
(50996)
农业(34553)
研究(31869)
中国(30878)
业经(18398)
学报(16714)
科学(16513)
(15552)
金融(15552)
(14548)
大学(14406)
农业经济(14402)
农村(13849)
(13849)
学学(13688)
(13101)
教育(12454)
问题(10196)
管理(9993)
农村经济(9171)
(8834)
技术(8654)
世界(8471)
经济问题(8298)
社会(7993)
社会科(7440)
社会科学(7440)
财经(7071)
共检索到178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麦伟  
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历史 ,指出了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里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境 ,最后阐述了走出困境的几点想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谭玲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景熙  李晓梅  
改革开放30年来,上亿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向城镇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而我国沿袭至今的劳动就业统计制度突出的缺陷是将三部分人——在农村从事纯农的农民,在城镇从事非农工作但户口在农村的农民工,游移于乡城间"亦工亦农"的农村劳动力——排除于劳动统计计量之外。不解决这部分劳动力就业的统计计量的问题,则很难准确回答"中国的失业率究竟有多高?"。为此,确定严格的、便于与国际接轨的劳动就业标准,从而构建我国统一的、规范的劳动就业市场至关重要。本文着重探讨了游移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就业岗位、就业时间不固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失业不充分的计量问题。作者在对国内外就业和失业定义和计量标准进行比较和评价基础上,结合我国实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其仁  
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周其仁一、就业机会:发展战略、体制和政策取向(一)发展策略、体制选择和农村就业农民的就业机会首先并不是由他们本人的就业意愿和劳动技能所能决定的。国家的经济发展策略和经济体制选择,外生地决定着农民就业空间的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洪明   苏里坦   佟德福  
本文通过对新疆农村劳动力总量、质量、就业现状及农业劳动力剩余状况的分析 ,剖析了新疆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率低的原因 ,提出了应对措施 ,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任燕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和系统工程 ,涉及到城市发展、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等诸多方面 ,因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项重大决策创新。促进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双向流动的关键是 :打破二元结构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 ,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 ;加快城市化进程 ,提高城市化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率 ;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志彬  徐玉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经济发展中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农业部《“民工潮”的跟踪调查与研究》课题组为了解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现状及趋势,分析它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协助有关部门寻找正确处理一现象的政策手段。1994年5月,中央政研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心善  
农民增收的核心是农民就业问题。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规律 ,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新世纪初 ,山东省济宁市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 ,对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彭小辉  张碧超  史清华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3—2013年村级数据,运用固定效应的面板Tobit模型,在控制了时间、个体固定效应和其他变量的基础上,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离婚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都会显著提高农村离婚率,但与劳动力流入相比,流出对离婚率的影响更明显;从流动方向和区域视角看,劳动力流出对内陆地区农村离婚率的影响更明显,而劳动力流入对沿海地区农村离婚率的影响更明显。同时,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家庭孩子数量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离婚率。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农村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随着劳动力流入的逐年增加,其对农村离婚率的影响不容忽视,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应引起政府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莫荣  贾红梅  李宏  
为及时掌握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动态情况,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选择了100个农村劳动力输出、输入或中转数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并生,岳国喜,陶武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